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年,朋友圈和各种社群里,到处都能刷到 “AI 写公众号月入过万” 的帖子。有人晒出后台收益截图,说自己每天花 1 小时用 AI 写文章,躺着就能赚几千块。不少普通人看了眼热,跟风注册账号、买 AI 工具,结果忙活一两个月,别说赚钱了,连流量主都开通不了。
AI 写公众号到底能不能赚钱?普通人真的能靠这事儿实现月入过万吗?作为玩了 3 年公众号、用过十几款 AI 写作工具的人,今天就把里面的门道说透。
🤖 AI 写公众号赚钱,是风口还是陷阱?
先看一组数据。某平台统计,2024 年新增的公众号里,有 63% 声称使用 AI 创作,但其中能稳定月入过万的,不足 5%。剩下的要么是断断续续赚点零花钱,要么直接停更。
那些鼓吹 “AI 写公众号躺赚” 的,大多是卖课程或 AI 工具的。他们会给你看某篇爆款文章的数据 —— 阅读量 10 万 +,广告收益好几千。但他们不会说,这篇文章是从几十篇 AI 生成的内容里 “筛” 出来的,更不会说背后有团队做选题策划、修改优化。
普通人单打独斗用 AI 写公众号,最容易踩三个坑:
- 内容同质化严重。AI 生成的文章套路都差不多,比如情感号全是 “男人不爱你,看这 3 个细节就知道”,职场号全是 “领导讨厌的 5 种行为”。平台算法很容易识别这种内容,直接判定为低质,不给流量。
- 违规风险高。AI 对敏感词的判断很模糊,有时候写历史、财经类内容,不小心就触碰红线。去年有个博主用 AI 写股市分析,因为提到具体股票代码和预测涨幅,被封号了。
- 变现周期被高估。很多人以为开通流量主(粉丝满 500)就能赚钱,但实际情况是,1 万次阅读的流量主收益可能只有 20-50 块。要月入过万,要么靠高阅读量(单篇 10 万 +,每天稳定 1-2 篇),要么靠广告合作(这需要粉丝精准且有影响力)。
但也不是说普通人就没机会。我认识一个宝妈,用 AI 写 “儿童辅食” 公众号,现在每月稳定收入 1.2 万左右。她的方法很简单:用 AI 生成食谱初稿,自己实际做一遍,拍下过程图,再根据真实体验修改内容。这种 “AI + 真实体验” 的模式,既提高效率,又有独特性。
📌 普通人用 AI 写公众号,第一步该这么走
别一上来就买一堆 AI 工具,先想清楚自己要写什么。公众号的核心是 “内容价值”,AI 只是提高效率的工具。
选赛道的时候,避开那些 “AI 重灾区”。比如情感、星座、鸡汤类,AI 最擅长写这些,但竞争也最激烈。可以往 “小众 + 实用” 的方向靠,比如 “老年机使用教程”“租房改造省钱技巧”“二手家具翻新”。这些领域用 AI 生成初稿后,稍微加些具体案例,就容易脱颖而出。
确定赛道后,用 AI 做 “行业调研”。比如想写 “宠物殡葬” 相关内容,直接让 AI 生成 “宠物殡葬行业用户痛点”,它会列出 “价格不透明”“服务流程不规范” 等。然后去知乎、小红书搜相关问题,看看用户真正在问什么 —— 可能是 “宠物火化后骨灰怎么处理”“一线城市宠物殡葬价格表”。把 AI 给的框架和真实用户需求结合,选题就准了。
账号定位要 “窄而深”。我见过一个号主,专门写 “华为手机隐藏功能”,粉丝只有 8000,但变现能力很强。因为粉丝精准,都是华为用户,接的广告都是手机配件、手机膜之类的,单条广告报价 3000 块。他的内容就是用 AI 生成基础功能介绍,自己补充操作截图和视频教程。
✍️ AI 写的内容没人看?那是你没改对
AI 生成的初稿,顶多算 “素材”,必须经过 “人类加工” 才能用。直接群发 AI 写的文章,就像穿别人穿过的衣服,肯定不合身。
怎么改?记住三个原则:
- 加 “个人印记”。比如写美食教程,在 AI 给的步骤里加一句 “我试了三次,发现火候调到中火最不容易糊”;写旅游攻略,加上 “从地铁站出来后,左转走 30 米有个便利店,能借充电宝”。这些细节 AI 编不出来,却是用户最需要的。
- 调整结构。AI 喜欢写 “总分总”,开头说观点,中间分点论述,结尾总结。但公众号读者没耐心看长文,可以改成 “问题 + 解决方案” 的结构,比如开头直接说 “孩子不肯吃蔬菜?试试这招”,然后直接讲方法。
- 标题 “去 AI 化”。AI 生成的标题大多是 “3 个方法”“5 个技巧”“学会这招”,太套路了。可以改成具体场景,比如把 “3 个哄睡技巧” 改成 “晚上 10 点还哄不睡娃?我用这个方法让他 5 分钟闭眼”。
有个小技巧:用 AI 生成内容后,自己朗读一遍。读着别扭的地方,肯定要改。比如 AI 可能写 “此方法经实践验证,有效率达 90%”,改成 “我身边有 5 个朋友试过,4 个说有用”,就自然多了。
📈 流量怎么来?AI 能帮你做这些事
公众号的流量来源主要靠 “推荐” 和 “转发”。AI 虽然不能直接带来流量,但能帮你提高 “被推荐” 和 “被转发” 的概率。
用 AI 分析爆款规律。找 10 篇你所在领域的 10 万 + 文章,复制到 AI 工具里,让它总结共同点。比如情感领域的爆款,可能都包含 “婚姻细节”“原生家庭” 等关键词;职场领域的,可能都有 “领导对话案例”。然后让 AI 在生成内容时,有意识地加入这些元素。
用 AI 做 “用户画像”。在公众号后台导出粉丝数据(性别、年龄、地区、活跃时间),把这些信息喂给 AI,让它分析 “这类用户可能还关心什么”。比如你的粉丝多是 25-30 岁的宝妈,AI 可能会告诉你 “她们还关心产后恢复、婆媳关系、兼职赚钱”,这些都能当选题。
自动回复也能用 AI 优化。很多人设置的自动回复是 “感谢关注”,太浪费了。可以让 AI 根据你的内容领域,生成 “关键词回复”,比如粉丝回复 “辅食”,就推送 “6-12 个月宝宝辅食清单”;回复 “过敏”,推送 “宝宝食物过敏应急处理”。这样能提高粉丝留存率。
别忽视 “私域引流”。用 AI 生成一些小福利,比如 “育儿电子书”“Excel 模板”,引导粉丝加微信。把公众号粉丝变成私域好友,后期可以通过朋友圈推广、社群互动提高复购率。
💰 变现不止广告,这两种方式更适合普通人
靠流量主和广告赚钱,对粉丝量和阅读量要求太高。普通人用 AI 写公众号,试试这两种变现方式,门槛更低:
- 带货。选和你内容相关的产品,用 AI 写种草文案。比如写 “家居收纳” 的,带收纳盒、真空袋;写 “职场” 的,带笔记本、效率手册。重点是在文案里加 “真实体验”,比如 “这个收纳盒我用了半年,装袜子刚好,就是盖子有点松”。AI 可以帮你生成产品参数,但体验感必须自己写。
- 知识付费。不用做复杂的课程,整理成 “小手册” 就行。比如写 “考研” 的,整理 “英语作文模板”;写 “健身” 的,做 “30 天居家锻炼计划”。用 AI 把零散的内容分类、排版,定价 9.9 元、19.9 元,靠走量赚钱。有个博主用 AI 整理 “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单份卖 15 元,半年卖了 8000 多份。
变现的关键是 “信任”。AI 能帮你提高产出效率,但建立信任还得靠持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别想着一上来就赚钱,先让粉丝觉得 “关注你有用”,后面变现是水到渠成的事。
最后说句实在话:AI 写公众号能赚钱,但绝不是 “躺赚”。它更适合那些愿意花时间研究、愿意动手修改的人。如果你只是想每天花 10 分钟,让 AI 写篇文章就等着收钱,那还是趁早放弃。
真正赚钱的,从来不是工具本身,而是会用工具的人。把 AI 当成助手,而不是老板,你才有可能在这个赛道里分到一杯羹。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