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 Midjourney 的都知道,出图效果好不好,prompt 写得妙不妙是关键。尤其是想做数字艺术创作,普通指令只能出基础图,高级 prompt 才能让作品有灵魂。今天就把压箱底的实战技巧分享出来,从指令结构到风格控制,全是能直接上手的干货。
🎨 先搞懂!高级 Prompt 的核心结构
很多人写 prompt 总想着堆关键词,其实不对。真正的高级指令得有逻辑层次,Midjourney V6 尤其吃这个。标准结构应该是 “主体描述 + 核心风格 + 细节强化 + 技术参数”,缺一不可。
主体描述要精准到 “谁 / 什么东西 + 动作 / 状态”。比如别只写 “女孩”,改成 “银发女孩坐在悬浮的月球上,手指轻触星尘”,画面感立刻就出来了。这里有个小技巧,加入动态词汇比静态描述好,“奔跑的狐狸” 比 “狐狸” 出图更有张力。
核心风格是决定作品调性的关键。数字艺术常见的 “赛博朋克”“新中式水墨”“蒸汽波” 这些词要直接放进去,但别只放一个。可以叠加风格,比如 “赛博朋克风格融合浮世绘线条”,两种风格的碰撞往往有惊喜。不过注意,最多别超过 3 种风格,多了会混乱。
细节强化是拉开差距的地方。比如光影,“逆光下的柔光效果,边缘有金色光晕”;材质,“皮肤像陶瓷一样细腻,衣服是反光丝绸”;甚至可以加情绪,“眼神带着疏离感,背景有飘落的樱花”。这些细节越具体,AI 理解得越到位。
技术参数不能少。比如 “8K 分辨率,超写实渲染,景深效果”,直接告诉 AI 画质要求。V6 还支持 “--ar 16:9” 调比例,“--style raw” 弱化默认滤镜,这些参数加在 prompt 末尾,出图质量能提一大截。
🖌️ 风格指令怎么玩?从模仿到原创
数字艺术的风格太多,光知道名字没用,得会用指令精准触发。分享几个高频风格的指令公式,照着套就行。
赛博朋克风格要抓住 “科技感 + 复古元素 + 高对比色彩”。prompt 可以这么写:“未来都市的雨夜,霓虹灯管缠绕的旧电话亭,穿旗袍的女人撑透明伞走过,赛博朋克风格,霓虹粉与电子蓝为主色调,雨滴有反光效果,8K --ar 2:3”。这里的 “霓虹粉与电子蓝” 是色彩锚点,比单纯说 “赛博朋克” 更具体。
新中式水墨别只写 “水墨风”。要结合现代元素,比如 “宇航员站在黄山云海中,新中式水墨风格,墨色浓淡层次分明,衣角有淡金色晕染,背景留白,工笔线条勾勒衣纹,4K”。加入 “工笔线条”“留白” 这些传统绘画术语,AI 会更懂怎么表现。
像素艺术适合做复古感作品。关键是控制像素颗粒度,“像素风格的猫咪咖啡馆,8bit 像素密度,暖黄色灯光,像素边缘有轻微模糊,复古游戏色调,正方形构图”。“8bit 像素密度” 这个参数很重要,直接决定像素块大小。
还有个进阶玩法:用艺术家名字定风格。比如 “像 Beeple 那样的故障艺术风格,机器人与花朵的融合体,动态模糊效果,霓虹噪点,高饱和色彩”,Beeple 的风格自带科技感和动态模糊,AI 能精准模仿。但记得别加太多艺术家,1-2 个就够。
🔍 细节控必看!参数指令强化画面
想让作品有 “细看有料” 的质感,就得靠参数指令拿捏细节。这些指令很多人不知道,但用上了出图立刻不一样。
先说光影,这是数字艺术的灵魂。“cinematic lighting(电影级布光)” 比 “光影好看” 强 10 倍;“rim light(轮廓光)” 能给主体勾边,适合突出人物;“soft diffused light(柔光漫射)” 适合少女、梦幻题材。比如 “森林里的精灵,cinematic lighting,面部有光斑,背后有 rim light,soft diffused light”,光影层次直接拉满。
材质表现要加具体纹理词。“matte texture(磨砂质感)” 适合器物,“glassy transparency(玻璃通透感)” 适合珠宝,“fluffy fur(蓬松毛发)” 适合动物。试过一个 prompt:“水晶雕刻的兔子,glassy transparency,内部有气泡纹理,阳光透过产生彩虹折射,8K”,出图的通透感绝了。
还有构图指令。“rule of thirds(三分法构图)” 让主体不呆板;“extreme close-up(特写)” 突出面部表情;“wide shot(广角镜头)” 适合大场景。比如 “星际飞船降落沙漠,wide shot,地平线在下方三分之一处,远处有行星,rule of thirds”,画面平衡又有纵深感。
别忘了 “--no” 指令排除干扰。比如想画 “干净的白色房间”,加 “--no dust, shadow” 能去掉多余的灰尘和阴影;画 “光滑的金属球”,加 “--no scratch” 能避免划痕。这个指令虽然简单,但能解决很多 “差一点就好” 的问题。
🎭 场景化创作:从 “有图” 到 “有故事”
数字艺术不止是好看,还得有叙事感。用 prompt 讲个小故事,AI 出的图会自带情绪。
怎么加故事感?在主体描述里埋 “前因后果”。比如 “背着旧相机的旅行者站在废弃车站,手里攥着泛黄的车票,站台时钟停在 3:17,夕阳透过破碎的窗户,新写实主义”。“旧相机”“泛黄车票”“停摆的时钟” 都是故事线索,AI 会自动强化这些细节,让画面有回忆感。
结合季节和天气能放大情绪。“冬日雪夜的便利店,暖黄灯光从窗户透出,门口有脚印延伸到远处,玻璃上有雾气,有人在里面喝热汤,日系插画风格”,这种场景自带治愈感。天气词别只写 “下雪”,加 “雪花落在玻璃上融化” 更有动态。
还能玩 “时空错位”。比如 “唐朝仕女拿着智能手机自拍,身后是长安城街景,传统工笔画风格,手机屏幕有微弱亮光”,古今碰撞的画面很有话题性。这种 prompt 要注意风格统一,工笔画风格能让错位感更和谐。
如果想做系列作品,保持 “核心元素 + 变量”。比如以 “猫骑士” 为核心,第一张 “猫骑士骑着松鼠,穿越森林,童话风格”,第二张 “猫骑士坐在机械鸟上,飞过城市,蒸汽朋克风格”,这样系列图有连贯性又有变化。
❌ 避坑指南!这些指令别乱用
踩过很多坑才总结出来的,新手很容易犯这些错。
别堆太多关键词。有人觉得写得越多越详细,其实 AI 会抓不住重点。比如 “一个女孩,红色裙子,蓝色头发,在海边,在山顶,日出,日落”,AI 都不知道该放海边还是山顶。正确做法:保留 3-5 个核心元素,其他用短句串联。
慎用抽象词。“高级感”“有气质” 这种词 AI 理解不了。换成具体描述,“高级感” 改成 “极简主义,低饱和莫兰迪色调,留白 30%”;“有气质” 改成 “抬头 45 度,肩膀微收,眼神平静”。
别忽略版本特性。V6 对文字识别、手部细节优化了,但 V5.2 的 “--style raw” 在 V6 里效果不同。如果想画清晰的手部,加 “detailed hands, fingers separate”,比单纯指望版本升级有用。
还有,别频繁改 prompt。有时候微调一个词效果就天差地别。建议先固定主体和风格,每次只改 1-2 个细节,这样能快速找到问题在哪。比如第一次出图觉得光影暗,下次只加 “bright lighting”,别同时改风格和构图。
🚀 实战案例:从指令到成图的完整流程
拿最近做的 “赛博仙侠” 系列举例子,一步一步说怎么写 prompt。
第一步定主题:赛博朋克 + 中国仙侠,主体是 “御剑飞行的侠客”。核心元素确定后,先写基础 prompt:“御剑飞行的侠客,赛博朋克仙侠风格,悬浮的古建筑,霓虹光效”。
第二步加细节:侠客的装备 “机械义肢,长袍有电路纹路”;场景 “空中有全息符咒,云层带电子颗粒感”;光影 “背后有蓝色背光,剑身在发光”。这时候 prompt 变成:“御剑飞行的侠客,机械义肢,长袍有电路纹路,赛博朋克仙侠风格,悬浮的古建筑,空中有全息符咒,云层带电子颗粒感,背后有蓝色背光,剑身在发光”。
第三步加参数:分辨率 “8K”,比例 “--ar 3:2”,风格弱化 “--style raw”(避免过度滤镜)。最终 prompt:“御剑飞行的侠客,机械义肢,长袍有电路纹路,赛博朋克仙侠风格,悬浮的古建筑,空中有全息符咒,云层带电子颗粒感,背后有蓝色背光,剑身在发光,8K --ar 3:2 --style raw”。
出图后如果觉得符咒不够清晰,下次只加 “全息符咒细节丰富,有金色线条”;如果建筑太模糊,加 “古建筑有雕花细节,砖瓦清晰”。每次优化一个点,很快就能得到满意的图。
其实 Midjourney 的高级玩法,核心就是 “精准描述 + 主动控制”。别指望 AI 自己懂你,你说得越具体,它给的惊喜越多。多试多改,哪怕同一个 prompt 换个词,都可能出不一样的效果。现在就打开 Midjourney,用这些指令试试,说不定下一张爆款数字艺术就出自你手。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