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改写句式和词汇入手,打好降重基础
AI 生成的内容往往有固定的句式套路,这也是原创检测容易识别的地方。想要提升原创度,第一步就得在句式和词汇上下功夫。
可以试试长短句交替。AI 写东西时,可能会频繁用长句或者短句,显得很机械。比如一句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很多传统行业因此开始转型升级”,可以拆成 “人工智能发展得很快。它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大变革,不少传统行业也跟着开始转型升级”。长短句一结合,读起来更自然,也和 AI 的模式化表达拉开了距离。
同义词替换是个好办法,但别用太生僻的词。AI 常用的 “提升”,可以换成 “提高”“增强”“拔高”;“重要” 可以换成 “关键”“要紧”“核心”。比如 “这个因素很重要”,改成 “这个因素挺关键的”,既改变了表达,又不影响意思。不过要注意,替换后得读一遍,确保语句通顺,别为了替换而替换,弄出病句来。
还能调整语序。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把句子成分换个位置。像 “用户的需求是产品设计的出发点”,可以改成 “产品设计的出发点是用户的需求”。简单的调整,就能让句子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减少和 AI 生成内容的相似度。
🌟 融入个人元素,增加内容独特性
AI 生成的内容大多是通用信息的堆砌,缺乏个人色彩。加入自己的东西,原创度自然就上来了。
加个人案例很有用。比如写一篇关于自媒体运营的文章,AI 可能会说 “要定期和粉丝互动”。你可以改成 “我运营公众号的时候,每周三晚上会搞一次粉丝问答,有次一个粉丝提的问题特别好,我专门写了篇文章回应,那周的阅读量涨了不少”。有了具体的案例,内容就有了独特性,原创检测也很难判定为抄袭。
把自己的观点放进去。AI 给出的内容可能比较中立,你可以明确表达自己的看法。比如 AI 写 “对于直播带货,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你可以写成 “我觉得直播带货是个好模式,虽然有乱象,但只要规范起来,能帮很多商家卖货,我之前就通过直播把积压的库存清了大半”。个人观点能让内容更有个性。
结合当下的热点也行。AI 的内容可能没那么及时,你可以把最近发生的相关事情加进去。比如写关于短视频的文章,提到最近某个热门的短视频挑战,说说自己对这个挑战的看法,或者它带来的影响,这样内容就有了时效性和独特性。
🔄 调整内容结构,打破 AI 的固有模式
AI 写东西结构可能比较固定,比如总是先介绍定义,再讲特点,然后说应用。改变一下结构,能让内容看起来更像人工创作。
可以打乱段落顺序。如果 AI 是按照 “原因 - 结果” 的顺序写的,你可以改成 “结果 - 原因”。比如原来先讲 “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很多企业倒闭”,再讲 “企业倒闭带来的影响”,你可以先讲 “很多企业倒闭了,这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再讲 “主要是因为市场竞争太激烈”。只要逻辑通顺,顺序调整后,原创度会提高。
增减内容也很关键。AI 可能有些地方说的太简略,你可以展开说说;有些地方太啰嗦,就精简一下。比如 AI 简单提了 “数据分析很重要”,你可以详细说说 “数据分析能帮我们知道用户喜欢什么,上次我分析后台数据,发现大家对教程类的内容更感兴趣,之后就多更这类,粉丝增长快了很多”。或者 AI 大段讲一个不太重要的点,你可以压缩一下,腾出空间讲更重要的内容。
💻 借助工具辅助,但别完全依赖
有一些工具能帮着降重,但只能当辅助,不能全靠它们。
用同义词替换工具时,不能直接替换就完事。比如工具把 “优秀” 换成 “杰出”,你要看看放在句子里顺不顺,有时候还得自己再调整。而且同一个词别总用一个替换词,多换几个,比如 “好” 可以换成 “不错”“挺好”“很棒”。
句式改写工具可以参考,但改完一定要自己读。有些工具改出来的句子可能不通顺,或者改变了原意,这时候就得自己手动改。比如工具把 “我喜欢跑步” 改成 “跑步是我所喜爱的”,虽然句式变了,但有点生硬,你可以改成 “我挺喜欢跑步的,每天早上跑半小时,感觉一整天都有精神”。
检测工具要多换几个试试。不同的检测工具标准可能不一样,用一个工具检测通过了,换另一个可能就不行。多试几个,根据不同工具的结果修改,保险一些。但也别被检测结果牵着走,有时候工具也会误判,自己觉得内容没问题,表达清晰,就不用太纠结。
✅ 多次检测修改,直到符合要求
写完后别着急用,多检测几次,反复修改。
第一次检测后,把标红的地方重点改。标红的一般是和其他内容重复率高的,针对这些地方用前面说的方法改写,比如换词、改句式、加个人内容。
改完再检测,看看还有没有标红的。可能第一次改完还有些地方没改到位,第二次重点改这些。有时候可能需要改好几遍,耐心点,直到检测结果达标。
最后自己再通读一遍,确保内容通顺,逻辑清晰,表达的是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别为了降重把内容改得乱七八糟,那样就算通过了检测,也没什么价值。
其实提升 AI 内容的原创度,关键就是让内容更有 “人味”,加入自己的东西,打破 AI 的模式。多练几次,就会越来越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