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的 prompt 指令,得先搞懂 “给谁看、说什么、要他做什么”
你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 —— 写 prompt 时总觉得差点意思,要么生成的文案太普通,要么完全偏离需求。其实问题不在 AI,而在你有没有把核心信息说清楚。真正能催生好文案的 prompt,首先得解决三个问题:目标人群是谁?核心信息是什么?希望读者做什么?
比如你要卖一款针对宝妈的儿童辅食机,要是只说 “写一篇儿童辅食机的文案”,出来的内容大概率泛泛而谈。但如果改成 “给 30-35 岁、注重孩子营养但没时间做饭的宝妈写文案,突出辅食机‘10 分钟做出多样辅食’和‘自动清洗’两个卖点,最后引导她们点击下方链接领 50 元优惠券”,AI 生成的内容会精准得多。这就是精准定位受众 + 明确核心卖点 + 植入行动钩子的效果。
还有个小技巧 —— 加入 “场景感”。比如推广露营装备,别只说 “写露营帐篷的文案”,试试 “给周末喜欢带家人去近郊露营的上班族写文案,想想他们出发前担心‘帐篷难搭’‘晚上冷’,突出帐篷‘3 分钟速搭’和‘防风保暖’,让他们觉得‘带上这个帐篷,周末露营不用愁’”。场景越具体,AI 越能抓住用户痛点,文案自然更有吸引力。
另外,别忘了告诉 AI “风格”。是要接地气的口语,还是温暖的故事感,或者是直接的干货清单?比如 “用闺蜜聊天的语气写,别太官方”“像讲故事一样开头,先讲个用户以前的麻烦,再引出产品”。明确风格后,文案的 “人设” 会更清晰,读者更容易有代入感。
🔍 爆款文案框架:3 个万能公式,直接套用也能出效果
不管是卖产品、做推广还是搞种草,好文案都有共通的逻辑。这三个框架经过很多人验证,用对了至少能让文案吸引力提升 50%。
第一个是 “痛点 - 解决方案 - 证明 - 行动” 框架。先戳用户的痛处,让他觉得 “这不就是在说我”;然后给出解决方案,告诉他 “用这个就能解决”;再用证据(比如用户评价、数据)打消顾虑;最后推他一把,告诉他 “现在行动有好处”。
就像卖颈椎按摩仪,开头可以写 “每天低头看手机、用电脑,脖子是不是又酸又僵?有时候疼得晚上都睡不好”(痛点);接着说 “这款颈椎按摩仪能模拟人手按摩,还能热敷,戴 15 分钟就像做了次专业理疗”(解决方案);然后加一句 “已经有 2 万多人买了,有人说‘用了一周,脖子疼真的减轻了’”(证明);最后引导 “现在买送便携收纳袋,今天下单明天就能收到”(行动)。
第二个是 “故事 - 共鸣 - 植入 - 引导” 框架,适合种草类文案。先讲个小故事,让读者产生共鸣;再自然植入产品,不说 “我推荐这个”,而是 “我当时就是用了这个才解决的”;最后轻轻推一下,比如 “你们要是也有这种情况,可以试试”。
比如推荐育儿书,可以说 “前阵子我家孩子总爱哭闹,怎么哄都没用,我急得天天睡不好。后来朋友给我推荐了这本书,里面说孩子哭闹可能是在表达需求,不是故意捣乱。我照着书上的方法试了试,现在孩子哭闹少多了”(故事 + 共鸣);然后说 “书里的方法都很具体,比如怎么跟孩子沟通,怎么判断他的需求,新手妈妈看了特别有收获”(植入);最后加一句 “要是你也在愁怎么带娃,真心建议看看”(引导)。
第三个是 “利益前置 - 细节拆解 - 对比 - 催促” 框架,适合促销类文案。开头就说 “能得到什么好处”,抓住注意力;再把好处拆成细节,让用户觉得 “真的划算”;然后跟平时对比,突出 “现在买更值”;最后用限时、限量催促行动。
比如电商大促时推护肤品,开头写 “买这套护肤品,直接送价值 199 元的同款小样,相当于买一得二”(利益前置);接着说 “一套有爽肤水、乳液、面霜,够用 3 个月,小样平时出差带着也方便”(细节拆解);再对比 “平时单买一套就要 399,现在一套加小样才 429,等于多花 30 块多拿一套小样”(对比);最后说 “只有前 500 单有这个赠品,现在已经抢了 300 多单了”(催促)。
📝 写 prompt 时,这几个 “加分项” 能让文案更有记忆点
很多人写 prompt 只说 “要吸引人”,但 “吸引人” 太笼统了。其实可以在 prompt 里加一些具体要求,让文案自带记忆点。
比如加入 “金句引导”。告诉 AI“在开头或结尾加一句能让人记住的话,比如‘孩子不吃饭?不是挑食,是你没选对餐具’”。金句不用多,一句就能让文案跳出平庸,读者看完更容易记住。
还可以要求 “加入具体数字”。模糊的表达比如 “效果很好”,远不如 “7 天见效”“准确率提升 30%” 有说服力。写 prompt 时可以说 “用具体数字体现效果,别用‘很好’‘不错’这种词”。比如推广学习 APP,不说 “能提高成绩”,而说 “用这个 APP 学习的学生,平均成绩提升了 20 分”。
另外,试试 “加入互动感”。让文案像在跟读者对话,比如 “你有没有发现……”“你平时是不是也这样……”。在 prompt 里可以写 “开头用问句,让读者觉得在跟他聊天”。比如卖洗衣液,开头问 “你家衣服是不是总洗不干净,尤其是领口袖口?” 比 “这款洗衣液去污能力强” 要吸引人得多。
还有个小技巧 ——“限制篇幅”。比如 “写一段不超过 300 字的文案,重点突出‘轻便’,语言要简洁”。限制篇幅能逼 AI 去掉废话,留下最核心的信息。现在大家注意力都短,短文案反而更容易被看完。
⚠️ 避开这 3 个坑,别让好 prompt 被浪费
有时候不是 prompt 写得不好,而是踩了一些隐形坑,导致生成的文案效果打折扣。这几个坑你一定得注意。
第一个坑:信息太杂,没有重点。有人写 prompt 时想把所有卖点都塞进去,结果 AI 不知道该突出什么,写出来的文案像流水账。比如卖笔记本电脑,既说 “轻便”“续航久”,又说 “性能强”“价格低”,还说 “外观好看”,最后没有一个点能让人记住。正确的做法是 “只突出 1-2 个核心卖点”,其他的可以简单带过。在 prompt 里明确写 “重点说‘续航 12 小时’,其他卖点一句话带过”。
第二个坑:忽略 “用户视角”。很多 prompt 是从 “我要卖什么” 出发,而不是 “用户需要什么”。比如卖雨伞,说 “这款雨伞质量好,用了优质材料”,不如说 “下雨天用这款雨伞,伞骨不容易断,再也不用担心被风吹坏”。在 prompt 里要换成用户的口吻,比如 “站在用户的角度写,告诉他‘用了这个,你能避免什么麻烦’”。
第三个坑:没有 “差异化”。如果你的产品跟竞品差不多,文案再写 “质量好、价格优” 就没意义了。这时候要在 prompt 里加入 “独特性”,比如 “突出我们是‘本地工厂直供,当天下单当天送’,这是别人没有的”。哪怕是小差异,只要说清楚,也能成为吸引点。
🎯 不同场景的 prompt 调整:文案要 “对症下药”
同样的产品,在不同平台、针对不同人群,prompt 的写法也得变。别指望一个 prompt 能通吃所有场景。
如果是写短视频文案,重点要 “开头抓眼球”。因为用户划走只需要 1 秒。prompt 可以这么写 “给抖音用户写文案,开头 3 秒要让人停下,比如用‘我敢说 90% 的人都做错了’这种话,内容口语化,别用长句子,每句话不超过 15 字”。短视频文案还要注意 “有画面感”,可以加一句 “描述的内容能让人想到具体画面,比如‘刚煮好的面条,汤汁都溅出来了’”。
如果是写公众号长文,重点在 “逻辑清晰、有深度”。用户愿意花时间看,所以可以多讲点细节。prompt 可以写 “给关注职场成长的公众号读者写文,先讲个真实案例,再分析原因,最后给 3 个可操作的方法,语言像老师讲课一样,既专业又易懂”。长文还要注意 “段落别太长”,可以加一句 “每段不超过 3 行,方便手机阅读”。
如果是写朋友圈文案,重点是 “生活化、有温度”。别太像广告,要像朋友分享。prompt 可以写 “给微信好友写朋友圈文案,用自己的口吻,比如‘我最近用了这个,发现真的不错’,加个小表情,比如‘😊’,最后加个问句互动,比如‘你们平时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呀?’”。
📈 最后一步:用 “效果反馈” 优化 prompt
写 prompt 不是一锤子买卖,第一次生成的文案可能不够好,这时候别着急换方向,而是根据效果调整。
比如生成的文案太平淡,你可以在 prompt 里加 “加入点情绪,比如‘让人觉得很惊喜’‘有点小激动’”;如果卖点不够突出,就加 “把‘XX 卖点’用加粗的方式强调,或者单独放一段”;如果行动引导太弱,就写 “最后用更直接的话引导,比如‘现在点进去,前 100 名有优惠’,别绕弯子”。
你还可以把生成的文案发给身边人看看,问他们 “有没有被吸引?记住了哪个点?” 根据反馈再改 prompt。比如有人说 “没看懂要卖什么”,那下次就要在 prompt 里明确 “开头就说清楚产品是什么”;有人说 “觉得跟我没关系”,那就要在 prompt 里加强 “受众定位”。
其实写 prompt 就像跟 AI 聊天,你说得越清楚、越具体,它就越能懂你。多试几次,找到规律,你也能写出能催生爆款文案的 prompt。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