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构思:明确 AI 创作的核心方向
做 AI 原创内容,第一步得想清楚写啥、给谁看。就拿我之前做的职场内容来说,目标要是刚入职场的新人,那肯定得讲基础的办公技巧、人际关系处理这些,内容得实在,一看就能用;要是给中层管理者看,就得深入点,聊聊团队管理、项目推进这些。写作目的也很关键,是想让大家学到东西,还是吸引粉丝关注账号,这直接影响内容往哪个方向走。
关键词这块,得多琢磨琢磨。可以用百度指数、5118 这些工具看看,找那些搜的人不少,但又不是大热门的词。比如写健身内容,“新手健身计划” 可能比 “健身” 竞争小,但流量也还不错。确定了关键词,就得围绕它来构思内容,让关键词自然地融入进去,别硬塞,不然读着别扭,搜索引擎也不喜欢。
还有内容的独特性也很重要。现在 AI 生成内容不少,得有点自己的东西才行。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或者独特的视角,比如写旅行攻略,不光说景点,还能讲讲当地人才知道的小众美食、避开人流的技巧,这样的内容才更有吸引力。
📝 prompt 设计:让 AI 精准理解创作需求
prompt 就像给 AI 的指南针,写得好,AI 才能少走弯路。我一般会把需求写得特别细。比如要写一篇关于儿童绘本推荐的内容,我会告诉 AI,目标受众是 3 - 6 岁孩子的家长,风格要亲切、易懂,大概 800 字左右,分 3 个部分,分别讲益智类、情感类、科普类绘本,每类推荐 3 本,说说推荐理由。
给 AI 举例子也很管用。有时候说不清楚风格,就找一篇类似的好文章,告诉 AI “就按照这个感觉来写”。上次我让 AI 写一篇怀旧风的零食回忆,直接找了篇豆瓣上的相关文章当示例,AI 输出的内容味儿一下就对了。
还得注意 prompt 的语气。别用太生硬的命令式,稍微客气点,比如 “麻烦你帮我写一篇…… 可以吗”,感觉 AI 更能 “听” 进去。而且一次别让 AI 干太多事,比如又要写内容又要排版,容易乱。先让它把内容写好,排版的事后面再说。
✍️ 内容生成:把控 AI 输出的质量与风格
AI 生成内容出来后,先别急着用,得好好看看。逻辑顺不顺是第一关,有时候 AI 写着写着就跑偏了,前后矛盾。比如写护肤步骤,前面说先涂爽肤水,后面又说先涂精华,这就得改。
信息准确也很重要。特别是写一些科普、行业数据相关的内容,得去查证一下。上次 AI 写一篇关于新能源汽车续航的文章,提到某款车续航 1000 公里,我查了下官方数据,其实是 800 多公里,这就必须修正,不然误导读者。
风格得和之前构思的一致。要是想要轻松活泼的,结果 AI 写得太严肃,那就得重新调整 prompt。可以告诉 AI“前面写得太正式了,能不能更口语化一点,加点网络流行语”。多试几次,总能找到合适的调调。
字数也得控制。有时候 AI 写得太啰嗦,一堆废话;有时候又写得太简略,说不清楚事。这时候可以让 AI“再补充 200 字,详细说说……” 或者 “精简一下,去掉重复的内容”。
🔧 修改优化:提升 AI 内容的原创性与适用性
AI 生成的内容,很多时候像个半成品,得人工加工才能更出彩。语言表达上,把那些生硬的句子改改,换成更自然的说法。比如 AI 写 “此产品具有优良的性能”,可以改成 “这产品性能真挺不错的”。
案例补充能让内容更有说服力。AI 有时候会泛泛而谈,加上具体的案例就不一样了。写理财内容时,AI 说 “分散投资有好处”,我就加了个朋友把钱分别投在基金、股票、国债上,规避风险的例子,读者反馈一下子好了很多。
观点深化也很必要。AI 的观点可能比较浅,得自己再挖深一点。比如写教育类内容,AI 说 “要重视孩子兴趣”,我就补充了怎么发现孩子兴趣、如何引导兴趣发展这些内容,让观点更有价值。
🚀 发布推广:让 AI 生成内容发挥最大价值
发布前,排版得弄好看点。不同平台要求不一样,公众号可以用编辑器弄点小标题、分隔线;小红书就得注意图片和文字的搭配。标题也得再优化下,用点吸引眼球的词,比如 “揭秘……”“原来……”“手把手教你……”。
标签不能少,能增加曝光。比如写美食内容,加上 “# 美食教程”“# 家常菜”“# 吃货必备” 这些标签,更容易被平台推荐。发布时间也得选好,看看目标受众什么时候活跃,比如职场内容早上上班前、晚上下班后发效果可能更好。
发布后也不能不管。得看看阅读量、点赞评论这些数据,分析下哪些内容受欢迎。要是某篇 AI 生成的内容流量特别好,就总结下经验,下次照着这个路子来;要是不行,就找找原因,是构思有问题,还是 prompt 没写好。
还可以和粉丝互动互动,回复评论,问问他们还想看什么内容,这样能让账号更有粘性。我之前有篇 AI 写的育儿内容,很多家长在评论区问具体的辅食做法,我就根据这些反馈,让 AI 又生成了一篇详细的辅食教程,效果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