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有五年前端开发经验的老鸟,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各种标签、样式、脚本打交道。CSS 的各种兼容性问题、JS 的复杂逻辑处理,早就成了家常便饭。最近这两年,AI 编程助手突然火了起来,身边不少同行都在说用着如何如何方便。我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也试了几款比较火的 AI 编程助手,想看看这东西到底能不能真的帮上忙,尤其是在写 CSS 和 JS 的时候,它到底行不行。
🤔为啥会想到用 AI 编程助手?
说实话,前端开发虽然入门不算难,但想做好真不容易。就拿 CSS 来说,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布局,因为不同浏览器的渲染差异,就得折腾半天。记得有一次做一个响应式页面,在 Chrome 里好好的,到了 Safari 上布局直接乱掉,光是调这个兼容性,就花了我大半天时间。JS 就更不用说了,业务逻辑一复杂,各种条件判断、异步操作交织在一起,很容易就写出一堆难以维护的代码,后期调试起来更是头疼。
之前总听说 AI 能自动生成代码,心里就犯嘀咕,这东西真有那么神?要是能把写 CSS 和 JS 的时间省下来,我就能有更多精力去琢磨用户体验、交互逻辑这些更重要的东西。抱着这种想法,我开始尝试用 AI 编程助手来辅助开发,这一试就是小半年,期间踩过坑也尝过甜头,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我的使用体验。
🎨AI 写 CSS,到底靠不靠谱?
先说说 CSS 这块,毕竟样式是前端的门面,也是最磨人的部分之一。刚开始用 AI 生成 CSS 的时候,我是既期待又紧张。第一次让它生成一个登录表单的样式,我把需求描述清楚:白色背景、带阴影的卡片式设计、输入框有焦点效果、按钮有悬停动画。
没想到几秒钟后,AI 就给出了一整套代码。把代码粘到项目里一看,整体样式还真像那么回事,卡片的阴影过渡自然,输入框的焦点效果也挺流畅,按钮的悬停动画虽然简单,但比我自己随手写的要规范不少。最让我惊喜的是,它还自动加了一些浏览器前缀,比如 - webkit-、-moz - 之类的,省去了我手动处理兼容性的步骤。
不过,AI 写 CSS 也不是万能的。有一次我让它实现一个复杂的网格布局,要求在不同屏幕尺寸下有不同的列数,而且每个网格项之间的间距要保持一致。AI 生成的代码在大尺寸屏幕上表现不错,但到了平板尺寸,网格项就出现了重叠的情况。我仔细一看,发现它用的媒体查询断点设置得不太合理,而且 flex-wrap 的属性值也给错了。最后还是我自己动手调整了半天,才达到预期效果。
还有一点,AI 生成的 CSS 代码有时候会比较冗余。比如它会重复定义一些可以复用的样式,导致代码量增加。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进行优化,把重复的样式提取出来,做成公共类。所以说,用 AI 写 CSS,能帮我们快速搭建基础样式框架,但细节调整和优化还是得靠自己。
🖥️AI 写 JS,能处理复杂逻辑吗?
再来说说 JS,这可是前端的核心,逻辑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质量。我先用一些简单的功能测试 AI,比如写一个表单验证函数、一个数组去重方法之类的。
让我意外的是,AI 的表现还不错。我让它写一个验证手机号格式的函数,它不仅很快生成了代码,还考虑到了不同运营商的号段规则,甚至加了注释说明每一步的作用。测试了一下,基本能满足需求。对于这种逻辑不复杂的小函数,AI 生成的代码正确率挺高,而且代码风格也比较规范。
但当我让它处理一些复杂逻辑的时候,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之前我做一个购物车功能,需要实现商品的添加、删除、修改数量、计算总价等一系列操作,还得考虑本地存储的同步。我把需求详细描述给 AI,它生成的代码看起来挺长,但仔细一看,逻辑漏洞不少。
比如在计算总价的时候,它没有考虑到商品是否被选中,直接把所有商品的价格加在了一起;而且在删除商品的时候,本地存储的更新也有问题,导致刷新页面后数据显示异常。最后我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才把这些漏洞一个个补上,感觉还不如自己从头写省事。
另外,AI 对 DOM 的操作也不是很灵活。有时候我让它根据某个事件动态修改页面元素的样式或内容,它生成的代码要么是选择器写错了,要么是事件绑定的时机不对,需要我反复调整。
✨AI 编程助手的优点和不足
综合这半年的使用体验,AI 编程助手的优点还是很明显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能提高开发效率,对于一些重复性高、逻辑简单的工作,比如写基础样式、简单的工具函数等,AI 能快速生成代码,让我们不用在这些琐事上浪费时间。
而且,AI 生成的代码往往会带有注释,对于新手来说,还能起到一定的学习作用。通过看 AI 写的代码,新手可以了解一些规范的写法和处理问题的思路。
但它的不足也很突出。首先,AI 对复杂需求的理解能力有限,经常会出现误解需求或者考虑不周全的情况,生成的代码存在逻辑漏洞。其次,它生成的代码有时候会比较冗余,缺乏优化意识,需要我们花时间去精简和优化。
还有一点,AI 生成的代码可能会存在兼容性问题。虽然它会加一些浏览器前缀,但对于一些比较新的 API 或者特殊场景的兼容性处理,还是比不上有经验的开发者。
💡给前端开发者的使用建议
如果你也想试试 AI 编程助手,我的建议是不要完全依赖它,把它当成一个辅助工具就好。
在写 CSS 的时候,可以让 AI 生成基础样式,然后自己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尤其是复杂布局和兼容性处理部分,一定要亲自把关。写 JS 的时候,简单的函数和方法可以让 AI 帮忙生成,但复杂的业务逻辑最好还是自己动手写,或者用 AI 生成的代码作为参考,仔细检查和修改后再使用。
另外,在用 AI 生成代码之前,一定要把需求描述清楚、准确。模糊的需求很容易导致 AI 生成的代码不符合预期,反而会浪费时间。而且,生成代码后一定要进行充分的测试,不要直接用到项目中,避免出现 bug。
总的来说,AI 编程助手确实给前端开发带来了一些便利,尤其是在提高基础工作效率方面。但要说它能完全替代开发者写 CSS 和 JS,目前来看还不太现实。毕竟前端开发不只是写代码,还需要考虑用户体验、业务逻辑、项目架构等很多方面,这些都需要开发者的经验和思考。
AI 更像是一个 “得力助手”,能帮我们处理一些繁琐的工作,但最终的决策和把控还是得靠我们自己。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AI 编程助手会越来越完善,但对于我们前端开发者来说,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才是立足之本。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