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 AI 写作的人越来越多,可为啥有的人用 AI 写出的东西跟精品似的,有的人生成的却像流水账?关键不在 AI 本身,而在你喂给它的 prompt。那些能让 AI 听话的高手,手里都攥着几套高级公式和模板。今天不藏着掖着,把这些压箱底的干货全抖出来,学会了,你写的 prompt 也能让 AI 产出惊艳内容。
🎯 「目标 - 场景 - 风格」三维公式:精准定位不跑偏
很多人写 prompt 就一句话:“帮我写篇关于 XX 的文章”。这就像给厨师说 “帮我做道菜”,最后端上来的可能是川菜也可能是粤菜,完全看运气。高手的做法是把目标、场景、风格拆解开,给 AI 画个 “紧箍咒”。
目标得具体到不能再具体。别说 “写篇推广文案”,要说 “写一篇能让 30 岁女性立刻下单的抗衰面霜推广文案”。目标越细,AI 的发力点就越准。你要的是转化率还是传播量?是让新手看懂还是让专家点头?这些都得在目标里说清楚。
场景决定了内容的 “生存环境”。同样是讲职场沟通,发在公众号和发在短视频脚本里的写法天差地别。公众号可能需要案例 + 分析,短视频就得是金句 + 场景演示。写 prompt 时必须点明场景,比如 “小红书笔记”“职场会议发言稿”“抖音口播文案”,AI 才知道该用什么 “语言体系” 来回应。
风格是内容的 “气质”。严肃、活泼、犀利、温情…… 不同风格带来的效果完全不同。给 AI 定风格时,最好加上参照系。别说 “写得幽默点”,要说 “像脱口秀演员一样,用自嘲和网络热梗体现幽默,别玩低俗梗”。这样 AI 才不会跑偏到你不想要的风格上。
举个例子,用这个公式写一个护肤品文案的 prompt:“目标:让 25 - 35 岁熬夜党购买这款修护面膜,突出‘熬夜后 30 分钟急救’的卖点;场景:抖音直播间口播,时长 1 分钟;风格:像闺蜜聊天一样亲切,带点小夸张,比如‘再熬下去脸都要垮了喂’”。你看,这样的 prompt 一出来,AI 生成的内容基本不会偏离你的预期。
🔗 「问题链引导公式」:让 AI 思考有深度
有时候你需要 AI 生成有逻辑、有层次的内容,比如行业分析、深度影评。这时候单靠简单指令没用,得用问题链牵着 AI 走。这个公式的核心是:先抛出核心问题,再用 3 - 5 个递进式问题拆解它,最后明确输出要求。
核心问题要击中要害。比如你想让 AI 分析 “为什么年轻人不爱打电话了”,核心问题就可以是 “当代年轻人对电话沟通的排斥心理,本质原因是什么?”。别用那种模棱两可的问题,AI 很容易绕圈子。
递进式问题是关键,得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深入。第一个问题可以问现象:“现在年轻人更倾向用什么沟通方式?和打电话相比占比差多少?”;第二个问题问原因:“从心理层面看,打电话会给年轻人带来哪些压力?”;第三个问题问影响:“这种沟通习惯的变化,对社交关系有哪些长期影响?”。问题之间要有逻辑关联,一步一步把 AI 的思路引向深处。
最后一定要说清楚输出形式。是要分点论述,还是写成故事?是要数据支撑,还是案例分析?比如加上 “用‘现象 — 原因 — 影响’的结构,每个部分配一个生活案例,结尾加一句总结金句”,AI 就知道该怎么组织内容了。
试一下这个公式:“核心问题:为什么上班族周末更愿意宅家?递进问题:1. 宅家时他们通常会做什么?2. 比起出门社交,宅家能满足哪些心理需求?3. 这种趋势对线下消费有什么具体影响?输出要求:分三个小节,每节开头用一句俏皮话引出,比如‘别骂年轻人宅,他们只是在充电’”。这样生成的内容,既有深度又有可读性,比单纯让 AI “分析宅家现象” 强 10 倍。
📝 「角色代入 + 任务分配」公式:让内容更具代入感
写故事、剧本或者第一人称体验文时,这个公式简直是神器。它的逻辑是:先给 AI 安个角色,再明确这个角色要完成的任务,最后加上角色的 “隐藏人设”,让内容自带灵魂。
角色设定不能只说身份,得加上细节。别说 “你是一个旅行博主”,要说 “你是一个去过 30 个国家的 90 后旅行博主,偏爱小众景点,说话带点东北口音,喜欢在文案里吐槽机场排队”。细节越具体,AI 的语气和内容就越贴合角色。
任务要带有 “行动指令”。比如 “写一篇冰岛极光攻略” 太笼统,换成 “以你的视角写一篇冰岛极光攻略,重点讲怎么在零下 20 度拍出好看的照片,顺便吐槽一下当地昂贵的热水澡”,任务就清晰多了,还自带趣味性。
隐藏人设是加分项,能让角色更立体。比如加上 “你曾经在极光下被冻哭,但依然觉得值得”“你对网红打卡点有偏见,总推荐当地人去的地方”。这些小设定会让 AI 生成的内容充满个人色彩,读起来就像真人在说话。
用这个公式试试:“角色:你是一个开了 10 年书店的老板,50 岁,说话慢悠悠的,总爱讲书里的故事忘说正事。任务:写一篇公众号推文,劝年轻人多来书店坐坐,重点讲 3 个在书店发生的暖心小故事。隐藏人设:你偷偷给买不起书的学生打折,嘴上却说是‘处理滞销书’”。这样写出来的推文,肯定比干巴巴的 “书店宣传文” 有温度得多。
🔄 「修改迭代」公式:让初稿变精品
AI 第一次生成的内容很少能直接用,高手都会用这个公式让它二次优化。核心是:先指出问题,再给出修改方向,最后加上 “保留优点” 的提示,避免 AI 全盘推翻重来。
指出问题要具体到段落甚至句子。别说 “写得不够好”,要说 “第二段讲产品功能的部分太枯燥,像说明书,读者看不下去”“结尾的呼吁太生硬,没有感染力”。AI 对模糊的批评反应很慢,精准指出问题才能让它知道改哪里。
修改方向要给明确的参考。比如 “把产品功能那段,换成一个用户使用后的对话场景”“结尾用‘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来试试 XX 吧’这样的问句,拉近和读者的距离”。给 AI 一个具体的修改路径,比让它 “自己看着改” 高效多了。
千万别忘说保留什么。比如 “开头那个关于创业失败的例子很好,要保留”“中间那句‘赚钱就像攒沙子,急不得’很形象,别删”。这样 AI 就不会把好的部分改掉,在原有基础上优化,效率更高。
举个例子:“初稿问题:写的咖啡测评太像产品介绍,没有个人感受。修改方向:加入你喝第一口时的表情描述,比如‘酸得我皱了皱眉,但后味有股焦糖香’,再对比一下和速溶咖啡的区别。保留优点:保留那个关于咖啡豆产地的小知识,写得很专业”。用这个公式改出来的内容,能在初稿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 原创指令模板大公开(直接套用版)
自媒体文案模板
适用场景:小红书、抖音、公众号等平台的日常内容
公式:“你是 [平台名] 的 [账号类型] 博主,粉丝主要是 [人群特征]。现在要写一篇关于 [主题] 的文案,要求:1. 开头用 [钩子类型,如提问 / 吐槽 / 故事];2. 中间分 [数字] 点,每点配 [案例 / 数据 / 金句];3. 结尾引导 [行动,如点赞 / 关注 / 购买]。注意语气要 [风格,如活泼 / 温柔 / 犀利],多带点 [平台常用词,如小红书的‘姐妹们’]”
示例:“你是小红书的职场穿搭博主,粉丝主要是 25 - 30 岁的上班族。现在要写一篇关于‘百元内通勤鞋’的文案,要求:1. 开头吐槽‘穿高跟鞋挤地铁的痛谁懂’;2. 中间分 3 点,每点推荐一双鞋,说清楚‘舒服在哪’和‘搭配什么裤子’;3. 结尾说‘关注我,明天教你们怎么把平价鞋穿出高级感’。注意语气要像和闺蜜聊天,多用‘巨舒服’‘绝了’这类词”
职场汇报模板
适用场景:周会、项目总结、方案提案
公式:“你是 [岗位],现在要向 [汇报对象] 做关于 [项目 / 工作] 的汇报,要求:1. 开头用 [一句话总结核心结论,如‘本周完成 3 个客户签约,比上周增长 20%’];2. 中间讲 [2 - 3 个重点,如进度 / 问题 / 解决方案],每个重点配 [数据 / 具体事例];3. 结尾说 [下一步计划 / 需要的支持]。语气要 [风格,如简洁 / 严谨 / 积极],避免用 [禁忌词,如‘可能’‘大概’]”
示例:“你是销售主管,现在要向经理做本周工作汇报,要求:1. 开头说‘本周完成 5 单销售,总金额 8 万,超额完成目标 20%’;2. 中间讲两个重点:一是新客户来源(3 单来自老客户推荐),二是遇到的问题(有 2 个客户对价格有异议)及解决方案(已申请优惠权限);3. 结尾说‘下周计划拜访 8 个潜在客户,需要市场部配合提供最新产品手册’。语气要简洁有力,用具体数字说话”
故事创作模板
适用场景:短篇故事、小说片段、剧本
公式:“你要写一个关于 [主题] 的故事,主角是 [人物,含年龄 / 身份 / 性格],故事发生在 [时间 / 地点],核心冲突是 [矛盾点,如‘想辞职追梦但怕父母反对’]。要求:1. 开头用 [场景描写 / 人物动作,如‘李明把辞职报告捏成一团,扔进垃圾桶又捡了出来’];2. 中间有 [转折点,如‘突然接到母亲生病的电话’];3. 结尾 [留悬念 / 给出结局,如‘他看着手机里的医院地址,突然明白了自己该做什么’]。语言风格要 [类型,如细腻 / 紧张 / 幽默],多描写 [细节,如环境 / 表情 / 小动作]”
示例:“你要写一个关于‘中年人的梦想’的故事,主角是 45 岁的中学老师老王,性格内向但心里藏着个摇滚梦,故事发生在 2023 年的一个雨夜。核心冲突是他偷偷报了选秀节目,却被女儿发现了。要求:1. 开头写‘老王对着镜子练习吉他,手指在弦上打滑,窗外的雨敲得玻璃咚咚响’;2. 中间转折点是女儿突然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他的报名单;3. 结尾留悬念‘女儿把报名单放在桌上,说了句 “爸,我帮你查了复赛时间”,转身走出了房间’。语言要细腻,多写老王的心理活动,比如‘手心里的汗把吉他弦弄湿了’”
🛠️ 公式组合使用技巧:效果翻倍的秘密
单一公式能解决基础问题,但遇到复杂需求,就得把公式组合起来用。比如写一篇 “以旅行博主身份推荐小众海岛,同时分析海岛旅游的发展趋势” 的内容,就可以把 “角色代入 + 任务分配” 和 “问题链引导” 结合起来。
先设定角色:“你是一个去过 10 个小众海岛的旅行博主,说话带点文艺腔,总在文案里引用诗句”;再用问题链引导深度:“核心问题:为什么小众海岛越来越火?递进问题:1. 游客去小众海岛最想体验什么?2. 这些海岛在开发时要注意什么才能不变成‘下一个网红地’?”;最后加上任务:“写一篇推荐文,先推荐一个你最爱的海岛,再用问题链的思路分析趋势,结尾用一句诗总结”。组合起来的效果,比单独用一个公式丰富得多。
还有个小技巧:每次用公式后,把生成的内容中你觉得好的地方记下来,下次修改公式时加进去。比如你发现用 “带点四川方言” 的角色设定效果好,下次就可以把 “方言特色” 加入到角色细节里。慢慢的,你的公式会越来越贴合自己的需求,生成的内容也会越来越精准。
最后想说,这些公式和模板不是死的,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刚开始可能觉得麻烦,但用熟了之后,你会发现写 prompt 就像搭积木,想让 AI 出什么效果,就能拼出什么公式。别再羡慕别人用 AI 写出好内容了,照着这些方法练,你也能成为 prompt 高手。记住,AI 是工具,但用好工具的能力,才是拉开差距的关键。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