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试了好几个热门的 AI 续写工具,像 ChatGPT、文心一言还有 Claude,专门用来续写不同类型的小说开头。本来没抱太高期待,结果有些片段让我眼前一亮,但有些又实在让人出戏。今天就把这些实测结果摊开来说说 ——AI 续写到底行不行?它的想象力边界又在哪儿?
📖 先看实测:AI 续写能做到什么程度?
我选了三个常见的小说开头场景。第一个是悬疑类:“凌晨三点,李默在旧阁楼发现祖父的日记,最后一页用红墨水写着‘别相信镜子里的人’”。让 AI 续写时,ChatGPT 的处理挺有意思,它让主角第二天发现镜子里的自己手势和动作慢半拍,还在日记夹层找到一张褪色的照片 —— 照片里祖父背后的镜子里,站着个和祖父长得一样的人。这个情节衔接很自然,悬念也接得住。
第二个是科幻类:“星舰‘远航者号’在跃迁时偏离航道,船员醒来发现窗外的恒星都变成了紫色,通讯器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童谣”。文心一言续写时加了个细节:船员检测到飞船外壳附着着透明生物,这些生物会模仿人类语言,童谣其实是它们对 “地球记忆” 的碎片复刻。这个设定不算惊艳,但逻辑能自洽,还埋了 “生物为什么有地球记忆” 的钩子。
第三个是言情类:“苏晚在咖啡馆捡到一枚银戒指,戴上后总能闻到晒干的栀子花香,这味道和三年前失踪的男友身上的味道一模一样”。Claude 的续写有点套路,让女主在戒指内侧发现刻字,顺着线索找到男友的旧居,最后发现男友是为了治病暂时离开。情感铺垫还行,但少了点出人意料的转折。
整体看下来,AI 续写有个明显特点:只要开头给足信息,它能把现有线索串得很顺。比如人物身份、核心悬念、场景细节,给得越具体,续写的 “跑偏率” 就越低。但如果开头很模糊,比如只说 “一个人走进森林”,AI 很容易写出流水账 —— 要么遇到猎人,要么发现木屋,翻来覆去就是那几种常见桥段。
✨ 这些亮点确实让人惊喜
最让我意外的是 AI 对 “风格统一” 的把控。我把自己写的一段武侠开头给它续:“萧十一郎踩着青石板路过酒肆,腰间的弯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知道身后有三个人已经跟了半里地”。AI 续写时用的句子节奏和我很像,比如 “他没回头,只是用拇指蹭了蹭刀柄 —— 那三人的脚步声里带着铁锈味,是‘黑风堂’的杀手错不了”。连 “用感官替代直接说明” 的写法都学来了,这可能是它分析了原文的用词和句式后的结果。
还有就是细节填充能力。写古风小说时,我经常卡壳在 “具体场景怎么描”。比如 “女主走进绣坊”,AI 能补充:“木架上挂着刚绣好的百鸟朝凤图,丝线在窗棂透进来的阳光下泛着光泽,墙角的铜炉里燃着檀香,混着丝线的草木味,倒比胭脂铺好闻”。这些细节不算独创,但能帮创作者打开思路,省了不少查资料的功夫。
另外,AI 对 “逻辑闭环” 的执念很强。如果开头埋下伏笔,它大概率会在后续情节里圆回来。比如前面提了 “祖父的日记”,后面一定会让日记成为关键线索;提了 “银戒指”,就一定会让戒指成为重逢的关键。这种 “有始有终” 的习惯,比有些人类写手 “挖坑不填” 强多了。
🚫 但这些局限,目前还跨不过去
最明显的是原创设定的匮乏。我让 AI 续写一个 “非典型世界观” 的开头:“在这个世界,人们的影子会在午夜变成实体,但没人知道影子会去哪”。结果几个 AI 给的续写都大同小异 —— 要么影子去偷东西,要么影子有自己的记忆,本质上还是 “影子 = 另一个自己” 的老套路。没有一个想到 “影子其实是去修补世界的裂缝” 或者 “影子在集体编织一个梦” 这种跳出框架的设定。
情感深度也差了点意思。我写了个开头:“奶奶把存折塞给我时,手抖得厉害,她说‘这是你爸当年藏的,他总说万一你要去大城市’”。AI 续写时,只会写 “我翻开存折,发现里面夹着一张我小时候的照片”,但没写出那种 “老人藏了十几年的牵挂,和没说出口的思念” 的细腻感。它能捕捉到 “存折 = 父爱” 这个关联,却抓不住情感里的 “留白” 和 “克制”。
还有个问题是 **“不敢冒险”**。如果情节有多种发展可能,AI 总会选最安全、最符合大众预期的那一个。比如 “男主发现女友藏了一把枪”,AI 十有八九会写 “枪是用来防身的,女友其实在调查坏人”,而不会写 “枪是女友用来结束自己痛苦的,她患了绝症不想拖累男主” 这种更有冲击力但也更 “危险” 的方向。它像个怕犯错的学生,永远选标准答案。
📚 不同类型小说:AI 的表现天差地别
悬疑和推理类,AI 算 “及格偏上”。这类小说有明确的逻辑链条,比如 “找线索→推凶手→揭动机”,AI 只要抓住这个链条,就能写出合格的情节。我测试时,它甚至能设计出 “凶手故意留下错误线索,误导主角” 的反转,这说明它对 “悬疑套路” 的掌握很扎实。但如果要写 “打破常规的推理”,比如 “凶手是已经死去的人”,AI 很容易圆不回来,最后要么强行解释,要么推翻前面的设定。
科幻类要看 “设定复杂度”。如果是基于现有科学理论的科幻,比如 “星际移民后的资源争夺”,AI 能写得很精彩,它会查相关的天文知识,把 “氧气循环系统故障”“小行星带采矿” 这些细节加进去。但如果是纯幻想的科幻,比如 “人类可以和恒星对话”,AI 就容易写得空洞,只会反复说 “对话时看到了宇宙诞生的画面”,说不出具体的对话内容和意义。
言情和现实题材,AI 有点 “水土不服”。现实里的情感往往是 “矛盾又模糊” 的,比如 “女主既想原谅出轨的丈夫,又忍不住想起他撒谎的样子”。AI 处理这种情感时,总会把它简化成 “要么原谅要么离开”,写不出那种 “在犹豫里煎熬” 的状态。而且现实题材里的生活细节,比如 “老城区菜市场的讨价还价”,AI 写出来总有点像 “隔着屏幕看别人生活”,缺了点烟火气。
古风和历史类,全靠 “知识库” 撑着。如果写唐代背景,AI 能准确写出 “长安西市的胡商”“女子穿的襦裙款式” 这些细节,这是它的优势。但如果要写 “虚构的朝代”,比如 “架空的‘云启王朝’”,AI 就会露怯 —— 它会把唐宋明清的元素混在一起,出现 “官员穿明代官服,却行唐代礼仪” 这种不伦不类的情况。
💡 给创作者的建议:怎么用好 AI 续写?
别指望 AI 帮你 “从零创造”。它最适合的是 “已有框架,需要填充” 的场景。比如你已经想好主角人设和核心冲突,只是卡壳在 “下一章怎么推进”,这时候让 AI 给几个续写方向,再挑一个自己改,效率会很高。我试过先写好人物小传和情节大纲,再让 AI 续写,出来的内容比 “甩个开头就让它写” 好太多。
把 AI 当 “反套路检测器” 也不错。如果 AI 给的续写全是老掉牙的情节,比如 “女主摔倒必被男主接住”,那你就得警惕了 —— 可能自己的开头也太套路了。这时候可以故意让 AI “换个离谱的方向”,比如 “女主摔倒时抓住了男主的假发”,说不定能激发新灵感。
一定要手动修改 “情感和细节”。AI 写的对话经常像 “说明书”,比如 “男主说:‘我很担心你’”,可以改成 “男主把外套披在她身上时,指腹蹭到她的后颈,声音比平时低了半度:‘晚上风大’”。把直白的情感变成动作和细节,这一步 AI 替不了你。
🔮 最后说句实在话:AI 想象力的边界,其实是 “人类经验的总和”
AI 的续写能力,本质上是对它训练过的千万篇小说的 “重组和模仿”。它能把已有的情节、设定、风格拆解开,再按逻辑重新拼起来,但很难跳出这个 “经验池”。就像你让一个只看过中餐菜谱的人发明西餐,他最多在炒青菜里加芝士,做不出真正的牛排。
但这未必是坏事。对普通创作者来说,AI 能帮你解决 “技术问题”—— 比如情节不连贯、细节不丰富,让你能把精力放在 “真正需要原创力” 的地方,比如核心设定、情感内核。毕竟好小说的灵魂,从来不是 “情节有多曲折”,而是 “能不能让读者看到从未有过的视角和感受”。
所以别纠结 “AI 能不能取代写手” 了。它更像个靠谱的助理,能帮你搬砖,但盖成什么样的房子,还得看你自己的设计。下次再卡文,不妨让 AI 试试 —— 说不定它给的 “平庸答案”,反而能逼出你的 “惊艳想法”。
【该文章由diwuai.com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
🔗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