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 AI 写作工具越来越多,但想用它们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言情小说,可不是随便输入几个字就行。很多人用 AI 写出来的故事要么像流水账,要么全是老掉牙的套路,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是机器生成的。其实关键不在工具本身,而在于你怎么用。掌握这几个核心技巧,就算是 AI 也能帮你写出有灵魂的言情故事。
📌 选对 AI 工具只是开始,懂它的「脾气」更重要
现在主流的 AI 写作工具大致分两类:一类是通用大模型,比如 GPT-4、Claude、文心一言这些,另一类是专门针对小说创作的工具,像 Sudowrite、NovelAI。别盲目跟风选最贵的,得看你的写作需求。
通用大模型的好处是灵活度高,能处理复杂的情节设定,但需要你给的指令特别具体。比如你想写一个民国背景的言情故事,直接让它「写一段民国爱情」肯定不行。试试这样说:「1937 年上海法租界,女主角是钟表匠的女儿,总在修表时偷偷刻下当天的心情,男主角是隐瞒身份的地下党员,每次送修的怀表里都夹着密码纸条。写一段他们第三次在修表铺相遇的场景,要突出女主角指尖的薄茧和男主角袖口磨破的线头」。你给的细节越独特,AI 生成的内容就越有辨识度。
专门的小说 AI 工具自带叙事模板,对新手很友好,但容易写出千篇一律的内容。用这类工具时一定要记得「反模板」操作。比如工具自动生成了「雨天男主角给女主角送伞」的情节,你可以在后续修改里加一句:「他递过来的伞骨上贴着创可贴,是上周她修自行车时不小心弄断的那根」。这种前后呼应的细节,AI 自己很难想到,却能让故事瞬间有了记忆点。
不管用哪种工具,都要花时间「调教」它。每次生成内容后,把你觉得不对劲的地方记下来,下次输入时明确告诉它要避免什么。比如「上次写的对话太像偶像剧台词,这次让角色说点更生活化的口语,比如女主角生气时会说‘你这人怎么跟拧不开的罐头似的’」。多试几次,AI 就会越来越贴合你的写作风格。
📝 把「私人数据库」喂给 AI,故事才有你的 DNA
最容易被忽略的点是,AI 本质上是在模仿已有数据,想让故事独一无二,就得给它喂别人没有的「料」。你的生活经历、观察到的细节、甚至是一些奇怪的想法,都是最好的素材。
比如你曾经在地铁站看到一个老人反复擦拭一张旧照片,这个场景就可以变成故事里的一个关键情节。你不需要直接告诉 AI「要写一个老人擦照片的场景」,而是可以这样描述:「男主角在地铁里注意到一个穿灰色风衣的老人,左手一直按在胸前口袋上,到站时匆忙起身,口袋里掉出一张边角磨损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女人梳着麻花辫。老人捡起来时,手指在照片边缘蹭了三次」。这些具体到动作的细节,会让 AI 生成的场景自带你独有的视角。
还有你的情感体验,哪怕是很小的情绪波动,都能成为故事的亮点。比如你曾经因为朋友忘记你的生日而难过,这种感觉可以转化为女主角的心情。你可以告诉 AI:「女主角得知男主角记得所有客户的喜好,却不记得她提过三次的过敏食物时,那种感觉就像冬天喝了一杯半温的奶茶,不冷但也暖不起来,吸管戳着杯底的珍珠,半天没喝一口」。用具体的场景代替直白的情绪描述,会让 AI 生成的内容更有层次感。
另外,平时看到的有趣观点、冷门知识,都可以塞进故事里。比如你知道「人在说谎时会不自觉地摸鼻子」这个小知识,就可以设计成男主角撒谎时的小动作;或者你看过关于「旧书修复」的纪录片,就可以让女主角从事这个职业,给故事增加独特的专业细节。这些碎片化的信息积累得越多,AI 能调用的独特素材就越丰富。
💡 用「反套路提示词」打破 AI 的惯性思维
AI 写言情小说很容易陷入套路,比如男主角一定是霸道总裁,女主角总会不小心摔倒撞进男主角怀里。想避免这些,就得在提示词里给它设「限制」,逼着它想出不一样的情节。
你可以试试「否定式提示」,明确告诉 AI 不要写什么。比如不要说「写一段男女主角初次见面的场景」,而是说「写男女主角初次见面,不要有眼神对视超过三秒的情节,不要让其中一方不小心撞到另一方,不要出现天气突变(如下雨)的情况」。排除这些老套桥段后,AI 就会被迫想出更日常但可能更真实的场景,比如在超市货架前同时伸手去拿最后一包饼干,或者在打印店因为文件搞错而争执起来。
还有「反差设定」也很有用,给角色加上看似矛盾的特质。比如不要简单地说「女主角是个医生」,而是「女主角是急诊室医生,平时冷静到能在手术台上讲冷笑话,但每次看到下雨天就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因为小时候在雨天弄丢过妹妹」。这种矛盾点会让 AI 生成的角色更立体,避免变成扁平的「完美主角」。
情节发展上,可以用「随机元素插入」的方法。比如在写约会场景时,你可以告诉 AI:「男女主角在咖啡馆约会,突然出现一个意外情况,这个情况要和‘过期的牛奶’‘断了的鞋带’‘手机弹出的天气预报’这三个元素中的一个有关,但不能是常见的‘打翻咖啡’」。这种具体又带点限制的提示,会让 AI 生成的情节既出人意料又不会太离谱。
另外,对话是最容易暴露 AI 痕迹的地方,想让对话自然,就要给 AI「潜台词」。不要直接说「女主角生气了」,而是说「女主角其实很生气,但她不想表现出来,说话时语速比平时快了一点,每句话结尾都带了个语气词,比如‘哦’‘呢’」。让 AI 关注角色的语言习惯而不是直白的情绪表达,会让对话更贴近真实生活中的交流方式。
✍️ 人工打磨是「去 AI 味」的关键步骤
就算 AI 生成的内容再好,也离不开人工修改。很多人觉得用 AI 写作就是「一键生成」,其实真正重要的是后面的打磨过程。这一步能让故事带上你的个人风格,彻底摆脱机器感。
先看整体节奏,AI 生成的内容往往平铺直叙,你需要调整情节的快慢。比如 AI 可能会用大段文字描写女主角的穿着打扮,这时候你可以精简成一两句话,把省下的篇幅用来写她当时的心理活动;或者 AI 快速带过的某个关键场景,你可以放慢节奏,增加细节描写。比如男女主角第一次牵手的场景,AI 可能只写「他们牵了手」,你可以改成「他的手指在碰到她手背时顿了一下,然后才轻轻握住。她的手心有点出汗,感觉他的拇指在她的虎口处蹭了一下,像猫爪挠过似的」。
然后是人物一致性,AI 很容易写着写着就让角色性格跑偏,比如前面对女主角的设定是内向害羞,后面却让她突然变得能言善辩。这时候你就要通读全文,把不符合角色设定的言行改过来。比如如果女主角是内向的,就不能让她在第一次和男主角吃饭时滔滔不绝,而是让她更多地用动作表达情绪,比如用筷子拨弄碗里的米饭,或者在说话时避开对方的目光。
还有细节的「落地感」,AI 生成的很多场景都像悬浮在空中,没有具体的环境细节。你可以给每个场景加上「五感描写」:视觉(阳光透过窗帘的形状)、听觉(窗外的蝉鸣或空调的声音)、嗅觉(咖啡香或旧书的味道)、触觉(衣服的材质或空气的温度)、味觉(嘴里残留的薄荷糖味道)。比如 AI 写「他们在房间里聊天」,你可以改成「房间里的吊扇转得很慢,把书架上旧书的味道吹过来。她坐在地毯上,背靠着床沿,脚趾能碰到他放在地板上的拖鞋。他说话时,手里转着的笔偶尔碰到桌面,发出哒哒的轻响」。这些细节会让场景瞬间变得真实可感。
另外,适当留一些「不完美」的地方,反而更显真实。AI 写的角色往往太完美,说话滴水不漏,做事毫无破绽。你可以故意让角色犯点小错,比如女主角记错男主角的名字,或者男主角在紧张时说错话。这些小瑕疵会让角色更像真实的人,而不是机器塑造的完美模型。
🚫 避开「同质化陷阱」的三个实用技巧
就算用了 AI,写出来的故事还是可能和别人的很像,这是因为大家都在用相似的素材和套路。想让你的故事独树一帜,就得在这几个地方多下功夫。
第一个是「独特的职业设定」。别再写总裁和秘书、医生和病人这种太常见的职业搭配了,选一些小众但有发挥空间的职业。比如让女主角做「古籍修复师」,男主角做「声音设计师」,他们的工作交集可以是男主角为博物馆的古籍制作讲解音频,女主角负责提供古籍的背景知识。职业本身的特殊性会自然带出很多独特的情节,比如女主角需要用特殊的糨糊修复书页,男主角要去录音棚录下雨打在古建筑上的声音。这些职业细节既能增加故事的新鲜感,又能成为男女主角感情发展的载体。
第二个是「地域烙印」。给故事加上具体的地域特色,让读者一看就知道发生在哪里。不要笼统地说「故事发生在一个大城市」,而是明确到某个城市的某个角落,比如「成都的老巷子里」「青岛的海边老城区」。然后把当地的特色元素融进去:成都的茶馆文化、青岛的啤酒节、广州的早茶习惯。比如写男女主角约会,可以去广州的老字号茶楼,女主角教男主角怎么用茶水洗茶杯,男主角笨手笨脚地把茶水洒在桌上,引来邻桌阿婆的笑声。这些地域细节会让故事有很强的辨识度,不容易和其他故事混淆。
第三个是「非典型感情线」。不一定非要写「一见钟情」或「欢喜冤家」,可以试试更细腻、更贴近现实的感情发展。比如男女主角一开始只是「互助关系」,女主角帮男主角照顾生病的奶奶,男主角帮女主角解决店铺的水电问题,在日常的相处中慢慢产生好感;或者他们是「旧识重逢」,小时候是邻居但关系不好,长大后因为工作重逢,发现对方和记忆中的样子完全不同。这种不那么戏剧化但更真实的感情发展,反而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另外,在处理「误会」这个常见情节时,也可以换种方式。别再用「看到对方和异性说话就吃醋」这种老套误会了,试试更微妙的矛盾。比如男主角为了给女主角准备惊喜,偷偷学做她喜欢的甜点,但女主角以为他是在为别的女生做;或者女主角帮男主角整理旧物时,发现他收藏着很多和前女友有关的东西,其实那些是他妹妹的遗物(他妹妹和前女友同名)。这种需要稍微思考一下才能解开的误会,比直白的吃醋更有层次感。
📚 最后一点:让 AI 成为助手,而不是替代者
不管 AI 多智能,最终决定故事灵魂的还是你自己。它可以帮你生成情节、描写场景,但故事里的情感温度、独特视角,只能来自你的输入。
你可以把 AI 当成一个「 brainstorming 伙伴」,遇到卡文时,让它生成十个不同的情节走向,然后你从中选一个最符合你想法的,再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写一遍。或者在写完一段后,让 AI 帮你换几种表达方式,然后挑出最贴近你风格的句子。
但千万不要完全依赖 AI,它生成的内容需要你仔细筛选和修改。比如 AI 可能会写出很华丽但空洞的句子,你要把它改成更朴实但有力量的表达;它可能会让情节发展太快,你要放慢节奏,加入更多心理描写。记住,AI 只是工具,真正的创作权永远在你手里。
还有一点很重要,写完后一定要自己从头到尾读几遍,最好出声读。很多时候,眼睛看觉得没问题的句子,读出来就会发现不对劲。比如 AI 写的长句可能绕口,你可以拆成短句;有些对话听起来太书面化,你可以改成更口语化的表达。这个过程虽然花时间,但能帮你去掉大部分「AI 味」。
最后,保持自己的创作节奏,不要因为用了 AI 就急于求成。好故事需要慢慢打磨,AI 能加快写作速度,但不能代替你对故事的思考和投入。当你把自己的经历、观察、情感都放进故事里,就算用了 AI,写出来的言情小说也一定会是独一无二的。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