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AI 写小说这事,现在圈内讨论得挺热闹。有人说这是偷懒,也有人靠这招从日更 2000 字冲到了日更万字。作为写了五年网文,试过不下十种 AI 工具的人,得说句实在话 ——AI 不是万能的,但用对了确实能让更新频率翻倍。关键在于你是把它当替身,还是当效率工具。
📋 先做足 “喂料” 准备,AI 才不会写崩人设
很多人用 AI 写小说,上来就丢一句 “写段主角打怪的剧情”,结果 AI 写出来的东西跟前面人设完全对不上。这不是 AI 笨,是你没给够 “记忆”。
我现在开新书前,会花 3 天时间做两份核心文档。一份是世界观设定表,里面细分到 “货币兑换比例”“魔法体系等级” 这种细节,甚至会写清楚 “某个城镇的酒馆老板讨厌外地人” 这种隐藏线索。另一份是人物小传,不光写性格,还要加 5-8 个 “行为锚点”,比如 “主角紧张时会摸左手腕的疤痕”“反派笑起来会先眯右眼”。
把这些文档分成 500 字左右的片段,每次让 AI 写相关剧情前,先粘贴对应的设定。比如要写主角在酒馆闹事,就先喂给 AI“酒馆老板设定 + 主角紧张时的习惯”。亲测这么做,AI 写出的剧情贴合度能从 60% 提到 90%,省掉大量返工时间。
有个小技巧,设定里要留 “弹性空间”。比如不说 “主角从不撒谎”,而是 “主角除非为了救人否则不撒谎”。AI 在这个框架里发挥,既不会崩人设,又能写出意外的剧情转折。
✍️ 把 AI 当 “草稿机”,而不是 “代笔”
最开始用 AI 时,我总想着让它直接写完一整章,结果改得比自己写还累。后来发现,AI 最擅长的是 “快速产出粗糙版本”,而人类的优势在 “精加工”。
现在我的流程是:每天早上花 20 分钟,用手机备忘录写 3-5 个关键情节节点。比如 “第三章要写主角发现密室,里面有本日记,日记里提到师父的秘密”。然后把这些节点丢给 AI,让它填充成 1500 字左右的草稿。
AI 写的草稿通常有三个问题:对话像机器人、心理描写单薄、场景转换生硬。这时候不用急着删,先把能用的句子标出来,大概能保留 40%-60%。比如 AI 写 “他很生气”,我会改成 “他捏碎了手里的茶杯,茶水顺着指缝滴在鞋上,却没低头看一眼”—— 保留核心情绪,用人类的细腻描写替换 AI 的直白表达。
这种 “AI 搭骨架 + 人类填血肉” 的模式,比纯手写快一倍。我之前写仙侠文,单章 3000 字要花 3 小时,现在 1.5 小时就能搞定,还能保证质量。
🔄 用 “轮盘法” 解决卡文,3 分钟找回写作节奏
卡文是更新杀手。以前卡文时,我能对着空白文档坐一下午。现在有个对付卡文的绝招,叫 “AI 轮盘”。
准备一个 Excel 表格,列上 5 种常见的剧情推进方式:误会、突然袭击、回忆杀、新线索出现、配角搞事。卡文的时候,让 AI 针对当前困境,每种方式写一个 100 字的剧情片段。比如写到主角找不到凶手卡壳了,就让 AI 分别写 “主角误会了好友”“真凶突然袭击主角”“主角回忆起案发时的细节” 这三个方向。
看着这几个片段,通常会有两个效果:要么直接有能用的思路,要么会触发新灵感。上周写悬疑章节卡文,AI 给的 “配角搞事” 片段很烂,但让我想到可以让配角故意给错线索,反而让剧情更曲折。这个方法平均能把卡文时间从 1 小时压缩到 10 分钟。
还有个进阶用法,让 AI 写 “反套路版本”。比如本来想写主角打赢 BOSS,就让 AI 写 “主角被 BOSS 秒杀” 的剧情。有时候这种极端思路反而能打开新视角。
📝 批量生产 “模块化” 内容,存稿量肉眼可见上涨
日更难,难在每天都要从零开始。用 AI 辅助,可以批量生产 “剧情模块”,像搭积木一样组章节。
我会在周末集中处理三类内容:一是场景描写,让 AI 写 10 个不同天气的街道场景、5 种酒馆的环境描写,存成文档。二是对话模板,比如 “师徒吵架”“商人讨价还价”,让 AI 写几个版本,我再改成符合人设的语气。三是动作片段,像 “拔剑”“施法”“受伤” 这些重复出现的动作,提前让 AI 生成基础版本。
写正文时,就把这些模块拼起来。比如写 “雨天酒馆里师徒吵架”,就调一个雨天街道场景 + 酒馆环境 + 吵架模板,再加入当前剧情的关键信息。这么做,每天至少能多写 2000 字存稿。
但要注意,模块用多了容易让文字变干。我的办法是,每用 3 个模块,就手动写一段心理描写或者环境细节,平衡一下质感。
🎭 给 AI “贴标签”,保住你的独家文风
最怕的是,用着用着,写出的东西跟别人的越来越像。想让 AI 写出你的风格,得给它贴 “风格标签”。
先找 3-5 章自己写的得意之作,把里面的特色拎出来。比如我发现自己写打斗喜欢用 “慢镜头 + 感官细节”,就总结成标签:“战斗描写侧重肌肉绷紧的触感和兵器划破空气的声音,动作分解成 3 个步骤,加入 1 处环境互动”。
把这些标签和自己的原文片段一起喂给 AI,每次让它写之前都加上一句 “按照以下风格写:[你的标签]”。刚开始 AI 可能学不像,多试几次,把它写得不像的地方标出来,告诉它 “这里应该像我之前写的 XX 段落那样”。
我花了两周训练,现在 AI 写的段落,不说是我写的,读者基本看不出来。有次断更,用 AI 写了半章过渡内容,评论区没人发现异常。
另外,定期换标签组合。比如这周重点用 “对话简洁”,下周侧重 “心理描写细腻”,避免风格固化。
⏱️ 用 “时间切片” 法管理创作,更新从不掉链子
就算有 AI 帮忙,没有节奏也撑不住日更。我现在用 “25 分钟专注法” 分配时间:
- 第一个 25 分钟:列剧情点,确定这章要写什么,给 AI 下达具体指令
- 第二个 25 分钟:处理 AI 生成的草稿,删掉废话,调整逻辑
- 第三个 25 分钟:精修文字,把 AI 写的 “机器话” 改成有温度的表达
- 休息 5 分钟,重复一轮
这样下来,每小时能处理 4000 字左右的内容。每天抽出 2 小时,就能保证日更 6000 字,还不耽误正职工作。
遇到要爆更的日子,就把精修环节简化。先保证剧情完整,等有空了再回头润色细节。读者对更新速度的敏感,往往超过对个别句子的挑剔。
最后想说,AI 就像个新助理,你得教它、管它,才能帮你干活。真正决定小说好坏的,还是你脑子里的故事和想表达的东西。用 AI 省下来的时间,多琢磨剧情和人物,这才是长久之道。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