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prompt 哪有什么神秘公式?但你要是掌握了一套固定框架,AI 给出的答案质量能差出一倍还多。这事儿我试过太多次了,同样一个问题,换种问法,AI 能从答非所问到精准戳中你想要的点。今天就把这套亲测有效的框架拆给你看,照着填就能用。
📌 先搞懂 prompt 的「地基结构」
别一上来就扔问题。AI 跟人不一样,你不说清楚边界,它就容易瞎发挥。一个合格的 prompt 得有这三个部分:目标 + 背景 + 约束。
目标就是你要 AI 干什么。别写 “帮我分析下市场”,改成 “帮我分析 2025 年奶茶行业在三四线城市的下沉机会,列出 3 个核心增长点”。后者把任务拆得越细,AI 越知道往哪使劲。
背景信息不能少。比如你让 AI 写一篇产品文案,得告诉它这产品卖给谁、竞争对手有什么特点、之前的文案用户反馈怎么样。这些信息就像给 AI 搭了个舞台,它知道在什么场景里表演。我上次让 AI 写瑜伽垫文案,没给背景时,出来的东西跟普通健身器材文案没区别。后来补了 “主要用户是产后妈妈,关注防滑和恢复训练”,结果直接写出了 “3cm 加厚设计,跪姿训练不压膝盖” 这种细节。
约束条件是给 AI 画红线。比如 “用 500 字以内说清楚”“避免专业术语”“分点列出”。这些限制看似是束缚,其实是在帮 AI 聚焦。试过写方案时没加字数限制,AI 直接给了 2000 字的长篇大论,有用的信息就藏在中间几句里。加了 “每部分不超过 3 句话”,反而句句是重点。
🎯 需求描述得像「给外卖备注」一样细
你点外卖时会怎么备注?“不要香菜,多放醋,米饭分开装”—— 这就是最好的 prompt 示范。写 prompt 时就得这么具体。
量化指标是个好东西。比如问 “怎么提高公众号阅读量”,不如问 “怎么在 30 天内把公众号阅读量从 500 提到 2000,列出 5 个可执行的方法,每个方法附带操作步骤”。数字能让 AI 的回答落地,不会给你扯 “内容为王” 这种正确的废话。
还要说清楚 “不要什么”。我之前让 AI 写活动策划,没说禁忌,它写了个需要大预算的方案,根本不适合我们小团队。后来加了 “预算控制在 5000 以内,不搞线下活动”,出来的方案全是线上裂变玩法,直接能用。
用户画像也得带上。比如让 AI 写推广文案,得说清楚 “目标用户是 25 - 30 岁的职场女性,月收入 8000 - 15000,关注性价比和颜值”。AI 知道了给谁看,写出来的话才能说到人家心坎里。上次给一款平价香水写文案,加了用户画像后,AI 直接用了 “加班后喷一点,工位都成了充电站” 这种场景化的句子,比干巴巴说 “香味清新” 强多了。
🎭 给 AI「塞角色」比空泛提问管用 10 倍
让 AI 单纯回答问题,不如让它扮演个角色。人在不同身份下说话风格都不一样,AI 也一样。
比如你想让 AI 分析一份财报,别直接问 “这份财报怎么样”。改成 “你现在是有 10 年经验的财务分析师,帮我从营收结构、成本控制、现金流三个维度分析这份财报,指出潜在风险”。带上角色后,AI 给出的分析会更专业,角度也更贴近实际工作场景。
角色设定还能控制回答的语气。想让回答幽默点,就加一句 “用脱口秀演员的风格回答”;想让回答严谨点,就说 “用科研论文的语气分析”。我试过让 AI 用 “班主任训话” 的风格写减肥建议,出来的内容既狠又有画面感,比普通的健康指南印象深多了。
不过角色别乱加,得跟问题匹配。问法律问题就别让 AI 扮演 “相声演员”,专业性会打折扣。先想清楚你要的是专业度、趣味性还是亲和力,再选对应的角色。
🔍 复杂问题得「拆成零件」喂给 AI
遇到那种绕来绕去的问题,直接扔给 AI,它大概率会给你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这时候就得把问题拆成小块,一步一步引导。
比如你想让 AI 帮你设计一个 “短视频涨粉方案”,这个问题太笼统了。可以先问 “短视频涨粉的核心逻辑有哪些”,等 AI 给出答案后,再选一个你觉得重要的点,比如 “内容选题”,接着问 “针对职场人群的短视频,哪些选题容易爆”。然后再深入,“这种选题怎么拍才能在 3 秒内抓住注意力”。一步一步深入,比一次性问到底效果好得多。
还可以用 “如果... 就...” 的句式给 AI 设定场景。比如 “如果我要做一个美妆账号,目标用户是学生党,预算有限,你会建议我先从哪个平台入手?为什么?” 这种带假设的问题,能让 AI 的回答更有针对性。
另外,给 AI 举例子特别管用。你怕它不理解你的需求,就直接说 “我想要类似这样的答案:比如...(举一个具体案例)”。我上次让 AI 写朋友圈文案,说不清楚想要什么风格,就发了一条我觉得不错的例子,AI 马上就 get 到了,写出来的东西跟我想要的几乎一样。
❌ 这些坑别踩,不然白瞎功夫
写 prompt 最忌讳的就是 “想当然”,你以为 AI 懂,其实它可能完全没 get 到。
第一个坑是信息给太少。就说 “帮我写个文案”,啥产品、啥人群、啥用途都不说,AI 怎么写?写出来也肯定不符合你的预期。宁愿信息给多了,让 AI 自己筛选,也别给太少。
第二个坑是没说清楚输出格式。你想要一段文字,还是分点列表,还是表格?不说的话,AI 可能随便给你一种格式。比如你想做 PPT,就明确说 “请用 PPT 大纲的形式输出,每部分不超过 3 点”,这样直接就能用,省得自己再整理。
第三个坑是太客气。别用 “可能”“也许”“大概” 这种模糊的词,AI 会觉得你的需求不明确,回答也会模棱两可。直接说 “必须包含”“一定要有”“重点分析”,语气越肯定,AI 越知道哪些是关键。
还有个容易忽略的点,就是别让 AI 同时干太多事。又要分析数据,又要写方案,还要做预测,AI 可能会顾此失彼。一件一件来,效果更好。
📝 万能模板直接套,小白也能写出好 prompt
最后给你一个万能框架,照着填就行:
“你现在是 [角色],需要帮我解决 [具体问题]。
背景信息:[产品 / 用户 / 场景等相关信息]
我的需求是:1.[具体需求 1];2.[具体需求 2];3.[具体需求 3]
请按照 [输出格式] 来回答,要注意 [约束条件,比如字数、风格、重点等]。
可以参考这样的例子:[举一个相关例子]”
你把括号里的内容换成你自己的信息,就能得到一个不错的 prompt。刚开始用可能觉得麻烦,但用熟了之后,你会发现 AI 的回答质量真的能翻倍。
其实写 prompt 没有那么多玄学,就是把你脑子里的想法说清楚、说明白。你越了解自己想要什么,越能精准地传达给 AI,它给你的答案就越好。多试几次,慢慢就有感觉了。记住,AI 是工具,能不能用好,关键还在你怎么指挥它。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