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原创文案 VS 人工文案:掌握 prompt,你也能超越机器
📝 别被 AI 吓到,人工写文案的底气还在
现在打开电脑,十个文案里有八个带着 “AI 生成” 的影子。有人说人工写稿要被淘汰了,我倒觉得未必。
AI 写文案快是快,输入关键词,三秒出几百字。但你仔细读那些稿子,总觉得少点 “人味儿”。就像速食面,管饱但没烟火气。人工写的东西不一样,能抓住用户心里那点说不清楚的痒。比如写母婴产品文案,AI 可能会罗列 “安全材质、易清洗”,有经验的文案会写 “半夜换尿布不用开灯找扣眼,摸黑也能扣上 —— 当妈的都懂”。
这两年接过不少客户的需求,他们拿着 AI 生成的文案来找我改。说 “读着顺,但就是不勾人”。问题在哪儿?AI 能拼词造句,却摸不透用户的真实场景。就像你问一个没恋爱过的人怎么写情书,他能写出 “我爱你”,却写不出 “你弯腰系鞋带时,阳光落在你发梢的样子”。
人工文案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文字本身,而是对人性的洞察。AI 能学套路,却学不会把自己放进用户的鞋子里走两圈。
🤖 AI 文案的死穴,恰恰是你的机会
用 AI 写过文案的人都知道,它有个致命问题 ——容易陷入 “正确的废话”。比如写一款平价口红,AI 可能会说 “性价比高,颜色百搭,适合各种场合”。这些话没错,但用户看完记不住。
我见过一个案例,某奶茶品牌用 AI 写推文,说 “精选优质原料,口感醇厚”。发出去后数据惨淡。后来换了个人工写的版本:“第三口就喝到了芒果果肉粒,像在嘴里开了场热带派对 ——15 块钱,值回票价”。转发量直接翻了三倍。
AI 还有个毛病,对细节的捕捉特别粗糙。写一款无线耳机,它会说 “续航持久,音质清晰”。但用户真正在意的可能是 “跑步时不会掉,下雨淋了也没事”。这些细节,得靠人去蹲评论区、去问客服、去自己用两周才知道。
更有意思的是,AI 写出来的东西,很容易千篇一律。前段时间帮一个客户看竞品文案,发现五个品牌里有三个用了 “告别繁琐,轻松上手” 这句话。一问,果然都是 AI 生成的。用户看多了,早就免疫了。
💡 用好 Prompt,让 AI 给你打工
别误会,我不是说 AI 没用。恰恰相反,会用 Prompt 的人,能让 AI 变成最强辅助。
怎么写 Prompt?有个简单的公式:场景 + 角色 + 细节要求。比如你想写一篇猫粮文案,别只说 “写猫粮的优点”。试试这样:“假设你是一个养了三年布偶猫的铲屎官,现在要推荐一款主打去毛球的猫粮。要提到猫吃完后呕吐变少,梳毛时掉的毛球变小,价格大概 300 块一袋。语气要像和闺蜜聊天。”
我试过用这个方法,同样是写咖啡机,普通 Prompt 出来的是 “操作简便,萃取高效”。优化后的 Prompt 写出来的是:“早上多睡十分钟也来得及 —— 按一下就出咖啡,喝完直接冲,不用拆零件洗滤网,懒人狂喜”。效果差太远了。
还有个技巧,给 AI “喂料”。你把竞品的差评、用户的提问、产品的检测报告丢给它,让它基于这些写。比如写一款儿童座椅,你先告诉它 “很多家长说安装费时间,有个妈妈说装了 40 分钟还没弄好”,再让它写文案,它就会自动突出 “5 分钟快速安装”。
记住,AI 是工具,不是对手。它能帮你处理重复劳动,但抓重点、挖痛点的活儿,还得你来。
✍️ 人工 + AI,才是最优解
现在我写文案,都是先自己搭框架,再让 AI 填内容,最后自己润色。效率比纯人工高,效果比纯 AI 好太多。
比如写一篇防晒霜测评,我会先列好几个用户最关心的点:是否油腻、防晒力够不够、敏感肌能不能用。然后让 AI 把产品成分、检测数据填进去。最后我来改 —— 把 “含有氧化锌” 改成 “涂在脸上像抹了层薄纱,不泛白”;把 “SPF50+ PA+++” 改成 “在海边玩了一下午,没晒红”。
有次帮一个新品牌写推文,纯 AI 写的版本阅读量只有几百。我接手后,保留了 AI 写的产品参数,加了一段自己的使用感受:“第一次用是在出差路上,喷完没粘头发,到下午脸还是干爽的 —— 带妆补喷也不花妆,这一点真的赢了”。阅读量直接破万。
关键在于,你要让 AI 做 “体力活”,自己做 “脑力活”。数据、功能这些硬信息交给它,场景、情绪、细节这些软内容自己来。
🚫 这些坑,用 AI 时一定要避开
用 AI 写文案,踩过的坑可不少。
最常见的是信息错误。有次 AI 写一款投影仪,说 “支持 4K 分辨率”,结果产品其实是 1080P 的。差点闹出笑话。所以不管 AI 写什么,数据、参数一定要自己核对。
还有语气僵硬。AI 很容易写出 “本品采用先进技术,为您带来卓越体验” 这种话。你得把它改成 “用起来是真的方便,试过就知道”。
另外,别让 AI 替你做判断。比如问它 “这款产品和竞品哪个好”,它大概率会说 “各有优势”。这种废话等于没说。你得自己对比,自己下结论,再让它用通俗的话讲出来。
我还遇到过一次,AI 写的文案里居然有竞品的名字。后来才发现,是我给的参考资料里提到了,它直接抄进去了。所以生成后一定要通读三遍,重点看有没有硬伤。
🔥 未来的文案,拼的是 “人味儿”
现在 AI 越来越强,但用户的口味也越来越刁。他们见过太多完美的文案,反而更珍惜那些带点 “不完美” 的真实感。
有个洗衣液品牌,文案是 “有时候会有点泡沫残留,得多冲一次,但洗完的衣服晒干有太阳味,值了”。这种带点小缺点的文案,反而比 “完美洁净,无残留” 更让人信任。
未来的文案,比的不是谁写得更漂亮,而是谁更懂用户。AI 能学会所有技巧,但学不会蹲在小区里看大妈聊天,学不会在母婴群里潜水一周,学不会自己用产品用到吐槽。
所以别慌,AI 来了,反而把真正有价值的工作凸显出来了。你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变成那个 “懂用户” 的人,然后让 AI 给你打辅助。
最后想说,文案这行,从来不是比谁写得快,而是比谁能让用户看完说一句 “对对对,我就是这样”。AI 再厉害,也说不出这句 “对对对”。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