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用 AI 的人越来越多,但不少人总抱怨 AI 给的结果差强人意。其实问题多半出在 prompt 上。就像跟人聊天没说清楚需求,对方肯定答不到点子上。今天就拆解几个高级 prompt 写作公式,照着用,保证你和 AI 沟通顺畅得很。
💡 为什么你需要高级 prompt?90% 的人都在做无效沟通
很多人觉得 prompt 就是随便敲几句话,这想法大错特错。上周看了份行业报告,说超过 60% 的用户花在修改 AI 输出内容上的时间,比写 prompt 还多。这不是 AI 不行,是你没把需求说透。
举个例子,同样让 AI 写产品介绍,有人只说 “写个手机介绍”,AI 可能给你一堆参数堆砌。但懂行的会说 “给 25 - 35 岁职场女性写一段 150 字的折叠屏手机介绍,突出便携性和拍照美颜功能,语气要温柔亲切”。你看,后者出来的东西能用,前者只能当草稿。
更关键的是,现在 AI 模型更新快,GPT - 4、文心一言这些大模型,其实能处理复杂指令。你给的 prompt 越高级,它能调用的能力就越多。别浪费了 AI 的潜力,毕竟咱们用 AI 就是为了省时间提效率。
🔑 基础要素公式:把 AI 当成 “需要说明书的工具”
不管写什么 prompt,先记住这个公式:任务指令 + 背景信息 + 输出要求。这三个要素缺一个,都可能出问题。
任务指令得像给员工派活,直接说要做什么。别绕弯子,“写篇文章” 不如 “写一篇关于夏季防晒误区的科普短文”;“做个方案” 不如 “做一份针对大学生的健身房月卡推广方案”。越具体,AI 越不容易跑偏。
背景信息是让 AI 了解 “前因后果”。比如让 AI 分析市场趋势,你得告诉它 “我们公司是做母婴用品的,主要卖 0 - 3 岁婴儿服饰,最近想拓展一线城市市场”。这些信息越详细,AI 给的分析就越贴合你的实际情况。
输出要求要明确格式、风格、篇幅。“写篇文案” 可以补充成 “写 3 条小红书风格的护肤品文案,每条不超过 80 字,带两个相关话题标签”。你不说清楚,AI 可能给你一篇几百字的说明文,白费功夫。
🎬 场景限定公式:让 AI 瞬间 “代入角色” 的秘诀
AI 就像个百变演员,你不给它定角色,它就只能演 “路人甲”。场景限定公式的核心是 **“角色定位 + 场景描述 + 行为准则”**。
职场场景里很好用。比如让 AI 写周报,你可以说 “你现在是互联网公司的运营专员,要写一份本周社群运营周报,重点体现用户增长数据和活动效果,用数据表格呈现关键指标,最后加一段下周计划,语气正式但简洁”。这样出来的周报,格式和内容都不用你再大改。
创作场景更明显。想让 AI 写小说片段,试试 “你是一位擅长悬疑推理的作家,现在要写一段暴雨夜的密室杀人案开头,重点描写房间里的 3 件可疑物品,营造紧张压抑的氛围,字数控制在 300 字左右”。你看,AI 立刻就能切换到悬疑模式。
甚至连学习场景都适用。让 AI 讲数学题,不妨说 “你是中学数学老师,用生活化的例子讲解勾股定理,让初二学生能听懂,最后出一道练习题”。比单纯说 “讲勾股定理” 效果好 10 倍。
🎯 目标导向公式:从 “完成任务” 到 “超越预期” 的关键
高级用户和普通用户的区别,在于能不能让 AI “超纲发挥”。目标导向公式就是 **“核心目标 + 衡量标准 + 延伸需求”**。
比如做市场调研,普通 prompt 是 “调研奶茶行业趋势”。高级版本会是 “调研 2024 年三四线城市奶茶消费趋势,重点分析 18 - 25 岁消费者的偏好,需要包含 3 个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数据,最后给我们的平价奶茶品牌提 3 个产品改进建议”。这里的 “产品改进建议” 就是延伸需求,能让 AI 的输出更有实用价值。
做 PPT 大纲也一样。不说 “做个产品发布会 PPT 大纲”,而是 “做一份针对投资者的新产品发布会 PPT 大纲,核心目标是突出市场潜力和盈利模式,每个部分要注明需要配什么类型的图表,最后加一页可能被问到的 3 个尖锐问题及回答思路”。这样 AI 给的就不只是大纲,而是一套完整的准备方案。
记住,AI 不怕你提要求多,就怕你没要求。把你最终想达成的效果说清楚,它才能给你惊喜。
📝 3 个行业案例:手把手教你套用公式
新媒体运营岗可以这么用。要写一篇美妆产品推文,套用场景限定 + 目标导向公式:“你是美妆领域的 KOL,现在要写一篇评测 XX 品牌粉底液的推文,角色定位是‘敏感肌测评师’,场景是‘夏季持妆 8 小时实测’,核心目标是让读者相信这款粉底液适合敏感肌且持妆久,输出要求是分‘质地测试’‘上脸效果’‘持妆对比’三个部分,每部分配一句总结性金句,结尾加购买链接引导”。这样的 prompt 出来的推文,基本上改改就能发。
程序员也用得上。让 AI 写一段代码,试试:“你是有 5 年经验的 Python 开发工程师,现在需要写一段爬取某电商平台商品价格的代码,背景是我需要监控 10 款特定商品的价格变化,输出要求是代码要有注释,包含异常处理,最后说明如何设置定时运行,注意不能违反该网站的 robots 协议”。比单纯说 “写个爬虫代码” 靠谱多了。
老师备课的话,公式这么套:“你是小学语文老师,要设计一堂关于‘比喻句’的公开课教案,角色定位是‘趣味教学倡导者’,场景是给 30 个三年级学生上课,核心目标是让学生能自己写出 3 个合格的比喻句,输出要求包含 2 个课堂小游戏,1 个课后练习,以及应对学生答错问题的 3 种引导话术”。AI 给的教案会比你自己想的更细致。
🚫 这些坑别踩!高级 prompt 写作的 5 个禁忌
别堆太多无关信息。有人觉得给的信息越多越好,其实不然。比如让 AI 写工作总结,非要把半年前的琐事都写上,反而会让 AI 抓不住重点。只给和当前任务相关的背景,多余的话一句都别加。
别用模糊的形容词。“写一篇好的文案” 里的 “好” 就很模糊,换成 “能让读者看了就想下单的文案” 才具体。“做个漂亮的 PPT 大纲” 不如 “做个每页都有数据支撑的 PPT 大纲”。
别一次性提多个不相关任务。让 AI 又写文案又做表格还得画思维导图,结果就是每个部分都做不好。一次只让它专注完成一个核心任务,效率更高。
别忽视 AI 的 “能力边界”。不是所有事 AI 都能做好,比如让它预测具体的股票价格,或者写一篇需要最新政策数据的报告(得提醒它用截止到 2025 年的信息)。提要求前,先想想这事有没有明确的判断标准。
别忘记 “迭代优化”。第一次的输出不满意,别直接换 prompt,而是基于结果修改。比如 “刚才写的文案太严肃了,帮我改成活泼俏皮的风格,增加两个网络热词”,比重新写一个 prompt 省事多了。
其实写高级 prompt 没那么难,核心就是 “把 AI 当成一个聪明但需要你说清需求的助手”。记住这几个公式,多练几次,你会发现 AI 的好用程度能翻好几倍。下次再用 AI 的时候,别再随便敲几个字就完事了,试试今天说的方法,效果绝对不一样。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