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搞懂竞品选题,先明白这层底层逻辑
你可别觉得竞品选题就是抄作业,真不是这样。公众号想写出爆文,核心是搞懂用户到底想看什么。但用户需求藏得深啊,自己瞎琢磨半天,可能还不如看看同行已经验证过的选题 —— 那些能火的内容,本身就带着用户用点击和转发投的票。
我见过太多账号,每天苦思冥想写原创,结果阅读量总在三位数徘徊。转头看看同领域的竞品,人家一篇讲 “职场新人避坑指南” 的文章,结构跟自己之前写的差不多,却能轻松 10 万 +。差别在哪?不是文笔,是选题踩中了当下的热点情绪。竞品已经帮你测试过市场反应了,这便宜不占白不占。
但有个前提得拎清:竞品选题是跳板,不是终点。你得明白人家为什么选这个题,用户在这篇文章里到底想得到什么。是解决焦虑?还是找认同感?或者单纯图个乐子?抓不住这些,就算抄了选题,也只能抄个皮毛。
🔍 选对竞品,比瞎分析重要 100 倍
不是所有带 “公众号” 三个字的都叫竞品。你一个做母婴知识的,跑去分析科技测评号的选题,纯属浪费时间。怎么精准定位竞品?教你个简单办法:打开新榜或者微小宝,搜你领域的核心关键词,比如 “育儿”“职场”,按近 30 天阅读量排序,挑出那些跟你账号定位重合度 80% 以上的。
这里有个小技巧:别只盯着头部大号。那些粉丝百万的账号,选题可能太泛,不一定适合中小号。反而是那些粉丝 1-10 万,最近半年经常出爆文的账号,他们的选题更接地气,也更容易复制。我之前帮一个美妆小号做咨询,就发现他们总盯着某头部美妆号,结果写出来的内容太 “高大上”,跟自己的粉丝画像完全不匹配。后来换成分析 3 个同量级的垂直账号,3 个月内爆文率提升了 40%。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看竞品的 “黑马文章”。就是那些平时阅读量一般,突然某天暴涨的内容。这种选题往往藏着用户潜在的需求,是个挖宝的好地方。你可以用工具筛选 “阅读量环比增长 200% 以上” 的文章,这些才是真正的惊喜。
📝 3 步拆解竞品选题,把精华榨干
拿到一堆竞品文章,该怎么分析?别光看标题就完事儿了。第一步,先统计近 3 个月的选题方向,做成表格,标出来哪些主题出现了 3 次以上。重复出现的选题,要么是用户持续关注的,要么是这个领域的常青树,值得你重点关注。
第二步,分析标题里的关键词和情绪。比如 “焦虑”“秘诀”“后悔”“必看” 这些词,出现频率高的话,说明这个领域的用户吃这一套。我之前分析过一个职场号,发现他们爆文标题里 “35 岁” 出现的次数是其他词的 2 倍,后来建议合作的账号多围绕这个点做选题,果然出了好几篇爆款。
第三步,深扒文章结构和用户评论。看看竞品是怎么开头抓人的,用了什么案例,结尾怎么引导转发的。更重要的是翻评论区,用户在吵什么、问什么,都是你下一个选题的灵感。比如有篇讲 “孩子挑食怎么办” 的爆文,评论里很多家长说 “试过没用”,这时候你写一篇 “挑食孩子的 3 个隐藏需求,90% 家长没搞懂”,不就正好戳中痛点了?
🔄 把竞品选题变成自己的爆文,就靠这招转化
直接抄肯定不行,不仅容易被投诉,用户也不傻。怎么改?记住 “旧瓶新酒” 公式:换角度 + 加细节 + 强关联。比如竞品写 “早起的 5 个好处”,你可以写 “我试过 30 天早起,发现这 2 个坏处更该注意”—— 反着来,自带争议性。
或者加细节。竞品写 “月薪 5 千如何存钱”,太泛了。你可以写 “月薪 5 千,在一线城市存下 10 万的 3 个实操细节,第 2 个很少有人做到”。细节越具体,用户越觉得 “这是真的有用”。我有个做理财号的朋友,就靠这招,把竞品的普通选题改成带个人经历的内容,转发率提高了一倍。
还有个高级玩法:交叉验证多个竞品的选题。如果 A 号写 “小户型收纳” 火了,B 号写 “租房收纳” 也火了,那你可以写 “租房党必看的小户型收纳,300 块搞定全屋”—— 把两个爆款元素结合,成功率更高。但要注意,结合不是堆砌,得找到其中的逻辑关联,不然就成了大杂烩。
📊 用数据说话,别凭感觉选选题
分析完竞品,选了几个看起来不错的选题,别急着写。先去微信指数搜搜相关关键词,看看近 7 天的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如果关键词热度一直在掉,就算竞品写过爆文,你再写也大概率扑街。
还可以用百度指数 + 5118组合拳。百度指数看全网热度,5118 查长尾关键词。比如竞品写 “考研英语复习计划”,你在 5118 里搜 “考研英语”,会发现 “考研英语二难度”“考研英语阅读技巧” 这些长尾词搜索量很高,但写的人少 —— 这不就是现成的蓝海选题吗?
发出去之后也得盯数据。不光看阅读量,更要看 “在看” 和转发率。有时候一篇文章阅读量一般,但转发率高,说明选题是对的,可能是标题或内容细节没做好,改改还能再用。我之前有篇文章,首发阅读量才 2000,但转发率 15%,后来换了个标题重发,直接冲到 1.5 万。
🔄 长期主义:从 “抄作业” 到 “造作业”
靠竞品选题能快速起量,但想一直火,得形成自己的选题库。怎么做?每周花 2 小时,把分析过的竞品选题按 “用户需求” 分类:是解决问题的?还是提供情绪价值的?或者是分享新知的?分类多了,你会发现自己领域的用户需求就那么几类,以后看到任何热点,都能快速对应到需求上。
还要建立 “选题日历”。比如节假日、行业大事件、考试季,提前半个月布局。竞品可能只会追当下的热点,你提前准备,就能占得先机。我认识一个教育号小编,每年高考前一个月,就会整理出去年竞品的高考相关爆文,结合今年的政策变化,提前写好 5 篇储备,到时候总能出 1-2 篇爆款。
最后提醒一句:竞品分析不是一次性的事。最好每天花 10 分钟刷一下重点竞品的更新,每周做一次小总结,每月做一次大盘分析。市场在变,用户口味也在变,你停了,别人就超上来了。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