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刷到有人说 “用 AI 写小红书文案必被限流”,后台也有不少粉丝问我这事。作为写了 5 年小红书运营内容的人,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家聊聊 ——AI 写文案到底会不会被限流?以及怎么用 AI 写出能爆的笔记。
🔍先给结论:
小红书从没明确说过 “用 AI 写文案就限流”去翻小红书的社区规范,从头到尾没有一条写着 “禁止使用 AI 创作”。平台真正打击的是 “低质内容”,比如抄袭、拼凑、毫无价值的口水文。你要是用 AI 写出的内容有干货、有态度、有个人特色,平台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限流?
我特意问过 3 个小红书官方合作的 MCN 机构朋友,他们都提到:平台现在更关注 “内容是否对用户有价值”,而不是 “内容是不是 AI 写的”。有个美妆博主朋友,每周用 AI 辅助写 3 篇笔记,照样有两篇能上热门,单篇点赞破万。所以别被 “AI = 限流” 的说法吓住,问题不在工具,在用法。
📌那为什么有人用 AI 写文案后流量变差?
不是 AI 的锅,是这 3 个错误用法导致的:
第一个是直接让 AI “写一篇 XX 领域的小红书文案”,然后原封不动发出去。这种内容一看就很 “模板化”—— 开头永远是 “宝子们”,结尾永远是 “快去试试”,中间内容全是网上抄来的套话。用户刷到就划走,停留时间短,平台自然不会给流量。
第二个是用 AI 写的内容缺乏 “个人标识”。小红书用户很吃 “真实感”,比如你写穿搭,只说 “这条裙子显瘦” 不如 “我 158cm/120 斤,穿这条裙子腰腹赘肉全遮住了”。AI 不会知道你的身高体重、使用感受,不补充这些个人细节,内容就像飘在天上,抓不住人。
第三个是用 AI 写垂直领域内容时 “不校验专业度”。比如写护肤笔记,AI 可能会推荐 “敏感肌用酸类产品”,这明显是错误的。这种错误内容发出去,不仅用户会举报,平台也会判定为 “低质内容”,流量自然上不去。
📝正确的 AI 辅助创作姿势:把 AI 当 “助理”,不是 “代笔”
真正会用 AI 的人,都把它当成提高效率的工具,而不是甩手掌柜。分享 4 个我实测有效的方法,学会了既能省时间,又能保证内容质量。
先让 AI 搭框架,再用自己的话填肉
比如你想写 “新手化妆避坑”,别让 AI 直接写全文。可以这样问:“帮我列一个‘新手化妆 5 个最容易踩的坑’的框架,每个坑要包含‘错误做法 + 正确技巧 + 适合的产品类型’”。AI 给出框架后,你再往里面填自己的经历 ——“我第一次用粉底液直接全脸涂,结果卡粉到像树皮,后来才知道要先涂保湿妆前乳……” 这样既有结构又有真实感,比纯 AI 写的强 10 倍。
用 AI 写初稿,再加 “个人化钩子”
小红书的流量密码藏在开头 3 秒。AI 写的开头往往比较平淡,你得自己改。比如 AI 写 “今天分享一款好用的洗发水”,你可以改成 “油头姐妹听我说!用了 3 次这个洗发水,我终于不用每天洗头了(附 3 天头发状态图)”。加个身份标签(油头姐妹)、具体效果(不用每天洗头)、钩子(附状态图),打开率至少能提高 40%。
让 AI 帮你扩写细节,但保留 “口语化表达”
AI 写东西容易太书面化,比如写美食测评,它可能会说 “此蛋糕口感绵密,甜度适中”。你可以改成 “这个蛋糕咬下去像云朵一样软,甜丝丝的但不齁,吃完嘴里还有点奶香味”。怎么改?教你个技巧:把 AI 写的句子读出来,哪里觉得 “不像自己说话” 就改哪里,多加点语气词和感官描述。
🎯3 个 AI 写文案的 “加分技巧”
这些是我跟几个万粉博主交流后总结的,亲测能提高笔记热度:
让 AI 模仿你的风格
如果你已经发过 10 篇以上笔记,把自己写得最好的 3 篇发给 AI,说 “参考这些笔记的语气和用词,帮我写一篇关于 XX 的文案”。AI 会学习你的说话方式,写出来的内容就不会有 “AI 感”。我有个做职场内容的朋友,用这个方法后,粉丝都说 “感觉你更新变快了,但风格一点没变”。
用 AI 做 “反套路” 选题
小红书上同类型内容太多,想突围就得有新意。可以让 AI 帮你 brainstorm 冷门角度。比如写 “租房改造”,别只写 “怎么布置”,让 AI 想 “租房改造中最容易被忽略的 3 个安全细节”“月薪 3000 怎么用旧物改造出租屋”。这些角度竞争小,更容易被平台推荐。
写完后用 AI 做 “用户视角检查”
把文案发给 AI,问 “如果你是普通用户,读这篇笔记会有什么疑问?” 然后根据 AI 的回答补充内容。比如写 “减脂餐做法”,AI 可能会问 “没有烤箱能做吗?”“食材能不能替换?” 你加上这些解答,内容会更贴心,用户停留时间自然变长。
💡最后提醒:AI 永远代替不了 “思考”
用过很多 AI 工具后发现,真正能爆的笔记,核心还是 “你有没有想清楚用户需要什么”。AI 能帮你省时间、找灵感,但不能帮你观察生活里的细节,也不能帮你表达真实的感受。
比如同样写 “带娃日常”,AI 写的是 “带娃很累但很幸福”,而有个博主写的是 “刚把娃哄睡,发现他的小袜子一只在沙发底下,一只在我头发上 —— 这就是妈妈的日常吧”。后者能火,不是因为文笔好,是因为足够真实,足够有画面感。
所以别纠结 “用 AI 会不会被限流”,重点是 “用 AI 写出的内容能不能打动用户”。把 AI 当成帮手,多花时间琢磨自己的内容特色,流量自然会来。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