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现在好多朋友想写小说,但要么卡文卡到怀疑人生,要么对着空白文档半天敲不出一行字。其实现在有个好帮手 ——AI 写作工具,用对了真能让创作效率翻倍。今天就手把手教大家从 0 到 1 用 AI 写小说,全是实操干货,新手朋友跟着做就行。
📌 第一步:选对 AI 写作工具,少走 90% 的弯路
刚开始接触 AI 写小说,选工具千万别跟风。有的工具吹得天花乱坠,实际用起来要么生成的内容像流水账,要么操作复杂到劝退新手。我试了十几款后,总结出 3 款最适合新手的,各有各的优势,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挑。
ChatGPT(GPT-4 版本)是目前综合能力最强的。它对小说情节的逻辑把控特别好,就算是奇幻、科幻这种需要构建世界观的类型,也能保持设定不崩塌。新手注册也简单,用邮箱注册账号后,在对话框里直接输入需求就行。不过要注意,免费版的响应速度慢,而且长文本生成容易中断,预算够的话建议开个会员,每月 20 美元,值回票价。
文心一言更懂中文语境,写古风、都市言情这类本土化小说特别顺手。它自带的 “小说创作” 模板特别贴心,点开后直接填小说类型、主角设定、核心冲突,AI 会自动生成开篇。注册只用手机号,国内用户操作没门槛,而且有免费额度,每天能生成 5 篇完整章节,对新手来说完全够用。
豆包的优势是 “互动性强”。写的时候如果觉得某个情节不对,直接说 “这里让主角遇到一个神秘老人”,它会立刻顺着你的思路改,就像有个实时协作的助手。它生成的对话特别自然,不会像有些工具写出来的对话像念台词。关键是完全免费,对预算有限的新手太友好了。
选工具的时候记住一个原则:先试免费版,觉得生成的内容风格和自己预期一致,再考虑付费。别一上来就买年度会员,万一用不惯就浪费了。
✍️ 第二步:写好 Prompt,让 AI 懂你想写什么
很多人用 AI 写小说,结果生成的内容驴唇不对马嘴,不是 AI 不行,是你没把需求说清楚。Prompt 就是给 AI 的 “创作指令”,指令越具体,AI 写得越贴合你的想法。这部分是核心,一定要认真看。
最基础的 Prompt 要包含 4 个要素:类型、人物、情节起点、风格。比如 “写一篇都市言情小说,女主角是 26 岁的宠物医生林晓,男主角是 30 岁的建筑设计师顾言,开篇写两人在宠物医院第一次相遇,风格要温暖细腻,带点小幽默”。这样 AI 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写,不会乱加奇幻元素。
如果想让内容更有细节,可以加 “感官描写” 要求。比如 “相遇时要写出医院里消毒水和猫薄荷混合的味道,顾言穿的灰色风衣上有雨水痕迹,林晓给猫打针时指尖微微用力的样子”。AI 看到这些,生成的内容会瞬间有画面感,不会干巴巴的。
遇到卡文的时候,直接让 AI 给选项。比如 “林晓和顾言第一次相遇后,接下来可以有三个发展方向,分别是顾言留下联系方式、林晓发现顾言的猫有特殊疾病、两人因为缴费问题产生小争执,每个方向写 100 字左右”。这样既解决了卡文问题,又能保留你的选择权,不会被 AI 带着跑。
新手容易犯的错误是 “指令太笼统”。比如只说 “写个爱情故事”,AI 可能给你写古代、现代、甚至外星爱情,完全不符合预期。记住,Prompt 不怕长,就怕模糊。刚开始可以把指令写在记事本上,一条条核对有没有漏信息。
🔍 第三步:AI 生成后别直接用,这 3 个优化技巧必学
AI 生成的初稿,顶多算 “半成品”。直接用的话,会发现情节有点平,人物像纸片人。这时候别嫌麻烦,花 10 分钟优化,内容能提升一个档次。
先看人物言行是否一致。比如设定女主角是 “内向敏感” 的性格,AI 可能写她第一次见男主就滔滔不绝,这时候就要手动改。可以把对话改成 “她低头摸着猫的耳朵,声音轻得像蚊子‘它…… 它只是有点应激’”,这样才符合人设。改的时候多问自己:“如果我是这个角色,遇到这事会怎么说、怎么做?”
再调整节奏。AI 有时候会把高潮写得很平淡,或者在无关紧要的地方写太多。比如写男女主确定关系的关键场景,AI 可能花 200 字描写路边的树,这时候就要精简环境描写,把字数留给对话和心理活动。可以加一句 “顾言把围巾围在她脖子上时,指尖碰到她下巴,林晓的耳朵瞬间红了 —— 这是她第 3 次在他面前失态”,用细节推动情绪,节奏就紧凑了。
最后加入 “个人印记”。AI 写的内容容易有 “模板感”,想让小说有辨识度,就得加自己的经历或观察。比如你养过猫,就可以在宠物医院的场景里加 “林晓给猫喂药时,先把药片掰成小块混在猫条里 —— 这是她试了十几次才找到的办法”;你住过老小区,就写 “顾言的车开不进小巷,他提着猫笼走在青石板路上,脚步声在巷子里荡出回音”。这些细节 AI 写不出来,却是让读者觉得 “真实” 的关键。
优化的时候不用追求完美,先保证 “人物不崩、节奏不乱”,后面改稿时再打磨细节。新手容易陷入 “一遍到位” 的误区,其实就算是大神写小说,也得改三五遍,放宽心慢慢来。
📈 第四步:用 AI 解决创作中的 3 个高频问题
写小说时总会遇到各种小麻烦,比如写着写着忘了前面的设定,或者配角突然没戏份了。这些问题用 AI 解决,效率能提高不少。
怕设定前后矛盾?可以让 AI 做 “设定整理员”。每写 3-5 章,把已有的人物设定、关键情节发给 AI,说 “整理成人物关系表和情节时间线,标出让人容易混淆的地方”。它会帮你列出 “林晓的生日在 3 月,但第 4 章写她在 12 月过生日” 这种疏漏,比自己翻文档核对快 10 倍。
配角没存在感?让 AI 给配角加 “小支线”。比如男二号一直没戏份,就告诉 AI“给男二号加一个和主线相关的支线:他是顾言的大学同学,现在在做宠物救助,最近遇到资金问题,林晓主动帮忙,两人因此熟悉起来”。AI 会把支线自然地融入主线,既丰富了配角,又推动了主线发展。
想不出新颖情节?用 AI 做 “灵感拓展”。比如写到男女主闹矛盾,不知道怎么和解,就说 “用‘老物件’作为和解的契机,想 3 个具体情节”。AI 可能会给出 “顾言找到林晓小时候养的第一只猫的照片”“两人在整理旧物时发现同款笔记本” 这类点子,选一个稍作修改就能用。
这些技巧的核心是 “让 AI 当助手,而不是替代你”。它能帮你处理繁琐的工作,腾出时间专注于创意和情感表达 —— 这才是小说的灵魂,AI 永远替代不了。
🚫 避坑提醒:这 3 个错误千万别犯
用 AI 写小说虽然方便,但有些坑踩了会让创作效果大打折扣,我之前就吃过亏,现在把经验分享给大家。
别完全依赖 AI 写完整本小说。有个朋友用 AI 写了本 10 万字的小说,结果读者说 “前面像青春文学,后面像悬疑剧”—— 因为 AI 写长文本时,很容易不知不觉偏离风格。正确的做法是:AI 写章节初稿,你把控整体框架,每写 5 章回头看一遍,确保风格、设定一致。
别用 AI 写 “核心情感戏”。比如主角失去亲人的悲痛、确定关系时的心动,这些需要真实情感体验的内容,AI 写出来会很空洞。我试过让 AI 写 “主角得知母亲去世的场景”,它写 “她哭了,很伤心”,完全没感染力。后来我自己写:“她盯着手机里的‘母亲’两个字,手指在拨号键上悬了半天,突然想起早上出门时,母亲说‘晚上给你炖排骨’—— 现在锅里的排骨大概还在咕嘟吧”,读者反馈明显好很多。
别忽略版权问题。现在大部分 AI 工具的条款里,用 AI 生成的内容版权归用户,但前提是你没有用别人的小说作为 “训练素材”。比如别让 AI “模仿某本热门小说的风格写”,这可能涉及侵权。保险的做法是:用原创设定,让 AI 基于你的想法创作,这样既安全又能保证小说的独特性。
这些坑看起来小,但真踩了会影响创作心情,甚至带来麻烦。刚开始用 AI 的时候慢一点没关系,把习惯养好,后面会越来越顺。
用 AI 写小说,本质是 “用工具放大你的创作能力”,而不是 “让工具替你创作”。选对工具、写好指令、做好优化,再避开那些坑,就算是新手也能快速上手。现在就打开一个 AI 工具,试着写个开篇 —— 你会发现,原来写小说没那么难。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