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AI 作为近几年备受关注的中文大模型,在写作辅助方面的表现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很多人拿到手只会简单输入 “写一篇文章”,结果出来的内容总是差点意思。其实关键在于指令的设计 ——好的指令能让 AI 输出质量提升 80%,这篇就把我实战半年总结的技巧全分享出来,看完你也能让 DeepSeek AI 成为写作利器。
📌 先搞懂:DeepSeek AI 的 “中文脑” 特别在哪?
和其他 AI 相比,DeepSeek 对中文语境的理解有先天优势。它能精准捕捉成语、歇后语、网络热梗的微妙含义,甚至能区分 “必须” 和 “必需”、“截止” 和 “截至” 的用法差异。
这意味着写指令时不用刻意规避中文特有的表达习惯。比如想让它写一篇怀旧风格的文章,直接说 “用 90 年代的校园俚语,带点周杰伦歌词的韵味”,它完全能 get 到你的点。
但要注意,它对模糊表述的容忍度较低。如果你说 “写一篇关于健康的文章”,出来的内容大概率是泛泛而谈。越具体的指令框架,越能激发它的中文处理优势。
📝 基础指令三板斧:让 AI 知道你要什么
第一板斧是 “主题锚定”。指令里必须包含明确的核心主题,最好加上限定范围。比如不说 “写关于旅行的内容”,而说 “写 3000 字关于云南腾冲秋季自驾游的攻略,重点讲银杏村拍摄技巧”。
第二板斧是 “风格定调”。中文写作讲究文风适配,指令里要明确说明。想写严肃的学术论文,就加一句 “采用 APA 格式,引用至少 5 篇近 3 年的核心期刊文献”;想写轻松的小红书笔记,就说 “用 00 后闺蜜聊天的语气,多带点 emoji 和网络热词”。
第三板斧是 “结构预设”。复杂内容最好给个框架,比如 “先介绍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再分析 2024 年市场价格走势,最后给新手 3 个选购建议”。DeepSeek 在遵循结构方面很靠谱,你给的框架越清晰,它的逻辑就越顺畅。
举个实例:同样写职场文,差的指令是 “写职场沟通技巧”;好的指令是 “写一篇给职场新人的沟通指南,分同事对接、领导汇报、跨部门协作 3 个部分,每个部分举 2 个真实案例,语言要像部门主管谈心一样亲切”。效果绝对天差地别。
🔍 高级指令技巧:把 AI 逼成 “专属写手”
多轮对话是提升质量的关键。第一次指令输出后,不要急着用,而是针对性提出修改意见。比如 “上一段关于新媒体标题的案例太老了,换成 2024 年 618 期间的爆款标题,分析它们的共同点”。
善用背景信息补充。如果写行业分析,最好在指令里加入关键数据,比如 “基于 2023 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达 1.5 万亿的数据,分析抖音和快手的用户画像差异对品牌投放的影响”。DeepSeek 能基于这些信息进行深度推导,而不是泛泛而谈。
学会用对比指令。比如 “分别用咪蒙风格和人民日报风格写一段关于年轻人买房的观点,分析两种风格的用词差异”。这种指令能帮你快速掌握不同写作风格的精髓,尤其适合需要多平台运营的人。
💼 行业场景指令模板:直接套用效率高
新媒体运营可以用:“写一篇关于夏季防晒的小红书笔记,开头用‘昨天在户外晒了 2 小时,今天脸直接红成小龙虾’这样的场景引入,中间分 3 个部分讲物理防晒、化学防晒、晒后修复,结尾引导‘点击主页看我的实测视频’,全程用‘宝子们’‘谁懂啊’等口语词”。
教师群体可以试:“针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写一篇讲解‘比喻句’的教案,用‘月亮像小船’和‘月亮是个害羞的小姑娘’对比,设计 3 个课堂互动游戏,最后布置一道看图写比喻句的作业”。
销售岗位推荐:“以‘为什么老客户更愿意复购’为主题,写一篇给新人销售的培训稿,用‘张姐从 2019 年开始在咱们家买茶叶,每年中秋都会追加 10 斤’这样的案例,总结 3 个维护老客户的核心技巧,语言要接地气,避免空话”。
🚫 避坑指南:这些指令误区别踩
别用太笼统的形容词。说 “写一篇吸引人的文案” 不如说 “写一篇能让 25-30 岁女性点击的连衣裙促销文案,突出‘显瘦’‘可盐可甜’两个卖点,用‘穿这条裙子去约会,被 3 个闺蜜追问链接’这样的场景”。
不要忽略格式要求。如果需要特定排版,一定要在指令里说清楚,比如 “写一篇公众号推文,分 3 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配一句引言,结尾加一个投票互动,投票选项是‘你最喜欢哪种款式’”。
避免一次性要求太多。比如同时让它写文案、做配图建议、设计发布时间,结果往往是哪部分都做不好。不如分步骤来,先搞定文案,再针对文案提配图建议。
📈 效率翻倍总结:记住这 3 个核心原则
指令要遵循 “三定二调一迭代”。三定是定主题、定受众、定长度;二调是调风格、调结构;一迭代是根据初版结果细化指令。
日常多积累行业术语。在指令里加入精准的行业词汇,比如 “私域流量”“用户生命周期”“GMV” 等,能让 DeepSeek 的输出更专业,减少后期修改成本。
定期保存优质指令模板。把自己用过的有效指令分类存档,下次遇到类似场景直接修改关键词,能节省大量构思时间。比如写产品评测,就有固定的 “开箱 - 核心功能 - 对比竞品 - 购买建议” 模板。
刚开始用可能觉得麻烦,但练 3-5 次后就会形成肌肉记忆。我现在写一篇公众号推文,从指令输入到最终成稿,平均时间从 3 小时压缩到 40 分钟,质量还比以前高。关键是要敢于试错,每次输出后都回头看指令哪里可以优化,慢慢就掌握门道了。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