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写作这东西,现在用的人不少,但真能写出彩的不多。有人觉得扔个主题给 AI,就能出来一篇惊世之作,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它确实能帮上忙,但不是万能的。不过话说回来,AI 在写大纲这件事上,真有点东西,尤其是帮着增强剧情冲突,找对方法,能省不少力气。
📌 AI 写细节容易露怯,但搭骨架是真在行
你让 AI 写段吵架的戏,它可能会写 “两人激烈争吵,谁也不肯让步”。看着没毛病,但细想一下,怎么吵的?是摔了杯子还是压低声音冷战?女主张口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这个停顿里藏着什么?AI 多半写不出来。这些细节里的情绪褶皱,是 AI 的短板,它容易把复杂的情感写成标签化的描述,读着空泛,抓不住人。
人物动机这块,AI 更容易掉链子。前一章主角还说 “这辈子都不会原谅他”,下一章突然就握手言和了。你去问 AI 为什么,它可能会说 “因为剧情需要”。这就是问题所在 —— 它抓不住角色行为背后的深层逻辑。角色的每一个选择,都该和他的经历、性格、隐藏的欲望挂钩,这些东西 AI 很难吃透,写着写着就容易断层。
但写大纲不一样。你把主角身份、核心目标、潜在阻碍告诉 AI,它能在几分钟内给你搭出一个有模有样的框架。比如你说 “写个悬疑故事,主角是警察,妹妹失踪了,线索指向十年前的旧案”,AI 立马能列出 “发现妹妹的日记→找到旧案的关键证人→证人突然死亡→主角发现自己被跟踪” 这样的冲突节点。它不擅长填肉,但搭骨架又快又稳,这是它的长项。
🔍 想让 AI 写出带劲的冲突大纲,先得喂饱 “设定”
AI 不是算命的,你不能指望它凭空猜出你脑子里的故事。想让它出的冲突有嚼头,第一步是把 “设定” 喂足。不光是主角叫什么、做什么,更要把角色的 “软肋” 和 “执念” 说清楚。比如主角是个医生,不能只说 “他医术高明”,得加上 “三年前误诊害死了最好的朋友,现在每次做手术都手抖”。这些藏在表面下的东西,才是冲突的火药桶。
环境设定也不能少。同样是 “夫妻吵架”,在一线城市的出租屋里吵,和在老家的四合院里吵,味道完全不同。前者可能夹杂着房租压力、工作不顺,后者可能牵扯着七大姑八大姨的眼光、老一辈的规矩。你把这些环境细节告诉 AI,它给出的冲突方向会更落地。比如你说 “故事发生在老北京的胡同里,男主想卖掉祖传的院子去创业,女主觉得这是忘本”,AI 立马能给你列出 “家族长辈出面反对→女主发现男主偷偷联系买家→胡同要拆迁,院子突然升值” 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冲突点。
还有个小技巧,给 AI 一个 “核心矛盾公式”。比如 “想要的 A 和必须做的 B 是对立的”“表面上的敌人 C,其实和主角有共同的秘密 D”。你把这个公式抛给 AI,再加上你的设定,它就不会给你那些不痛不痒的冲突了。试过一次,给 AI 说 “主角想当歌手,但妈妈逼他考公务员,而妈妈年轻时也曾是个被现实打败的歌手”,AI 直接给出 “主角偷偷参加比赛被妈妈发现→妈妈撕毁报名表时掉出自己当年的参赛证→两人在争吵中揭开妈妈的往事”,这冲突就有层次多了。
💥 三步让 AI 把冲突 “拧得更紧”
先让 AI 出 “冲突方向清单”。别一上来就让它写完整大纲,先让它列 5 个可能的核心冲突。比如写校园故事,你可以说 “给我 5 个关于转学生和班长的冲突方向”。AI 可能会列出 “转学生成绩超过班长,引发竞争”“转学生知道班长的一个秘密,以此要挟”“两人同时喜欢上一个人” 之类的选项。你挑一个最有感觉的,比如 “转学生其实是班长小时候抛弃的弟弟”,再让它往深了挖。
接着让 AI 把冲突拆成 “三层”。表层冲突是看得见的动作,比如 “弟弟故意在课堂上顶撞班长”;中层冲突是背后的原因,比如 “弟弟觉得哥哥当年没救他,心里有恨”;深层冲突是两人共有的困境,比如 “其实当年哥哥是想救弟弟的,只是被大人拦住了,这个误会成了两人的心结”。你让 AI 把这三层写出来,冲突就不会停留在表面,有了往下钻的劲儿。
最后一步,让 AI “反推漏洞”。有时候我们觉得某个冲突很带劲,但细想一下根本站不住脚。比如 “主角为了救母亲,不得不去偷钱,结果偷到了父亲的钱包”,这个冲突看着刺激,但如果父亲其实早就准备好手术费了,只是没说,那主角的行为就显得没必要。这时候你可以问 AI“这个冲突里,有哪些地方不符合人物逻辑?” 它可能会说 “父亲既然有钱,为什么不告诉主角?是想考验他,还是有别的隐情?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这个冲突就太刻意了”。顺着 AI 的提示去补漏洞,冲突会更扎实。
⚠️ 用 AI 搭完框架,还得人工 “淬火”
AI 给的冲突大纲,容易带套路。比如写爱情故事,它总爱用 “男二是女主的青梅竹马”“女二是男主的前女友” 这套组合拳。不是说这些不能用,但用多了就没新意。这时候就得自己动手改,往里面加些反套路的东西。比如把 “青梅竹马” 改成 “女主的初恋其实是男二的哥哥,而哥哥已经去世了”,一下子就多了层宿命感。
还有个问题,AI 可能会让冲突堆得太密。一章里又是车祸又是误会又是身世曝光,读者看着累,情绪也接不上。这时候要做的是 “留白”,让冲突有张有弛。比如前面刚写了主角发现爱人出轨,下一章别急着写摊牌,先写主角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看着以前的照片发呆。这种安静的段落,反而能让后面的冲突爆发更有力量。
最重要的是,AI 不懂 “情绪钩子”。它能写出 “主角失去了孩子”,但写不出 “主角整理孩子遗物时,发现他偷偷藏起来的、想送给爸爸的满分试卷” 这种细节带来的刺痛感。这些能勾住读者情绪的点,得靠自己往大纲里加。把 AI 的框架当成脚手架,往里面填这些带着温度的细节,冲突才会真正立起来。
AI 确实不是万能的,写不了那些藏在字缝里的情绪,也抓不住人物骨子里的复杂。但它在搭大纲、找冲突点这件事上,效率很高,能帮我们省去不少从零开始的麻烦。关键是别把它当成 “代笔”,而是当成 “参谋”—— 让它出主意,你来做决定,再把那些主意打磨成自己的东西。这样用 AI,写出的故事既有框架的稳,又有冲突的劲,还带着自己的温度。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