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迷信 AI 的 "全自动",爆款的密码藏在情绪褶皱里
现在打开手机,十个写作者里有八个在用 AI。输入关键词,点生成,一篇 "看起来不错" 的文章就出来了。可为什么同样用 ChatGPT、文心一言,有人写的东西石沉大海,有人就能靠着 AI 产出 10W+?
上个月帮一个美妆博主改稿,她甩给我一篇 AI 生成的 "夏季护肤指南",数据惨到后台都懒得提醒。我翻了三页,全是 "氨基酸洁面适合敏感肌"" 防晒要每两小时补涂 " 这类教科书式的话。我说你这不是在写文章,是在抄说明书。
后来让她在 AI 初稿里加了段自己的经历:"上周带孩子去海边,防晒涂得跟糊墙似的,结果领口蹭掉的地方还是晒脱皮了 —— 原来补涂的时候最容易忽略这种边角料"。就这一句,阅读量直接翻了五倍。
AI 能给你骨架,但血和肉得自己填。现在的大模型能把逻辑理顺,能堆数据,能模仿爆款结构,但它摸不透人心里那些弯弯绕绕。用户划屏幕的手指停不停得下来,就看你能不能在字里行间藏点 "钩子"—— 那些能让读者突然停下来想 "这不就是我吗" 的瞬间。
💡 情感化不是 "煽情",是精准戳中 "集体记忆"
很多人以为情感化就是写哭哭啼啼的故事,错得离谱。你看那些母婴号的爆款,最高赞的往往不是 "孩子生病多可怜",而是 "半夜哄完娃刚躺下,闹钟响了要上班"。
这种共鸣怎么来?AI 给不了,得靠你自己挖。我见过一个做职场号的博主,每次用 AI 写完初稿,都会用三个问题过滤一遍:
- 这句话能不能让北漂的人想起出租屋?
- 能不能让宝妈想起哄睡后的凌晨三点?
- 能不能让刚毕业的人想起第一份工资条?
能过这三关的内容,留着;过不了的,要么删,要么加细节。比如 AI 写 "职场压力大",她改成 "加班到十点,在公司楼下买烤冷面,老板问要不要多加辣,突然就想掉眼泪"。
具体到场景,抽象的情绪才有落脚点。AI 擅长总结规律,但规律是冰冷的。你得给规律加件衣服,让它看起来像读者生活里的某个片段。就像形容饿,AI 会说 "饥饿感让人不适",但爆款文会写 "胃里空得发慌,闻着楼道里的菜香,钥匙在锁孔里转了三次才对准"。
📝 用 AI 搭框架,用 "私人叙事" 填缝隙
我有个笨办法,亲测有效。先让 AI 出大纲,比如写 "中年危机",AI 会列:事业瓶颈、家庭责任、健康问题。这时候别直接写,找个具体的人当锚点 —— 可以是你爸,邻居王哥,甚至是地铁上见过的某个大叔。
AI 写 "事业瓶颈",你改成 "王哥在设计院干了 15 年,上个月领导让他带新人,看着小姑娘用 AI 出图比他快三倍,他偷偷在厕所抽了根烟,烟盒是空的,像他现在的脑子"。
这种私人叙事不是编故事,是把 AI 给的骨架,填上你观察到的细节。AI 说 "房价高",你说 "看房那天带的存款证明,小数点往前数了三位才够首付的零头";AI 说 "教育焦虑",你说 "儿子的奥数班报名费,比我当年一个月工资还多"。
读者记不住道理,但能记住画面。AI 能生产道理,但画面得靠你用眼睛去捡。每天花十分钟记三件小事:菜市场大妈怎么讨价还价,同事接孩子电话时的语气,楼下保安换岗时的动作。这些碎片都是填缝的好材料。
🔍 让 AI 当工具人,别让它当主角
见过太多人把 AI 当神,输入 "写一篇 10W + 爆款",就等着天上掉馅饼。哪有这么好的事?AI 更像个实习生,能帮你查资料,整理数据,但不能替你做决策。
我通常的流程是:
- 用 AI 搜集数据,比如 "2023 年年轻人储蓄率",让它列出来源和具体数字。
- 自己找个切口,比如 "95 后小张,工资 5000,每月存 2000"。
- 让 AI 写不同版本的开头,然后用自己的话重写。
- 把 AI 写的段落拆成短句,往里面塞细节,比如 "咖啡杯上的口红印"、"手机壳里的旧照片"。
有个做美食号的朋友,用这招三个月涨粉 10 万。AI 给她写 "红烧肉做法",她改成 "我妈做红烧肉,总在收汁时多撒半勺糖,说我爸年轻时爱吃甜的。现在爸不在了,她每次做还是多放半勺"。
数据是骨架,故事是皮肤,情感是温度。AI 能给你骨架,但皮肤得你自己贴,温度得你自己焐。读者看文章,就像跟人聊天,没人愿意跟一个只会念数据的机器人聊半小时。
⚠️ 避开三个坑,别让 AI 毁了你的爆款
第一个坑:太依赖模板。AI 给的爆款模板都是过去式,等你用上的时候,读者早就看腻了。就像去年火的 "反转式开头",现在打开小红书,十个里有八个这么写,谁还会看?
第二个坑:忽略 "微小情绪"。AI 擅长处理大情绪,比如开心、难过,但那些说不清楚的感觉 ——"看到旧物突然愣神"" 走在路上突然想绕路 "—— 这些才是真正能勾住人的。
第三个坑:不敢露破绽。AI 写的东西太完美了,完美得不像人写的。你得故意留几个 "小瑕疵",比如 "这段可能说得有点乱,但确实是我现在的真实想法",或者 "具体数字记不清了,大概是这么个意思"。
真实感比完美更重要。读者知道你用 AI,也不介意,他们介意的是你用 AI 糊弄他们。就像你去饭店吃饭,知道厨师用了预制菜,但至少得加热一下,摆盘好看点吧?
最后想说,AI 写作不是让你当甩手掌柜,是让你从打字里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去观察生活,去琢磨人心。那些能写出 10W + 的人,不是 AI 用得比你好,是他们比 AI 更懂,读者想看的从来不是漂亮的文字,而是 "原来你也这样啊" 的认同感。
下次用 AI 写东西,写完别急着发,先读三遍。读的时候问自己:如果我是读者,看到这句话,会停下来跟朋友吐槽一句吗?会想起某件事吗?会觉得 "这人懂我" 吗?
能做到这三点,爆款离你就不远了。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