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用 AI 写内容的人越来越多,但不少人发现,自己的 AI 内容要么没流量,要么直接被搜索引擎降权。这不是搜索引擎针对 AI,而是很多 AI 内容没达到质量标准。想让 AI 内容安全存活,甚至获得好排名,就得吃透 E-E-A-T 原则,再摸透人工审核的关键。
📌 E-E-A-T 第一环:Experience(经验)—— 别让 AI 写 “没体验的话”
搜索引擎现在特别看重内容是否有 “真实体验”。比如写一款护肤品测评,AI 能查到成分表,但写不出 “连续用 7 天,T 区出油减少 30%” 这种具体体验;写旅游攻略,AI 知道景点地址,却编不出 “下午 3 点去古镇,阳光斜照时拍照最出片” 的细节。
AI 内容想满足 “经验感”,有个简单办法:给 AI 搭 “体验框架”。比如写母婴用品,先自己记录 3 天使用感受 ——“宝宝用这款奶瓶时,呛奶次数比之前少了”“刻度线在晚上开灯时看得很清楚”,再让 AI 基于这些细节展开。千万不要让 AI 凭空写 “这款产品很受欢迎”,这种话既没经验支撑,又容易被判定为 “低质内容”。
还有个坑要避开:AI 常写 “通用结论”。比如写职场文章,别让 AI 说 “要高效工作”,改成 “我试过把每天工作拆成 3 个 2 小时专注段,效率比之前提升 40%,但要注意每段结束后起身活动 5 分钟”。带个人体验的具体描述,搜索引擎会更认可。
📌 E-E-A-T 第二环:Expertise(专业)—— 用 “专业细节” 打败 AI 腔
很多人以为 “专业” 就是堆术语,其实不是。专业是 “能解决具体问题的细节”。比如写装修避坑,AI 可能会说 “要注意水电改造”,但专业内容会写 “水电改造时,热水管要包保温棉,尤其是阳台到厨房的管道,不然冬天放水要等 10 秒才出热水,每月多花 5 度电”。
让 AI 内容有专业感,关键是 “给 AI 喂专业素材”。如果写理财内容,先找 3 份权威报告 —— 比如央行最新利率调整、某银行理财产品历史兑付数据,再让 AI 基于这些数据分析,而不是让它空谈 “理财要分散风险”。另外,每段话里至少加一个 “专业锚点”,比如写健康文章,加上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4)》建议,成年人每天膳食纤维摄入量应为 25-30 克”,比单纯说 “要多吃膳食纤维” 可信 10 倍。
还要注意,AI 容易 “编造专业信息”。比如写法律内容,它可能乱编 “某条款规定”,这时候一定要自己核对法条编号、生效时间。一旦出现错误信息,不仅会被搜索引擎惩罚,还可能误导用户。
📌 E-E-A-T 第三环:Authoritativeness(权威性)—— 给内容 “找靠山”
权威性不是说要当行业大 V,而是让搜索引擎觉得 “这个内容来源靠谱”。比如同样写医学科普,个人账号写的 “感冒别吃抗生素”,不如 “三甲医院儿科医生张 XX” 写的有权威性 —— 哪怕内容差不多。
AI 内容提升权威性有两个实用技巧。一是 “明确身份背书”,在文章开头或结尾加上 “本文由 XX 领域 5 年从业者整理,参考了 XX 行业报告”;二是 “引用权威来源”,比如写教育文章,引用 “教育部 2024 年发布的《中小学课后服务指南》”,写科技文章,引用 “中国信通院最新发布的 5G 发展报告”。
别担心 “自己不是权威就写不了”。普通人也能写出权威内容 —— 只要注明信息来源。比如写 “职场社保攻略”,可以说 “我咨询了社保局工作人员李姐,她告诉我‘社保断缴 3 个月内补缴,不影响医保报销’”。这种带着具体来源的内容,比 AI 瞎编的 “权威观点” 强多了。
📌 E-E-A-T 第四环:Trustworthiness(可信度)—— 别让 AI “说大话”
可信度是 E-E-A-T 的基础。如果内容里有虚假信息、夸大宣传,前面做得再好也白搭。AI 最容易犯的错就是 “过度承诺”,比如写减肥产品,可能会说 “用这个方法,1 周瘦 10 斤”;写副业项目,说 “每天花 1 小时,月入过万”。这些话不仅容易被搜索引擎判定为 “低质内容”,还可能违反广告法。
让 AI 内容可信,要记住 “三不原则”:不夸大效果、不编造数据、不隐瞒风险。比如写减肥内容,改成 “我用这个饮食法,1 个月瘦了 4 斤,期间偶尔会想吃甜食,需要自己控制”;写副业,说 “这个兼职我做了 3 个月,平均每月赚 2000-3000 元,前提是每周要花 15 小时整理资料”。
另外,要主动 “暴露合理缺点”。比如推荐一款笔记本电脑,别说 “这款电脑完美无缺”,可以写 “它重量只有 1.2kg,适合出差,但续航在高强度办公下只能坚持 4 小时,建议搭配便携充电器”。承认合理缺点的内容,反而会让用户觉得更可信,搜索引擎也会给更高评价。
🔍 人工审核躲不开的 3 个核心点 —— 搜索引擎 “暗线” 在这里
除了 E-E-A-T,搜索引擎还有人工审核团队,他们会重点查这几个地方,一旦踩线,AI 内容很容易被惩罚。
第一个是 “原创性”,但不是 “字数重复率”。人工审核看的是 “观点是否独特”。比如大家都写 “早餐要吃好”,你写 “我试过连续 1 个月早餐吃杂粮粥 + 鸡蛋,比之前吃包子油条时,上午精力更集中”,这就是原创。AI 直接拼凑网上的内容,哪怕换了词,也会被看出 “没有新观点”。
第二个是 “用户价值”,简单说就是 “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审核员会想:“用户看完这篇文章,是不是知道该怎么做了?” 比如写 “怎么选空调”,只说 “要选变频的” 不够,得写 “预算 3000 元内,选 1.5 匹变频,能效等级 1 级,卧室用足够;如果是客厅,建议选 2 匹,不然制冷慢”。这种有具体场景和方案的内容,用户价值才够。
第三个是 “是否有误导”。尤其是医疗、金融、教育这些领域,一旦出现 “错误引导”,会被从严处理。比如写 “孩子发烧不用吃药”,却没说 “38.5 度以上需遵医嘱”;写 “理财只买基金就行”,没提 “不同风险承受能力适合的基金类型不同”。AI 内容如果只说一半话,很容易触发审核预警。
✅ 5 个实操技巧 —— 让 AI 内容既安全又有流量
知道了原则和审核点,最后说几个能直接用的方法,帮你避开惩罚,还能提升排名。
第一,给 AI 加 “个人化前缀”。每段开头加一句自己的话,比如 “我之前踩过这个坑”“上周有个粉丝问过类似问题”。这些话不用多,却能让内容瞬间有 “真人感”,搜索引擎对真人视角的内容更友好。
第二,控制 AI 输出比例。别让 AI 写全文,最好是 “你写核心观点 + AI 补充细节”。比如你写 “选婴儿车要看避震”,AI 补充 “避震好的婴儿车,在石子路推行时,宝宝头部晃动幅度会比普通款小 60%,具体可以看车轮是否有弹簧设计”。这样既省力,又能保证内容质量。
第三,加 “时效性信息”。搜索引擎喜欢新内容,AI 内容里加 “2024 年最新数据”“今年刚出的政策”“最近 3 个月的体验”,会被认为 “更有价值”。比如写 “个税申报”,加上 “2024 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新增了‘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项目,申报时要准备这些材料”,比写通用流程效果好。
第四,主动 “留修正空间”。在文章结尾加一句 “如果有更实用的方法,欢迎在评论区补充”,这会让审核员觉得 “作者愿意接受反馈,内容会持续优化”。这种开放态度,也是可信度的加分项。
第五,写完后 “用用户视角读 3 遍”。假装自己是第一次看这篇文章,问自己:“我能看懂吗?我知道该怎么做吗?这里说的是真的吗?” 如果有一个问题答不上,就修改。毕竟搜索引擎和人工审核,最终都是为用户服务的。
AI 内容不是不能用,关键是别让它 “裸奔”。只要围绕 E-E-A-T 做优化,避开人工审核的雷区,再加入自己的经验和视角,不仅能躲过惩罚,还能比纯原创内容更高效地获得流量。记住,搜索引擎惩罚的从来不是 “AI 生成”,而是 “低质量、没价值的内容”。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