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啥越来越多开发者想从 VSCode 换成 Cursor?

p9-flow-imagex-sign.byteimg.com
不少开发者在电脑前敲代码时,看着 VSCode 熟悉的界面,心里却有点小波动。现在 Cursor 太火了,身边做开发的朋友聊天时总提起,说它写代码能自动补全,查问题像有个小助手在旁边帮忙。可大家也犯嘀咕:用了这么久 VSCode,插件、设置都熟得很,换个编辑器会不会麻烦得很?其实迁移没想象中难,而且 Cursor 真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先说说 VSCode 的情况,它确实很稳,插件多到数不清,不管是写 Python、JavaScript 还是其他语言,都能找到合适的插件。但随着代码量越来越大,写代码时老得自己查文档、找函数,遇到复杂的逻辑,还得花时间想怎么写。Cursor 就不一样了,它自带的 AI 功能特别厉害,能根据上下文猜你下一步要写啥,有时候刚打个开头,代码就自动补全了,省了不少敲键盘的时间。就像平时写循环语句,VSCode 可能就提示一下语法,Cursor 能直接把循环结构给你补得差不多,连变量名可能都帮你想好了。
🛠️ 迁移前先做好这些准备工作
要想从 VSCode 无缝切换到 Cursor,咱们得先把 VSCode 里的宝贝保存好。第一个就是设置文件,VSCode 的设置都存在用户数据文件夹里。不同系统路径不一样,Windows 一般在 C 盘用户目录下的.AppData 文件夹里,Mac 在用户目录的 Library 里,Linux 在.home 目录下。找到 “.vscode” 或者 “Code” 文件夹,里面的 “settings.json” 就是关键,把这个文件复制出来,里面存着你的各种个性化设置,比如代码缩进、主题颜色、快捷键修改等。
还有插件列表也得记下来。在 VSCode 里按 Ctrl+Shift+X 打开插件市场,把自己装的插件一个个列出来,像 ESLint、Prettier 这些常用的肯定得记上。虽然 Cursor 和 VSCode 都是基于 Electron 开发的,很多 VSCode 插件在 Cursor 里也能用,但还是先列出来,后面迁移时安装更方便。另外,自己常用的代码片段也可以备份一下,存在专门的文件夹里,到时候在 Cursor 里导入就行。
🧐 界面和操作习惯:这些地方得适应一下
打开 Cursor 第一眼,会觉得界面和 VSCode 有点像,但细节不一样。侧边栏的布局有点变化,Cursor 把文件 explorer、搜索、源代码控制这些图标位置调整了,刚开始可能得花点时间找。比如 VSCode 里搜索图标在左边第二个,Cursor 可能挪到第三个位置了。不过整体风格还是简洁的,用惯了 VSCode 的人不会觉得太陌生。
快捷键方面,大部分和 VSCode 是一样的,像 Ctrl+P 快速搜索文件,Ctrl+Shift+[折叠代码块,这些常用的操作没变,用起来还是顺手的。但也有一些小区别,比如在 VSCode 里新建文件是 Ctrl+N,Cursor 里也是一样的;不过在调用 AI 功能时,Cursor 有自己的快捷键,比如 Ctrl+K 触发 AI 代码补全,这个需要稍微记一下。用的时候别着急,刚开始可能会按错,多试几次就习惯了。
🤖 Cursor 的核心优势:用了就回不去的功能
超强的 AI 代码补全和生成
这绝对是 Cursor 的一大杀招。写代码时,只要输入几个字母,Cursor 的 AI 就会根据上下文给出很智能的补全建议。比如写一个函数,参数类型、返回值,甚至函数里面的逻辑,AI 都能帮你补得差不多。要是遇到不会写的部分,直接选中代码块,按快捷键让 AI 生成,比如想写一个读取文件并解析 JSON 的功能,选中空白处,AI 能马上生成一段完整的代码,虽然可能需要稍微调整,但大大节省了时间。
而且这个 AI 还能理解自然语言,比如在代码注释里写 “这里需要连接数据库”,AI 会根据这句话生成对应的数据库连接代码,特别方便。平时查文档找函数用法,现在 AI 直接帮你搞定,不用再开浏览器搜来搜去了。
智能搜索和代码导航
Cursor 的搜索功能比 VSCode 更厉害,它不仅能搜索文件名、函数名,还能搜索代码里的内容,而且是结合上下文的智能搜索。比如在一个项目里,想找所有处理用户登录的代码,直接搜 “用户登录”,Cursor 能准确找到相关的函数和文件,甚至能识别不同文件里的逻辑关联。
代码导航方面,按住 Ctrl 点击函数名,跳转定义特别快,而且在侧边栏有一个大纲视图,能清晰看到当前文件的函数结构、类结构,方便快速定位。平时在复杂的项目里找代码,有了这个功能,效率提高不少。
高效的多文件编辑和团队协作
在处理多个文件时,Cursor 的分屏功能很好用,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件,左右分屏或者上下分屏,拖放文件就调整位置,写代码时对比两个文件的内容很方便。比如修改一个公共函数,同时打开调用它的多个文件,实时查看修改效果。
团队协作方面,Cursor 支持实时共享编辑,和同事一起开发时,能看到对方的光标在代码里移动,修改内容实时同步,就像大家围在一台电脑前写代码一样,沟通效率提高了。而且版本控制集成得也不错,和 Git 配合得很好,提交代码、查看历史记录都很方便。
📦 一步步教你完成迁移过程
第一步:下载安装 Cursor
打开浏览器,到 Cursor 的官方网站,根据自己的系统下载对应的安装包,Windows、Mac、Linux 都有支持。下载完双击安装,过程很简单,跟着提示下一步就行,和安装 VSCode 差不多。安装好后,双击打开 Cursor,就能看到那个简洁的界面了。
第二步:导入 VSCode 的设置
刚才备份的 “settings.json” 这时候就派上用场了。在 Cursor 里,打开设置界面,一般可以通过左上角的菜单或者快捷键 Ctrl+, 打开。然后找到导入设置的选项,选择从 VSCode 导入,或者直接把 “settings.json” 里的内容复制到 Cursor 的设置里。粘贴进去后,保存设置,这时候 Cursor 的界面风格、代码格式等设置就和 VSCode 差不多了,用起来很亲切。
第三步:安装常用插件
打开 Cursor 的插件市场,和 VSCode 一样,搜索之前列出来的插件。大部分 VSCode 插件在这里都能找到,点击安装就行。比如 ESLint 用于代码检查,Prettier 用于代码格式化,安装好后,在项目里配置一下,就能和以前一样用了。如果有个别插件不支持,也不用担心,Cursor 本身的功能已经很强大,能满足大部分需求。
第四步:调整快捷键和个性化设置
虽然大部分快捷键和 VSCode 一样,但还是检查一下有没有冲突或者自己常用的快捷键需要修改。在设置里找到快捷键选项,根据自己的习惯调整,比如把某个功能的快捷键改成和 VSCode 一样,或者设置成自己更喜欢的组合。另外,主题也可以调整,喜欢深色主题还是浅色主题,字体大小、样式都能改,让界面更符合自己的审美。
💡 迁移后提升效率的实用技巧
善用 AI 助手的快捷键
前面提到的 Ctrl+K 触发 AI 代码补全,还有 Ctrl+L 可以让 AI 解释选中的代码,这些快捷键要记熟。写代码时遇到不确定的地方,选中代码按 Ctrl+L,AI 会用中文解释这段代码的作用,特别适合看别人写的复杂代码时用。平时写注释,AI 也能帮忙,输入几个关键词,按快捷键,注释就生成了,省得自己绞尽脑汁想怎么写。
利用代码片段管理
把常用的代码片段整理到 Cursor 的代码片段库中,比如数据库连接代码、API 接口调用模板等。需要用的时候,输入片段的关键词,就能快速插入,提高编码速度。而且这些片段可以跨项目使用,自己积累的越多,写代码越轻松。
自定义主题和界面布局
Cursor 支持自定义主题,如果你喜欢 VSCode 的某个主题,可以在插件市场找找有没有对应的,或者自己调整颜色配置。界面布局方面,把常用的面板比如终端、调试窗口放在合适的位置,每次打开编辑器都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不用再频繁拖动窗口。
用了一段时间 Cursor 后,你会发现它真的很智能,就像身边多了一个懂代码的小助手,帮你处理那些繁琐的代码编写和查找工作,让你能把更多精力放在业务逻辑和创意上。从 VSCode 迁移过来,刚开始可能有点小适应期,但只要做好准备工作,一步步来,很快就能上手,而且一旦习惯了 Cursor 的这些强大功能,真的很难再回到原来的编辑器了。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