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做头条号的人越来越多,想靠内容赚钱但又没时间写?其实用 AI 工具就能轻松搞定,小白也能快速上手。今天就把这套亲测有效的 AI 写头条文章教程分享出来,照着做,内容自动化生产不是难事。
🛠️ 先挑对工具:这 3 款 AI 神器小白闭眼入
刚开始用 AI 写文章,别选那些功能复杂的工具,不然光是摸索界面就得花半天。推荐 3 款操作简单、出稿快的,新手直接冲就行。
朱雀 AI 是我目前在用的,它的「头条文章模板」特别香。输入主题就能自动匹配爆款结构,连开头怎么吸引人、中间加什么案例、结尾怎么引导互动都给你安排好。最关键的是,生成的内容 AI 味很淡,拿去检测原创度基本都在 80% 以上,头条平台很吃这一套。
文心一言也适合小白,它的优势是理解中文语境特别准。比如你想写「夏天减肥吃什么」,输入关键词后,它能自动联想到头条用户喜欢的「低成本食谱」「一周不重样」这类细节,不用你反复调整指令。
豆包 APP 更适合手机端操作,碎片时间就能搞。打开后点「创作」,选「头条文」,输入几个核心词,3 分钟就能出一篇短文。缺点是长文功能弱一点,适合做快讯类内容。
选工具的时候记住,别贪多。新手先吃透一个,等熟练了再试其他的。我身边有人同时装五六个 AI 工具,结果哪个都用不明白,反而耽误时间。
📝 3 步出初稿:AI 写文的核心操作逻辑
第一步,把主题拆成「关键词 + 用户需求」。比如想写「儿童防晒霜怎么选」,不能直接扔给 AI 这个标题。得拆成「儿童防晒霜 成分 0-3 岁 过敏 推荐」,再加上用户藏在心里的需求 ——「怕选到刺激的」「想知道平价款」。AI 拿到这些信息,写出来的内容才不会空泛。
第二步,用「框架指令」代替「自由发挥」。小白最容易犯的错是让 AI 随便写。正确的做法是告诉它:“开头用一个妈妈给宝宝涂防晒过敏的小故事,中间分 3 点讲成分怎么看、不同年龄怎么选、性价比高的 3 个牌子,结尾提醒点赞收藏。” 框架越具体,AI 写得越贴合你的要求。
第三步,初稿别直接用。AI 生成的内容里,会有一些套话,比如「综上所述」「由此可见」,这些在头条里很违和,得手动删掉。还有数据类内容,比如「某品牌销量第一」,最好自己去查一下最新数据,避免出错。
我第一次用 AI 写文的时候,直接输入「早餐吃什么好」,结果 AI 写了篇像教科书的文章,发出去阅读量只有 200 多。后来按照这三步改了指令,阅读量直接涨到 5000+,差别就在细节里。
✍️ 头条专属优化:让 AI 内容符合平台脾气
标题得单独拎出来打磨。头条的标题讲究「钩子 + 信息差」。AI 生成的标题可能中规中矩,比如「5 种早餐做法推荐」,得改成「早餐别再吃包子豆浆了!这 5 种做法,10 分钟搞定还掉秤」。可以让 AI 多生成 10 个标题,然后用「标题评分工具」(比如乐观号)测一下,选分数最高的那个。
开头 3 秒要抓住人。头条用户刷手机特别快,开头如果写「今天我们来聊聊早餐」,直接就划走了。让 AI 在开头加个场景,比如「早上 7 点,小王站在厨房发呆,锅里的面条煮糊了,孩子还在催着上学 —— 你是不是也常这样?」,再引出正文,停留率能提高不少。
段落别太长。头条是手机阅读,一段话最多 3 行。AI 生成的长段落,手动拆成短句。比如把「夏天天气热,早餐吃油腻的容易反胃,所以推荐清淡的粥类,像小米粥、南瓜粥都很不错,做法也简单」,拆成「夏天热,早餐吃油腻的容易反胃。推荐清淡的粥类,小米粥、南瓜粥都不错。做法也简单」。
关键词要自然埋进去。比如写美食类文章,「家常菜」「做法」「好吃」这些词要在文中出现 3-5 次,但别堆在一段里。AI 有时候会把关键词挤在一起,得手动调整位置,让它读起来不生硬。
📊 批量生产技巧:一天出 10 篇文的秘密
建立「素材库 + 指令库」。平时刷头条看到好的标题、开头、段落结构,截图存在手机里。比如看到「3 步搞定 XXX」的结构火了,就把这个结构记下来,下次让 AI 按这个格式写。指令也一样,把好用的指令存成模板,比如「开头用提问,中间分 3 步,结尾要互动」,下次改改关键词就能用。
用「AI + 表格」做选题规划。打开 Excel,列上「日期、主题、关键词、目标阅读量」,每周日花 30 分钟填好下周的内容。比如周一写「孩子咳嗽吃什么水果」,周二写「咳嗽不能吃的 3 种食物」,周三写「止咳小妙招」,形成系列内容。AI 按照这个规划写,效率会高很多。
善用「伪原创」功能。有时候 AI 写的内容和别人的有点像,别急着删。用工具里的「换词」「调整语序」功能,把「非常好吃」改成「好吃到舔盘」,把长句拆成短句。稍微改一下,原创度就能提升不少。我试过,同样一篇文,改完之后阅读量比没改的高 20%。
🚫 避开这 3 个坑,AI 写文效率翻倍
别让 AI 写太专业的内容。像「量子力学入门」「股票技术分析」这类需要深度专业知识的,AI 写出来容易出错。头条用户也不爱看太硬核的,小白还是从生活、情感、育儿这些大众话题入手比较好。
不要完全依赖 AI。有个朋友用 AI 写了 20 篇文,全是直接发布,结果账号被限流了。后来发现,AI 写的内容里有很多重复的句子,平台判定为低质内容。正确的做法是,AI 生成后,自己至少读一遍,改改不通顺的地方,加一些自己的观点。比如写「旅游攻略」,可以加上一句「我上次去的时候,发现 XX 地方下午人特别多,建议早上去」,这样内容会更真实。
别忽略头条的「热榜」。每天打开头条,看看热榜前 20 的话题。比如热榜上有「夏天怎么防蚊虫」,就用 AI 围绕这个话题写。蹭热点的内容,平台给的流量会更多。但要注意,热点要和自己的账号领域相关,别什么热点都蹭,不然账号会显得很杂乱。
有次热榜是「高考后旅游推荐」,我用 AI 写了篇「高考后适合学生党去的 5 个地方,人均 500 玩 3 天」,当天阅读量就破了 10 万。这就是蹭热点的好处,但前提是内容和热点相关,并且对用户有价值。
📈 数据复盘:用头条后台优化内容方向
每天花 5 分钟看「头条号后台 - 数据」。重点看「完播率」和「跳出率」。如果完播率低于 30%,说明开头没吸引力,下次让 AI 把开头写得更抓眼球,比如用提问、故事、热点事件开头。如果跳出率高于 70%,说明中间内容没价值,让 AI 多加点案例、数据、实用技巧。
每周看「粉丝画像」。看看粉丝是男是女,多大年龄,喜欢什么内容。比如粉丝里 80% 是宝妈,那下次就让 AI 多写育儿、家庭类的内容。投其所好,粉丝增长会更快。
对比不同标题的效果。每次发文的时候,用 AI 生成 3 个标题,比如「早餐吃这 3 样,养胃又健康」「养胃早餐推荐,3 样食物换着吃」「想养胃?早餐多吃这 3 样准没错」,用不同的标题发同一篇文(稍微改点内容避免重复),看哪个标题阅读量高。下次就让 AI 按效果好的标题风格来写。
🌟 最后总结:AI 写文的正确姿势
其实 AI 就像个高效的助手,能帮你省去 80% 的动笔时间,但剩下的 20% 的修改、优化、选题,还得靠自己。小白刚开始不用追求完美,先保证每天能产出 1 篇文,慢慢摸索技巧。
按照「选对工具→拆主题→建框架→改初稿→蹭热点→看数据」这个流程来,不出一个月,就能熟练用 AI 写头条文章了。内容自动化生产不是遥不可及的事,只要找对方法,小白也能轻松做到。
现在就打开一个 AI 工具,选个简单的主题试试吧。第一次可能有点慢,但写个 3、5 篇后,你会发现原来做头条号这么简单。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