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构图关键词:让画面骨架立起来
拍过照的都知道,同样的场景换个构图,出来的效果能差一大截。AI 生成图片也是一个道理,构图关键词是给 AI 画骨架的第一步,没这一步,再好的细节也容易散架。
三分法构图是最常用的,把画面想象成被两条横线两条竖线分成九宫格,主体放在交叉点上就不容易出错。写关键词的时候别干巴巴说 “三分法”,得带上主体位置。比如想让 AI 画一只蹲在草地上的猫,试试 “三分法构图,橘猫位于左下交叉点,草地延伸至画面右侧”,AI 会自动把猫放在视觉焦点上,背景也不会抢戏。要是想突出天空,就换成 “三分法构图,天空占上两格,地面占下一格,行人位于中下交叉点”,比例感一下就出来了。
对称构图自带庄重感,适合拍建筑、倒影这类场景。关键词要强调 “对称轴” 在哪里。比如 “左右对称构图,古桥横跨河面,桥洞与水中倒影形成对称,河岸树木对称分布”,AI 会严格按照中线对齐元素,连树叶数量都可能尽量保持一致。上下对称就更简单,拍水面倒影时写 “上下对称构图,晚霞与湖面倒影各占一半,飞鸟位于对称轴上”,出来的画面能让人感觉平衡到舒服。
引导线构图能牵着观众的眼睛走。道路、河流、栏杆都能当引导线,关键词要说明线的起点和终点。想让视线聚焦远方的城堡?试试 “公路作为引导线,从画面左下角延伸至右上角城堡,两侧树木随公路走向排列”,AI 会让公路的透视感越来越强,自然把注意力引向城堡。用河流当引导线就换个说法:“河流蜿蜒成 S 形引导线,从画面上方流向下方村落,两岸芦苇沿河岸分布”,S 形比直线更有动感,AI 也会注意线条的弧度。
框架构图能把视线框在特定区域里,有种 “透过窗户看风景” 的感觉。关键词要明确框架是什么,框住什么。比如 “窗框作为框架,框住窗外的雪山,窗框边缘有斑驳木纹”,AI 会让窗框的线条清晰,雪山在框内完整呈现,还会加上木纹细节增加真实感。用门框、洞口当框架也一样,写 “山洞框架构图,洞内视角看向洞外的草原,洞口岩石纹理清晰”,框架内外的亮度对比会自然形成,突出框内的风景。
🎨 元素描述关键词:给画面填肉
骨架搭好了,就得往里面填元素。AI 不是人,你不说清楚,它可能把 “小狗” 画成 “老虎”,元素关键词的核心是 “具体到能触摸”。
先说主体元素,这是画面的主角,得写清楚物种、特征、动作。拍人物别只说 “一个女人”,试试 “25 岁女性,棕色卷发过肩,穿着蓝色碎花连衣裙,双手捧着一本书低头阅读”,AI 会把年龄、发型、服装、动作都落实到画面里。画动物更要细致,“金毛犬,站立姿势,前爪搭在木栅栏上,舌头伸出,脖子上系着红色铃铛项圈”,每个特征都能让 AI 精准定位,不会把金毛画成拉布拉多。
环境元素是主角的舞台,得说明地点、道具、布局。同样是咖啡馆场景,“复古咖啡馆内景,深棕色木质桌椅,墙上挂着油画,角落有老式留声机,阳光从百叶窗透进形成光斑” 比 “咖啡馆” 强十倍。AI 会根据这些细节布置环境,连留声机的喇叭朝向、光斑的形状都会考虑。户外场景也一样,“秋日公园,地面铺满银杏叶,远处有白色凉亭,长椅上放着一件灰色外套”,环境元素越具体,画面越有代入感。
细节元素能让画面活起来,别忽略纹理、材质、小装饰。“青花瓷碗,碗口边缘有缠枝莲纹样,碗内装着半碗清水,水面漂浮一片荷叶”,AI 会把花纹的走向、水的透明度、荷叶的褶皱都画出来。服装细节更重要,“黑色皮质夹克,拉链拉至胸口,袖口有金属纽扣,肘部有磨损痕迹”,这些小瑕疵反而让画面更真实,AI 不会画成崭新的夹克。
元素之间的关系得说明白,谁在谁旁边,谁挡着谁。“餐桌上,白色盘子里放着一块草莓蛋糕,盘子左侧是银色刀叉,右侧是透明玻璃杯,杯中插着一根吸管”,AI 会按这个位置关系排列,不会把刀叉放到杯子里。人物关系也一样,“两个男孩在草地上,穿红色 T 恤的男孩坐在地上,穿蓝色短裤的男孩蹲在他面前,手里拿着一个足球”,动作和位置清晰,画面就不会混乱。
🌈 光影与色彩关键词:给画面上色
光和色是画面的灵魂,同样的场景,光影变了,感觉能完全不同。关键词要像调颜料一样,告诉 AI 用什么光、什么色。
自然光有很多种,早晨的光和中午的光差太远。“日出时分,金色阳光斜射,穿过树林形成光束,地面有长长的树影”,AI 会让光线带暖色调,光束里甚至能看到尘埃。阴天的光就柔和,“阴天散射光,整体色调偏冷,物体阴影浅淡,天空呈现灰白色”,画面不会有强烈的明暗对比,适合柔和的场景。傍晚的光更有氛围感,“日落前半小时,橘红色阳光,给建筑镀上金边,天空从橙红过渡到浅紫”,AI 会处理好色彩的渐变,连建筑的阴影都会带点暖色。
人造光要说明光源和效果。“台灯照明,暖黄色光线集中在书桌上,桌面以外区域较暗,形成明暗对比”,AI 会让光线有明确的照射范围,不会均匀照亮整个房间。霓虹灯就很有特点,“霓虹灯招牌,红色‘OPEN’字样,光线映在湿漉漉的地面上,形成彩色光斑”,地面的反光、光斑的形状都会被精准呈现。
色彩基调决定画面情绪,冷色调和暖色调带来的感觉完全不同。“暖色调画面,以橙色、黄色为主,点缀少量红色,营造温馨氛围”,适合家庭聚会、节日场景。冷色调就适合安静、神秘的场景,“冷色调画面,以蓝色、青色为主,紫色作为辅助色,整体亮度偏低”。还可以指定色彩的饱和度,“高饱和度画面,红色玫瑰格外鲜艳,绿色叶子浓郁,背景为纯黑色”,对比强烈;“低饱和度画面,复古色调,所有颜色降低 30% 饱和度,像旧照片质感”,自带怀旧感。
色彩分布要说明哪里用什么色,避免混乱。“上冷下暖构图,天空为深蓝色,地面为橙黄色沙漠,地平线处色彩过渡自然”,AI 会清晰划分冷暖区域,过渡带不会生硬。局部色彩突出也很有用,“整体黑白画面,只有女孩的红色围巾为彩色,形成视觉焦点”,这种对比能瞬间抓住眼球,AI 会严格控制彩色的范围。
🎭 风格与质感关键词:定画面调子
同样的内容,写实风、卡通风、油画风完全是不同的作品。风格关键词就是告诉 AI “画成什么流派”,质感则决定画面的触感。
写实风格追求像照片一样真实,关键词要强调细节还原。“超写实风格,皮肤纹理清晰可见,毛孔、细纹逼真,布料褶皱符合物理规律”,AI 会把人物皮肤画得像真人一样,连布料的垂坠感都符合重力。纪实风格更注重场景真实,“街头纪实风格,人物表情自然不做作,背景有轻微模糊,模拟相机浅景深效果”,画面会带点生活的随意感,不会像摆拍。
艺术风格要对应具体流派,别只说 “艺术感”。“印象派风格,色彩明快,笔触松散,阳光透过树叶形成斑驳色彩,像莫奈的画”,AI 会模仿印象派的笔触,色彩不会太厚重。国潮风格就很有中国特色,“国潮风格,结合传统工笔画技法,人物穿着汉服,背景有祥云纹样,色调以红、金为主”,线条会更细腻,纹样也会有传统韵味。卡通风格分很多种,“Q 版卡通风格,人物头部偏大,身体比例 1:2,线条圆润,色彩明快” 适合可爱的形象;“美式卡通风格,线条硬朗,表情夸张,阴影对比强烈” 则更有张力。
质感关键词要让人能 “摸” 到画面。“磨砂质感,灰色水泥墙面,表面有细微颗粒,触摸有粗糙感”,AI 会画出墙面的颗粒感,光线照射下不会太光滑。金属质感就很不同,“抛光金属质感,银色保温杯,表面能反射周围景物,有细微倒影”,反光和倒影是关键,AI 会处理好这些细节。布料质感也很重要,“丝绸质感,紫色长裙,垂坠感强,光线照射下有光泽,褶皱处有阴影”,和 “粗布质感,棕色麻袋,纹理粗糙,边缘有毛边” 完全是两种感觉。
材质组合能增加画面层次,“木质桌面,上面放着玻璃花瓶,花瓶里插着干花,花瓶底部有水滴”,木头的纹理、玻璃的透明、干花的干枯感、水滴的光泽,AI 会分别处理这些材质,让它们自然融合。
🌌 简单场景到复杂场景:关键词组合逻辑
从一个物体到一群物体,从一个空间到多个空间,关键词组合得有逻辑,不然 AI 会犯迷糊。
简单场景(单一主体 + 简单背景)要 “主体详细,背景简略”。比如画一只杯子,“白色陶瓷马克杯,杯身有黑色条纹图案,放在浅色木质桌面上,背景为纯白色”,主体的细节多,背景少,AI 会聚焦主体。拍一只猫在窗边,“灰色英短猫,蜷缩在窗台上,前爪抱在胸前,窗外是模糊的城市远景”,主体清晰,背景虚化,主次分明。
中等场景(多个元素 + 明确环境)要 “分主次,说关系”。家庭客厅场景:“客厅内,三人沙发位于画面左侧,米白色布艺材质,上面放着两个蓝色抱枕;沙发对面是黑色电视柜,上面放着银色电视机;茶几在中间,上面有一个玻璃果盘,里面有苹果和香蕉”,每个元素的位置、特征、关系都清楚,AI 会按这个布局摆放。户外野餐场景也一样:“草坪上,铺着红色格子野餐垫,垫子上有白色餐布,放着三明治、橙汁、草莓;垫子旁有两个藤编篮子,左侧篮子里装着鲜花”,元素再多也不会乱。
复杂场景(多主体 + 多环境 + 动态)要 “先定主线,再填支线”。集市场景的主线是 “热闹的集市街道”,然后加支线:“热闹的集市街道,青石板路面,两侧是各色摊位;左侧水果摊,摊主正在称苹果,红色苹果堆成小山;右侧服装店,挂着五颜六色的 T 恤,有顾客在挑选;街道远处有卖糖葫芦的小贩,举着插满糖葫芦的杆子;天空飘着几朵白云,阳光明媚”。AI 会先画出街道的透视,再按左右顺序安排摊位,远处的小贩作为点缀,不会抢主线。战争场景更复杂:“战场场景,前景有三名士兵卧倒射击,穿着绿色军装,手持步枪;中间是被炸断的树干,冒着黑烟;远处坦克正在前进,炮口朝向左侧;天空有战斗机飞过,留下白色尾迹;整体色调偏灰暗,有硝烟弥漫”,从近到远的层次分明,动态元素(射击、前进、飞过)都有对应的动作描述。
场景转换要说明时间、空间的变化。“白天的教室场景,学生们在上课;画面右侧渐变过渡到夜晚的教室,空无一人,只有月光从窗户照进来”,AI 会处理好过渡区域,让两个场景自然衔接。“同一个房间,左侧是春天,窗外开满樱花;右侧是冬天,窗外飘着雪花”,这种对比场景,关键词要明确左右的区别,AI 不会混淆季节元素。
🧠 咒语优化技巧:让 AI 更懂你
有时候关键词写了一堆,AI 出来的效果还是不对,这时候就得优化咒语。优化的核心是 “排除错误,强化正确”。
否定关键词能告诉 AI “不要什么”。画 “一只白色小狗”,结果 AI 总画成带斑点的,就加 “无斑点,纯白色”。想画 “安静的图书馆”,怕 AI 画进太多人,就写 “图书馆内,书架整齐排列,少量读者安静看书,无喧哗,无奔跑”。否定词别太多,三五个就够,多了 AI 反而 confusion。
权重关键词能强调 “哪个更重要”。在关键词前加 “( )”,括号越多权重越高。比如 “( ( 红色玫瑰 ) ),绿色草地,蓝色天空”,AI 会让玫瑰更突出,色彩更鲜艳。想让人物表情更重要,就写 “女孩,( ( ( 微笑表情,眼神温柔 ) ) ),穿着白色连衣裙”,表情会比服装更精致。
参考词能让 AI “照葫芦画瓢”。想画 “梵高风格的星空”,直接写 “梵高风格,星空,旋转的云层,明亮的星星”,AI 会模仿梵高的笔触和色彩。想让建筑有 “故宫的风格”,就写 “宫殿建筑,故宫风格,黄色琉璃瓦,红色宫墙,飞檐翘角”,参考具体事物比说 “中式风格” 更有效。
迭代修改很重要,第一次生成不满意,别重写,在原来的基础上改。比如第一次画 “海边日落”,觉得海浪不够大,就改 “海边日落,( 巨大海浪,浪花飞溅 ),金色阳光,远处帆船”。觉得色彩太淡,就加 “高饱和度,橙色、紫色为主色调”。每次改一两个地方,慢慢接近理想效果。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