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现在用 AI 写短剧是风口?新手该做哪些准备?
现在打开手机,不管是短视频平台还是小程序,短剧的身影无处不在。有人靠一部 1 分钟的小成本短剧,单月分账能破百万。但传统写剧本的路子对新手太不友好了 —— 要懂分镜、要抓冲突、还要紧跟平台热点,没经验的人写十稿可能都过不了平台审核。
AI 的出现直接把门槛砍了一半。它能 30 分钟出一版初稿,能根据平台规则自动调整节奏,甚至能模仿爆款的叙事风格。但别以为甩给 AI 一句 “写个短剧” 就行,新手必须先做这三件事:
先明确你的短剧要发在哪。抖音的竖屏短剧和快手的横屏剧,节奏天差地别。抖音更吃 “3 秒一个爆点”,快手可能允许前 10 秒铺垫情绪。拿不准的话,打开对应平台,搜 “热门短剧”,把前 20 名的开头 30 秒截出来,归纳共同点。
再建一个 “爆款要素库”。看到让你拍腿的台词、反转、人设,立刻记下来。比如 “赘婿逆袭” 里常用的 “丈母娘摔合同”,“甜宠剧” 里的 “雨天共撑一把伞”,这些都是经过市场验证的钩子,喂给 AI 时带上,出稿质量翻倍。
最后要搞懂平台的 “潜规则”。某平台明确不接受 “赌石、家暴” 题材,某平台偏好 “女性成长” 主题。这些信息在平台的 “创作者中心” 都能找到,别等写好了才发现白忙活。
🔍 选对 AI 工具,效率提升 10 倍!3 类工具优缺点对比
现在市面上的 AI 工具太多,新手很容易挑花眼。我测试过 20 多款后,总结出三类最实用的,各有各的用法:
通用大模型像 ChatGPT、豆包、Claude,适合写框架。你把 “现代都市 + 甜宠 + 误会梗” 这些要素喂进去,它能快速搭出起承转合。但缺点是太 “规矩”,少了点网感。用的时候记得加一句 “台词要像 00 后聊天,多用‘绝绝子’‘谁懂啊’这种词”,能逼出点烟火气。
垂直剧本工具比如 Plotagon、ScripAI,自带分镜标记功能。写出来的稿子会直接标 “近景”“特写”,甚至能估算时长。但这类工具对中文语境的理解一般,写古装剧容易出 BUG,比如让古代人说出 “打工人” 这种词,需要人工校准。
还有一类是 “爆款拆解器”,比如某平台的 “短剧灵感库”,能分析近 30 天的热门剧本,提炼出 “第 30 秒必须出现冲突”“男主第 5 分钟要露腹肌” 这种规律。把这些规律当 “指令” 发给 AI,相当于站在爆款的肩膀上创作。
新手建议先从 “通用大模型 + 爆款拆解器” 组合用起。先用拆解器抓规律,再让大模型按规律写,既保证框架对路,又能灵活调整细节。
📝 从 0 到 1 写剧本:3 步让 AI 写出 “能火” 的稿子
第一步是写好 “指令”,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别写 “写一个爱情短剧”,要写成 “帮我写一个 10 分钟的竖屏短剧,女主是社恐程序员,男主是外卖小哥,因为送错餐认识,第 3 分钟要有男主帮女主怼领导的反转,结尾留‘下次还点你家’的钩子,参考《心动外卖》的风格”。要素越具体,AI 越不容易跑偏。
第二步要学会 “逼稿”。AI 第一版稿子往往平淡,你得追着问 “这里的冲突能不能再猛点?比如女主其实是隐藏富二代”“把男主的台词改得更拽一点,像‘有事找哥,随叫随到’”。多让它出几个版本,挑着拼,比死磕一版强。
第三步是 “贴热点”。打开热搜榜,看到 “打工人周一状态”“当代年轻人的养生方式” 这种话题,立刻塞到剧本里。比如让女主边敲代码边泡枸杞,男主送外卖时带个按摩仪,这些细节能让观众觉得 “这不就是我吗”,更容易产生共鸣。
我上个月用这个方法,让 AI 写了个 “女主用 AI 写辞职信被老板夸” 的短剧,蹭了 “AI 职场应用” 的热点,发布后 24 小时播放量破 50 万。
✂️ 改稿比写稿更重要!4 个技巧让剧本从 “能看” 到 “能火”
AI 写的初稿,90% 都需要大改。重点盯这四个地方:
节奏必须狠砍。AI 喜欢铺垫背景,比如用 2 分钟讲女主为什么社恐,但观众没耐心等。把前 30 秒没用的内容全删,直接上冲突 —— 比如开场就是女主被领导骂,男主正好送餐进门。
人设要 “极端化”。AI 写的男主往往 “太完美”,不够讨喜。给角色加个小缺点,比如男主虽然帅但路痴,女主社恐但打游戏时超凶,这种反差感更容易让人记住。
台词要 “带刺”。把 AI 写的 “我很生气” 改成 “你这话要是敢再说一遍,我当场把键盘吃了”,把 “我喜欢你” 改成 “下次送外卖,能不能顺便送个对象?”。越具体、越带点小情绪的台词,越容易成金句。
时长要卡得准。竖屏短剧一般 1-3 分钟,每 15 秒要有一个小高潮。用手机秒表掐着读剧本,超过 10 秒没爆点就删。某平台的数据显示,30 秒内没出现冲突的短剧,完播率会掉 60%。
💡 落地拍摄:AI 写的剧本怎么变成成片?
别以为写好剧本就完事了,很多新手栽在 “从文字到画面” 这一步。其实 AI 能帮你解决大半问题:
让 AI 生成 “拍摄清单”。把剧本发给它,说 “帮我列一个低成本拍摄清单,包括需要的道具、场地、演员动作,预算控制在 500 元内”。它会告诉你 “用办公室当场地,道具只要笔记本和外卖箱,演员不用背词,念台词时加手势”。
分镜可以让 AI 画出来。某工具能把 “男主推门” 这句话,转成 “镜头从门把手特写拉开,男主侧影入画,阳光从背后打过来” 这种具体描述,连手机拍摄角度都给你标出来。
遇到不会拍的场景,比如 “大雨滂沱的夜晚”,直接问 AI“没雨棚没洒水车,怎么拍下雨场景?”,它会教你 “用保鲜膜包手机,从上方滴矿泉水,后期加雨声音效” 这种土办法,效果还真不错。
我见过最绝的案例,有人用 AI 写的剧本,加自己用手机拍的画面,总成本不到 300 元,最后拿了平台的新人奖,奖金 5000 元。
🚀 进阶技巧:3 个方法让你的剧本超越 80% 同行
建立 “专属知识库”。把你常写的题材(比如古装、校园)的常识、梗、禁忌整理成文档,喂给 AI。比如写古装剧,就告诉它 “古代女子不能随便和男子握手,打招呼用‘万福’”,以后出稿就不会闹笑话。
用 AI 分析 “失败案例”。看到播放量低的短剧,把剧本发给 AI,问 “这个稿子为什么不火?”,它会从 “冲突太晚”“人设模糊” 等角度分析。多分析几个,你就知道哪些坑不能踩。
试试 “多 AI 协同”。让 A 工具写剧情,B 工具改台词,C 工具算时长,最后自己来定风格。就像做菜,AI 负责备菜,你掌勺调味,既有效率又有个人特色。
现在短剧市场还在爆发期,用 AI 写剧本不是 “走捷径”,而是抓住红利的聪明办法。关键是别指望 AI 一步到位,它是你的 “助理” 不是 “老板”。多练、多改、多分析爆款,哪怕是零基础,3 个月也能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