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AI 写短剧剧本,现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想靠这个真正赚到钱,可不是随便让 AI 敲几行字就行。从选到一个能火的题材,到让 AI 搭出顺溜的剧情,再到最后把剧本变成现金,每个环节都有门道。今天就掰开揉碎了给你讲,全是能上手的干货。
🎯用 AI 锁定爆款短剧选题,3 步走准没错
选对题材,剧本就成功了一半。AI 在这一步的作用,是帮你从海量信息里抓出当下最容易火的方向,但不能完全让它说了算。
第一步,先给 AI 划好「作战范围」。打开你的目标平台,比如快手、抖音或者 B 站,把近一个月的短剧热榜数据导出来 —— 不用太复杂,剧名、标签、播放量、评论量这些基础信息就行。把这些数据喂给 AI,同时明确指令:「分析这些短剧的标签高频词,按出现次数排序,同时找出播放量前 20 名共同的题材特征」。举个例子,上个月 AI 给我的结果里,「重生逆袭」「真假千金」「赘婿逆袭」这三个标签出现频率最高,而且带这些标签的短剧平均完播率比其他题材高 30%。
第二步,让 AI 做「题材杂交」。单一题材容易腻,比如纯甜宠现在很难出头,但「重生 + 甜宠 + 复仇」这种组合拳就很有冲击力。告诉 AI:「基于刚才分析的热门标签,生成 5 组题材组合,每组必须包含 3 个元素,并且说明这样组合的理由」。AI 会给你很多奇奇怪怪的组合,比如「外星人 + 校园 + 美食」,这时候你得用常识筛,那些明显不符合平台用户画像的直接删掉。
第三步,用 AI 测试选题潜力。把你初步定下的 3 个选题,分别让 AI 写 100 字的故事梗概,然后加上指令:「模拟目标平台用户的语气,给这三个梗概打分,满分 10 分,并且说出扣分理由」。通常来说,能拿到 8 分以上的选题,值得深入往下做。我之前有个选题「单亲妈妈靠 AI 创业」,AI 说「创业细节太模糊,用户会觉得不真实」,后来加了具体的 AI 工具名称和创业场景,测试分直接涨到 8.5。
📝AI 搭剧情框架,4 个技巧避开逻辑坑
短剧的黄金时长是 1-3 分钟,这意味着每 10 秒就要有一个小冲突,不然观众随时会划走。AI 写剧情很容易发散,必须用「框架锁死法」来控制。
先给 AI 定死「三幕结构」模板。第一幕(0-30 秒):交代主角身份和核心困境。比如「外卖员王磊在暴雨天送餐,发现客户是前女友,她现在开着豪车」。第二幕(30 秒 - 2 分钟):出现转机和递进冲突。王磊意外获得能看到物品价格的异能,想赚钱却被奸商坑,前女友突然出现帮他解围,但态度很冷淡。第三幕(最后 30 秒):留下钩子。王磊用异能赚到第一桶金,回头发现前女友在暗处盯着他,嘴角带着诡异的笑。把这个模板发给 AI,让它按这个格式填充内容,逻辑就不会太乱。
让 AI 给每个角色贴「行为标签」。比如主角必须「冲动但善良」,反派必须「表面热情实则阴险」。告诉 AI:「所有角色的对话和动作,都要符合他们的标签,不能 OOC(脱离角色性格)」。有次 AI 写一个高冷总裁,突然说出「宝宝你真可爱」这种话,明显就是崩了,后来加上标签约束,这种情况就没再发生过。
用「冲突密度表」倒逼 AI 加速节奏。做一个表格,横轴是时间节点(10 秒、20 秒、30 秒...),纵轴是冲突类型(误会、反转、危险、甜蜜等)。让 AI 在每个时间节点必须填一个冲突,并且说明这个冲突能带来什么情绪价值。比如 10 秒处填「主角发现钱包被偷(紧张感)」,20 秒处填「小偷是个老奶奶(反转 + 同情)」。这样出来的剧情,观众根本没时间划走。
人工修正 AI 的「想当然」。AI 经常会在逻辑上偷懒,比如前面说主角恐高,后面突然让他跳悬崖。解决办法是,每写完一段,就用 AI 自己生成的设定去反问它:「还记得主角恐高吗?跳悬崖这段合理吗?重新写」。多来几次,AI 就会慢慢记住这些细节。
💬让 AI 写台词,3 个秘诀更接地气
台词是短剧的灵魂,太书面化没人看,太口水又显得 low。AI 写台词,关键在「喂料」和「校准」。
给 AI 灌「方言梗 + 网络热词」数据库。收集目标平台最近 3 个月的热门评论、弹幕,比如抖音的「绝绝子」「服了你个老六」,快手的「老铁没毛病」等,整理成一个文档发给 AI,指令是:「台词里必须自然融入这些词,每段对话不能超过 2 句,每句不超过 15 个字」。我试过不加这个步骤,AI 写的台词像古装剧对白,加了之后,瞬间有了网感。
让 AI 模仿爆款短剧的「语气助词」。不同类型的短剧,语气助词用法完全不同。甜宠剧里「呀」「呢」用得多,悬疑剧里「吗」「吧」更常见。找 3 部同题材的爆款,把它们的台词摘出来,告诉 AI:「分析这些台词的语气助词使用频率,然后在写的时候保持一致」。比如悬疑剧《消失的快递》里,「你确定... 吗?」这种句式出现了 12 次,让 AI 照着这个频率写,紧张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用「角色口头禅」强化记忆点。给每个主要角色设计一个专属口头禅,比如学霸角色总说「根据计算...」,吃货角色总说「先吃再说」。让 AI 在台词里每隔 3 段就插入一次,并且不能生硬。有个观众给我留言说,就因为男主总说「问题不大」,现在他们宿舍都在用这句话互相调侃,这就是口头禅的魔力。
🎬AI 出分镜脚本,2 步落地拍摄
很多人卡在用 AI 写完剧本后,不知道怎么拍。其实 AI 可以直接出分镜脚本,连运镜、灯光都给你安排明白。
第一步,把剧本转换成「镜头语言」。给 AI 指令:「把每句台词转换成分镜,包含景别(近景 / 中景 / 特写)、运镜(推 / 拉 / 摇)、时长(秒)、画面内容、音效」。比如台词「女主哭了」,AI 会写成「特写,固定镜头,2 秒,女主眼泪从眼角滑落,背景音是抽泣声」。这样就算是新手,拿着分镜也知道该怎么拍。
第二步,让 AI 做「成本控制」。告诉 AI 你的拍摄预算,比如「总预算 500 元,只能用手机拍摄,没有专业灯光」,让它在分镜里标注「可替换方案」。比如原分镜写「夜景,打蓝光」,AI 会改成「利用窗外路灯,手机开启夜景模式」。我上次用这个方法拍的短剧,成本才 300 多,播放量却破了 10 万。
💸AI 写的剧本这样变现,新手也能快速回血
剧本写得再好,变不了现都是白搭。AI 写的短剧剧本,至少有 3 条变现路能走,门槛都不高。
平台投稿拿保底。抖音的「剧星计划」、快手的「星芒短剧」都在收稿,只要你的剧本符合平台调性,通过审核就有 500-2000 元的保底稿费。用 AI 写剧本效率高,一天能出 3 个,多投几个平台,一个月赚万把块不难。投稿时记得让 AI 生成「数据亮点」,比如「剧本包含 3 个平台热门标签,冲突密度比同类爆款高 20%」,这样通过率会高很多。
自己拍了赚流量分成。把 AI 写的剧本自己拍出来,发布到有分成的平台,比如西瓜视频的「中视频计划」,播放量 1 万大概能赚 30-50 元。重点是用 AI 优化标题和封面,告诉 AI:「结合剧本核心冲突,生成 10 个带悬念的标题,比如‘她转身的瞬间,我发现了 3 个疑点’」,封面描述也要具体,「女主睁大眼睛,背景用红色滤镜,上面写‘第 3 集反转’」。我有个账号,单靠 AI 写的剧本,每个月分成稳定在 8000 左右。
版权授权赚「睡后收入」。把 AI 写的剧本上传到「剧本交易网」,设置成「非独家授权」,有人用一次付一次钱,一般 50-200 元不等。关键是让 AI 写「多版本剧本」,比如同一个故事,出一个 1 分钟版、3 分钟版、5 分钟版,这样能覆盖更多买家需求。我去年上传的一个剧本,到现在还在收到授权费,累计已经有 3000 多了。
🚫这些 AI 写剧本的坑,新手必踩,提前避开
用 AI 写短剧,不是一劳永逸,这些坑踩一次可能就白忙活。
别让 AI 写「价值观敏感」内容。AI 对政策红线把握不准,很容易写出涉及迷信、低俗、违背公序良俗的剧情。每次写完,一定要用 AI 自己检查:「这个剧本有没有违反平台规则的内容?比如是否有过度暴力、炫富情节?」,然后手动再筛一遍。我之前有个剧本,AI 写主角靠赌博发家,差点就发出去了,还好最后检查出来删掉了。
别完全依赖 AI 的「数据预测」。AI 分析的是过去的热门,等你拍出来可能就过时了。正确的做法是,AI 给的热门元素只信 60%,剩下 40% 加自己的观察,比如最近身边人都在聊什么,社会新闻里有什么热点可以蹭。
别忽略「人工润色」的最后一步。AI 写的剧本,就像生肉,必须经过人工调味才好吃。比如把 AI 写的「他很生气」,改成「他攥着拳头,指节都白了」,画面感立刻就出来了。这个步骤省掉,剧本的质感会差一大截。
现在短剧市场还在爆发期,用 AI 写剧本,相当于给自己装上了加速器。但记住,AI 是工具,不是大脑,真正能让剧本火起来的,还是你对人性的理解和对细节的打磨。按照上面的步骤一步步做,不出 3 个月,你也能靠 AI 写出能赚钱的短剧剧本。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