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本地部署 Stable Diffusion WebUI,前期准备得做足。硬件这块是基础,别马虎。显卡建议用 NVIDIA 的,因为它对 CUDA 加速支持更好,AMD 显卡虽然也能跑,但设置起来麻烦不少,而且速度可能跟不上。显存至少得 4GB,要是想生成高清大图或者用一些复杂模型,6GB 以上显存会更稳妥,不然很容易出现内存不足的报错。
CPU 不用追求顶级,但也不能太拉垮,至少得是四核以上,不然在处理一些数据的时候会很吃力。内存方面,8GB 是底线,16GB 会更流畅,生成图片时内存占用可不小,尤其是批量生成的时候。硬盘得有足够的存储空间,Stable Diffusion WebUI 本身不算大,但模型文件个头可不小,随便一个模型就几 GB,再加上缓存文件,最少得预留 50GB 以上的空间,固态硬盘最佳,能提升加载速度。
软件和环境也不能忽视。操作系统推荐 Windows 10 或 11,兼容性比较好,Linux 系统也行,但对新手来说操作难度会大一些。Python 是必须装的,版本建议选 3.10.x,别用太高版本,可能会有兼容性问题。安装的时候一定要勾选 “Add Python to PATH”,把 Python 添加到系统环境变量里,不然后面运行命令会出问题。
Git 也得装上,它能帮我们从 GitHub 上拉取 Stable Diffusion WebUI 的代码。直接去 Git 官网下载对应系统的安装包,一路默认安装就行。还有,得提前准备好科学上网工具,因为很多资源和代码都在国外的服务器上,没有的话可能下载不下来或者速度慢得让人崩溃。
🔧 具体安装步骤
首先是获取 Stable Diffusion WebUI 的代码。打开电脑的命令提示符或者 PowerShell,先定位到你想安装的目录,比如想装在 D 盘的 AI 文件夹里,就输入 “d:” 切换到 D 盘,再输入 “cd AI” 进入该文件夹。然后输入命令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AUTOMATIC1111/stable-diffusion-webui.git”,等待代码克隆完成。这个过程快慢取决于你的网络,要是半天没反应,检查一下科学上网工具是不是没设置好。
代码下载完后,就是准备模型文件了。Stable Diffusion 的模型文件格式通常是.safetensors 或者.ckpt,新手可以先从基础模型开始,比如 v1-5-pruned-emaonly.safetensors。可以去 Hugging Face 网站或者一些 AI 绘画社区下载,下载好的模型要放到 stable-diffusion-webui 文件夹下的 models\Stable-diffusion 目录里,放对位置才能在后面的使用中找到它。
接下来就是启动安装了。进入 stable-diffusion-webui 文件夹,找到 webui-user.bat 这个文件,双击运行。这时候会弹出一个命令窗口,它会自动下载和安装一些必要的依赖库,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耐心等它跑完,别中途关掉窗口。
如果一切顺利,最后会出现 “Running on local URL: http://127.0.0.1:7860” 这样的提示,这就说明安装成功了。打开浏览器,输入这个网址,就能看到 Stable Diffusion WebUI 的界面了。要是出现报错,先看看报错信息里有没有提到缺少什么文件或者依赖,多数情况是因为网络问题导致某些组件没下载好,关掉窗口重新运行 webui-user.bat 试试,有时候多试几次就能成功。
🖌️ 基本使用方法
进入 Stable Diffusion WebUI 界面后,先熟悉一下各个功能区域。左上角是模型选择栏,在这里可以切换你下载好的模型。中间最显眼的是提示词(Prompt)输入框,这是 AI 绘画的核心,你想让 AI 画什么,就在这里描述出来。描述得越详细越好,比如 “a beautiful girl, long hair, blue eyes, wearing a red dress, in a garden, sunny day, realistic style”。
反面提示词(Negative Prompt)也很重要,在这里输入你不想在图片中出现的内容,比如 “lowres, blurry, ugly, duplicate, poorly drawn hands, poorly drawn face”,能有效提升图片质量。
然后是采样方法,常见的有 Euler a、Euler、DPM++ 2M Karras 等,不同的采样方法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可以多试试。采样步数一般设置在 20-50 之间,步数太少图片可能不清晰,太多会增加生成时间,效果提升却不明显。
图片尺寸根据你的需求设置,默认的 512x512 比较常用,要是想生成更大尺寸的,可以先生成小图再用高清修复功能放大。批处理数量可以设置一次生成几张图片,看你的电脑性能而定。
都设置好后,点击 “Generate” 按钮,AI 就开始画画了。生成过程中,你能在界面上看到图片一点点成型,生成时间取决于你的电脑配置,快的话几十秒,慢的可能要几分钟。生成完成后,图片会显示在界面下方,你可以右键保存,也能在 stable-diffusion-webui\outputs 目录里找到。
要是想对生成的图片进行调整,可以试试 “img2img” 功能。上传一张图片,输入提示词,设置好相关参数,AI 就能根据原图进行修改和再创作,比如改变风格、添加元素等。还有 “ControlNet” 等插件,能让你更精准地控制画面构图,不过这些属于进阶功能,新手先把基础功能玩熟再说。
🔍 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安装的时候最常见的就是卡在某个步骤不动,多半是网络问题。这时候可以试试关掉命令窗口,重新运行 webui-user.bat,有时候多试几次就能绕过网络障碍。要是一直卡着,可以去网上搜搜有没有国内的镜像源,把代码仓库或者依赖库的下载地址换成国内的,能快不少。
生成图片时出现 “CUDA out of memory” 的错误,这是显存不够了。解决办法有几个,一是降低图片尺寸,比如从 768x768 降到 512x512;二是减少采样步数;三是关闭一些不必要的功能,比如高清修复;四是在 webui-user.bat 里添加参数 “--lowvram” 或者 “--medvram”,让程序少占用点显存,不过生成速度会变慢。
启动后浏览器打不开界面,先检查命令窗口里显示的 URL 是不是http://127.0.0.1:7860,要是没错,看看端口是不是被占用了。可以在命令窗口按 Ctrl+C 停止程序,然后重新运行 webui-user.bat 试试,要是还不行,就手动修改端口,在 webui-user.bat 里添加 “--port 7861” 这样的参数,把端口换成其他数字。
生成的图片效果很差,和提示词不符,可能是提示词描述不够详细,或者用的模型不合适。可以多看看别人的提示词写法,学习怎么精准描述画面元素、风格、光影等。也可以换个模型试试,不同的模型擅长的风格不一样,有的擅长写实,有的擅长动漫。
还有就是插件安装问题,很多新手看到别人用各种插件效果很好,就一股脑全装上,结果导致程序出错。安装插件要慢慢来,先装几个常用的,比如 “Stable Diffusion Prompt Reader”“Deforum” 等,安装方法是在界面的 “Extensions” 选项里,通过 URL 安装或者从本地安装,装完后重启程序。要是装了某个插件后程序崩溃,就在 “Extensions” 里把它禁用或者卸载掉。
💡 进阶技巧与优化
当你熟悉了基础操作后,可以试试优化生成参数来提升效率和质量。比如使用 “xFormers” 加速,它能显著提升生成速度,还能减少显存占用。在 webui-user.bat 里添加 “--xformers” 参数,保存后重启程序就行,不过需要你的显卡支持,NVIDIA 显卡基本都没问题。
模型的融合也是个不错的技巧,把两个不同风格的模型按一定比例融合,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 “Checkpoint Merger” 选项里,选择两个模型,设置好融合比例,点击 “Merge” 就能生成新的模型,记得给新模型起个名字。
提示词的权重调整能让 AI 更侧重某些元素,在关键词前面加 “(关键词:权重值)”,比如 “(red dress:1.2)”,就会让红色裙子这个元素更突出,权重值大于 1 是增强,小于 1 是减弱。还可以用 “[]” 来降低权重,用法类似。
高清修复功能很实用,能把低分辨率图片放大到高分辨率,同时保持清晰度。在生成图片时,勾选 “HD Repair”,设置好放大倍数和采样方法,生成的图片细节会更丰富。不过这个功能对电脑性能要求较高,配置一般的电脑可能会比较慢。
定期更新 Stable Diffusion WebUI 也很有必要,开发者会不断修复 bug、增加新功能。更新方法很简单,在命令窗口按 Ctrl+C 停止程序,然后在 stable-diffusion-webui 文件夹里右键选择 “Git Bash Here”,输入 “git pull” 命令,等待更新完成后再运行 webui-user.bat 就行。更新前最好备份一下自己的模型和配置文件,以防万一。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