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 AI 绘画的朋友肯定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想画一只威风凛凛的机械龙,输入咒语后出来的却是模糊不清的色块;想弄一张日系少女插画,结果人物五官扭曲得像抽象画。问题大概率出在咒语上。AI 绘画本质是 “看图说话”,你给的描述越精准,它返回的作品质量就越高。今天就拆解几个实用技巧,掌握了这些,你的 AI 图片质量至少能翻倍。
🎯 咒语的基本构成:像搭积木一样组合要素
一个合格的 AI 绘画咒语,得像搭积木那样把关键要素拼起来。最核心的是 “主体 + 风格 + 细节 + 参数” 这四个部分。主体就是你要画的东西,比如 “一只坐在月亮上的兔子”“穿西装的猫”。风格决定了画面的整体调性,是写实还是卡通,是古风还是赛博朋克。细节能让画面活起来,比如兔子的毛色是雪白还是渐变,猫的领带是什么材质。参数则是给 AI 的 “技术指令”,像分辨率、光影效果这些。
举个例子,“主体(戴红围巾的柴犬)+ 风格(宫崎骏动画风格)+ 细节(雪地背景,耳朵耷拉着,眼神温柔)+ 参数(8k 分辨率,柔光效果,细节丰富)”。这样的咒语出来的画面,比单纯输入 “柴犬” 要精准 10 倍。很多人忽略参数部分,其实高分辨率参数(比如 8k、16k)能让画面细节更清晰,柔光、硬光这些光影参数则直接影响氛围。
新手容易犯的错是要素残缺。要么只说主体不说风格,AI 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画;要么细节太少,比如画 “女孩”,不说发型、服装、表情,结果出来的形象千篇一律。记住,要素越全,AI 的发挥空间越精准。
🔑 关键词选择:精准度决定画面上限
关键词是咒语的灵魂,选对了关键词,画面质量就成功了一半。首先要避开模糊词,比如 “好看的花” 不如 “盛开的粉色玫瑰,花瓣边缘带露珠”;“帅气的男孩” 不如 “棕色短发,高鼻梁,穿黑色皮夹克的少年,嘴角带笑”。模糊的描述会让 AI 产生歧义,精准的关键词才能锁定目标。
还要注意关键词的 “权重”。在咒语里,前面的关键词影响力比后面的大。比如想突出 “古风”,就把 “古风风格” 放在前面,再跟着主体和细节。有些 AI 工具支持用符号强调权重,比如用 “()” 把重点关键词括起来,像 “(古风汉服:1.2)”,1.2 代表权重系数,比默认的 1.0 更高,AI 会优先处理这个要素。
另外,多积累专业领域的关键词。画风景时,“景深”“近实远虚”“黄金分割构图” 这些摄影术语能提升画面层次感;画人物时,“三庭五眼比例”“肌肉线条流畅”“皮肤通透” 这些词汇能让人物更逼真。关键词越专业,AI 越能 get 到你的点。平时看到好的作品,可以留意它的咒语关键词,存到自己的词库里。
🎨 风格与细节:让画面从 “像” 到 “惊艳”
风格定位要明确,不能模糊不清。比如想画 “赛博朋克风格的城市”,就要加入 “霓虹灯招牌”“雨天街道”“全息投影”“高楼大厦间的狭窄小巷” 这些标志性元素。如果同时说 “赛博朋克 + 古风”,又不说明融合方式,AI 很可能画得四不像。可以尝试 “赛博朋克风格的古风建筑,屋顶有全息灯笼,墙面爬满电线”,这样既有融合又有主次。
细节描述要 “从大到小”。先定整体场景,再细化局部。比如画 “森林里的城堡”,先说是 “中世纪城堡” 还是 “魔法城堡”,再讲城堡的颜色(石灰色、彩色玻璃)、周围的环境(参天古树、缠绕的藤蔓、发光的萤火虫),最后到细节(城堡大门上的花纹、窗户里透出的灯光)。细节越具体,画面越有故事感。
光影和材质是加分项。同样画一把剑,“银色长剑” 和 “磨砂质感的银色长剑,剑身反射着夕阳红光,剑柄镶嵌蓝色宝石”,后者的画面质感完全不同。光影方面,“逆光”“侧光”“柔光笼罩” 这些词能让画面更有立体感;材质方面,“丝绸”“金属”“木质纹理” 这些描述能提升真实度。
🎭 不同场景的咒语技巧:针对性优化出好图
人物肖像类咒语,重点在 “五官 + 神态 + 穿搭”。比如画 “职场女性”,可以写 “30 岁左右女性,齐肩黑发,淡妆,眼神坚定,穿白色衬衫配黑色西装裤,背景是明亮的办公室,8k 画质,面部细节清晰”。要避免 “完美”“漂亮” 这种主观词,换成具体特征,比如 “瓜子脸,双眼皮,嘴唇饱满”。
风景场景类咒语,要突出 “环境 + 天气 + 时间”。画 “海边日落”,试试 “金色沙滩,蓝色大海,远处有帆船,天空布满橙红色晚霞,夕阳接近海平面,海浪轻轻拍岸,沙滩上有脚印,黄昏光线,高细节”。加入动态元素(比如海浪、飘动的云)能让画面更生动。
奇幻生物类咒语,关键在 “特征 + 氛围”。画 “独角兽”,可以是 “白色独角兽,长着螺旋状的金色犄角,翅膀像蝴蝶翅膀带彩色纹路,站在开满紫色小花的草地上,周围有发光粒子,梦幻氛围,超写实风格”。把现实生物的特征和奇幻元素结合,比如 “狮子的身体,鹰的翅膀,鳞片呈蓝色”,比单纯说 “神兽” 更有效。
❌ 避坑指南:这些错误别再犯
不要堆砌关键词。有人觉得关键词越多越好,结果咒语变成 “女孩,红色裙子,长发,蓝天,白云,鲜花,微笑,可爱,8k,高清,细节”。这样 AI 反而不知道该重点突出什么,画面会杂乱无章。关键词控制在 10-20 个以内,突出核心要素。
避免前后矛盾。比如 “黑色的白色猫”“在水下燃烧的火”,这种逻辑矛盾会让 AI confusion,出来的画面大概率是扭曲的。如果想表达特殊效果,要写清楚,比如 “猫的毛色主要是黑色,胸口有白色斑块”“水下有类似火焰的发光生物”。
别忽略 “负面咒语”。有些 AI 工具支持输入不想要的元素,比如 “无模糊,无多余手指,无扭曲,背景不杂乱”。画人物时加上 “无多手多脚,面部无扭曲”,能减少翻车概率。
📈 进阶技巧:让咒语更 “懂” AI
模仿优秀咒语的结构。看到好的作品可以研究它的咒语,比如别人怎么排列关键词,怎么描述细节,然后套用这个结构换自己的主题。比如别人的咒语是 “主体(...)+ 风格(...)+ 细节(...)+ 参数(...)”,你就照着改内容。
善用艺术家名字。在咒语里加入知名艺术家的名字,AI 会模仿他们的风格。比如 “梵高风格的星空,旋转的蓝色星云,黄色星星,油画质感”“宫崎骏风格的乡村风景,绿色田野,小房子,卡通风格”。但要注意,不是所有 AI 都认识所有艺术家,优先选知名度高的。
调整关键词顺序。前面说过关键词有权重,重要的放前面。比如想突出 “古风”,就把 “古风风格” 放在主体前面:“古风风格,穿汉服的少女,手持团扇,站在桃花树下”。如果想突出主体,就把主体放最前:“穿汉服的少女,古风风格,手持团扇,站在桃花树下”。
掌握这些技巧,你会发现 AI 绘画变得可控多了。咒语就像和 AI 对话,你说得越清楚,它听得越明白。多练习,多调整,慢慢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咒语节奏。刚开始可能会觉得麻烦,但当看到生成的图片越来越接近想象,那种成就感绝对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