📝 先搞懂:到底什么是 prompt 工程?
别被专业名词吓住。说白了,prompt 工程就是给 AI 发号施令的「说明书」。你给 AI 的指令越精准、越有层次感,它吐出来的内容就越可能击中用户痛点。
举个例子。同样让 AI 写一篇关于「夏季减肥」的文章,有人只会说「写一篇夏季减肥的文章」。结果往往是一堆老生常谈的套话,比如「少吃多运动」「多喝水」。但懂 prompt 工程的人会这么说:「针对 25 - 30 岁办公室女性,写一篇夏季减肥指南,要结合她们久坐、外卖多的特点,给出 3 个不用节食的饮食技巧和 2 个能在工位完成的运动,语言要像闺蜜聊天一样亲切」。你看,后者出来的内容,是不是更容易成为朋友圈转发的爆款?
现在很多人抱怨 AI 写的东西像白开水,其实问题不在 AI,在你给的指令太模糊。prompt 工程的核心,就是把你的模糊需求拆解成 AI 能理解的「执行清单」。这就像做菜,只说「做个好吃的菜」和说「用草鱼、泡椒做一道酸辣口味的川菜,少放麻多放蒜」,出来的结果能一样吗?
🎯 为什么说 prompt 工程是爆款文的「开关」?
你有没有发现,同样用 ChatGPT 或者其他大模型,有人写的内容能轻松上热搜,有人写的东西连自家公众号粉丝都懒得点开。差别就在 prompt 上。
AI 生成内容的逻辑很简单:输入决定输出。它就像一面镜子,你给的 prompt 是哈哈镜,照出来的肯定变形;你给的是高清镜,细节才不会丢失。
比如写产品测评,普通 prompt 可能只会让 AI 罗列功能。但懂行的人会在 prompt 里加入「对比同类 3 款产品的核心差异」「突出适合学生党的 3 个性价比优势」「用 3 个真实场景说明用法」。这样写出来的测评,既有数据支撑,又有场景代入,读者能不喜欢吗?
更重要的是,好的 prompt 能让 AI 避开「AI 腔」。你有没有觉得有些 AI 写的东西特别生硬?要么句子特别长,要么堆一堆专业词。这其实是因为 prompt 里没说清楚「语言风格」。在 prompt 里加上「用 00 后常用的网络用语,避免书面语」「每段不超过 3 行,多用短句」,出来的内容就会接地气很多。
💡 3 个 prompt 工程技巧,让 AI 写出爆款文
第一个技巧:给 AI「人设」。你让 AI 写职场文,就得告诉它「你是有 5 年经验的 HR,擅长用案例讲职场规则」。你让 AI 写育儿文,就得说「你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分享的方法要经过实践验证」。有了人设,AI 的语气和内容会更聚焦,读者读的时候会觉得「这不像 AI 写的,更像真人分享」。
比如写一篇关于「副业赚钱」的文章,prompt 可以这么设计:「你是通过副业月入过万的上班族,现在分享 3 个适合上班族的副业,每个副业要说清楚启动成本、每天需要花多少时间、容易踩的 2 个坑。语言要实在,别吹牛逼」。你看,这样的 prompt 出来的内容,是不是比泛泛而谈的「副业有哪些」更有说服力?
第二个技巧:加入「数据和细节」。AI 很吃细节,你给的细节越多,它写的内容就越具体。比如写旅游攻略,别说「推荐北京好玩的地方」,要说「推荐 3 个适合带父母去的北京景点,每个景点说清楚门票价格、最佳游玩时间、怎么避开人流,顺便提一下附近适合老人吃的餐厅」。
再比如写美食文,prompt 里可以加入「这家店的招牌菜是红烧肉,肥肉部分入口即化,瘦肉不柴,酱汁带点微甜,配米饭能吃 3 碗」。有了这些细节,读者光看文字就能流口水,这不就是爆款的潜质吗?
第三个技巧:设定「冲突点」。爆款文往往有一个能引发讨论的冲突点。在 prompt 里加入冲突,AI 写的内容就会更有张力。比如写教育文,普通 prompt 可能是「讨论双减政策的影响」。但加入冲突后可以是「双减后,成绩好的学生反而更努力了?分析背后 3 个原因,结合家长的两种不同态度」。这样的内容,读者会忍不住想发表看法,互动量自然就上去了。
🚫 这些 prompt 雷区,90% 的人都在踩
最常见的雷区是「太笼统」。很多人写 prompt 就像点菜时说「随便」,结果 AI 也只能给你「随便」的内容。比如写情感文,只说「写一篇关于爱情的文章」,AI 可能会给你讲罗密欧与朱丽叶。但你其实想写的是「异地恋怎么维持」,这就差太远了。
另一个雷区是「要求太多太杂」。有人在 prompt 里又让 AI 写教程,又让 AI 讲故事,还让 AI 加数据,结果 AI 哪个都没写好。记住,一个 prompt 聚焦一个核心目标就够了。比如想让 AI 写「怎么选笔记本电脑」,就专注在「选购技巧」上,别同时让它写「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史」。
还有人喜欢在 prompt 里用复杂的词。比如不说「适合新手」,非要用「针对入门级用户」;不说「容易懂」,非要用「具备高可读性」。AI 虽然能理解,但写出来的内容会跟着变生硬。用大白话写 prompt,出来的内容才会大白话。
最后一个雷区:不给「参考案例」。如果你想让 AI 模仿某个爆款文的风格,最好在 prompt 里附上一段示例。比如「参考这篇文章的结构:开头用一个读者痛点,中间分 3 点讲解决方法,每点配一个案例,结尾给行动建议」。有了参考,AI 才不会跑偏。
🔮 未来 AI 写作,拼的就是 prompt 工程
现在 AI 工具越来越多,大家用的模型都差不多,最后能拉开差距的,就是谁的 prompt 写得更精准。就像同样用相机,有人拍出来是大片,有人拍出来是路人照,差别就在构图和光线的把控上。
而且搜索引擎现在越来越重视「内容价值」。那些靠 AI 堆砌关键词的文章,迟早会被淘汰。但用优质 prompt 生成的、有细节、有观点、有场景的内容,会越来越受欢迎。
如果你是自媒体从业者,现在就该练 prompt 工程。每天花 10 分钟琢磨怎么优化 prompt,比如把昨天写的 prompt 改一改,看看输出的内容有没有变好。如果你是职场人,写报告、写邮件也能用 prompt 工程,让文字更有说服力。
记住,AI 只是工具,真正的「创作者」还是你自己。prompt 工程不是让 AI 取代你,而是让 AI 成为你的「高效助手」。掌握了它,你写的内容不仅能原创,还能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