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公众号文章成为爆文,选题是第一道关。很多人觉得选题靠灵感、靠运气,其实不然。数据才是爆文选题的真正底气。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讲,怎么用数据驱动的方式做公众号选题,全是能直接上手的实操干货。
📊 第一步:搭建你的选题数据池,别再瞎摸瞎撞
做选题不能拍脑袋,得有个 “弹药库”。这个弹药库就是你的选题数据池,里面要装三类数据:内部历史数据、平台推荐数据、用户行为数据。
先看内部历史数据。打开公众号后台,进入 “内容分析”,把过去 3 个月的文章都导出来,做个 Excel 表格。表格里至少要有这几列:标题、发布时间、阅读量、在看数、留言数、完读率、转发率。然后按阅读量排序,挑出那些阅读量明显高于平均值的文章,看看它们的标题里藏着什么关键词。比如你发现 “副业”“焦虑”“干货” 这几个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那这就是你的潜在爆款关键词。
再说说平台推荐数据。微信的 “搜一搜” 热榜、企鹅号的热门话题、头条号的热榜,这些地方每天都在告诉你用户在关注什么。你可以每天花 10 分钟,把这些热榜上的关键词抄下来,归成几大类:社会事件、情感话题、实用技巧、行业动态。举个例子,最近 “AI 工具” 频繁上热榜,如果你是科技类公众号,就可以围绕这个词做文章。
用户行为数据也不能少。公众号后台的 “用户分析” 里,性别、年龄、地域、活跃时间这些基础数据要烂熟于心。更重要的是 “互动分析”,看看用户留言里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什么,在看和转发集中在哪些类型的文章里。有个做职场号的朋友,发现留言里 “35 岁危机” 被提到了 27 次,他马上写了篇《35 岁被裁员后,我靠这 3 招重新上岸》,直接爆了。
数据池每天更新,每周做一次汇总。坚持一个月,你就会对用户喜好有个清晰的画像,选题时就不会像无头苍蝇。
🔍 第二步:用数据挖掘用户真需求,别被表面现象骗了
知道了用户在看什么还不够,得知道他们为什么看。数据能帮你挖到用户的真实需求,避开那些 “伪需求”。
完读率是个好东西。一篇文章打开率高,但完读率低于 30%,说明标题吸引人,但内容没戳中用户的点。反过来,要是完读率超过 60%,哪怕阅读量一般,也说明这个选题用户愿意看下去。你可以对比这两种文章的标题和内容,找找差异。比如有篇文章《月薪 5 千如何存钱》,打开率高但完读率低,后来发现是因为内容太泛;另一篇《月薪 5 千,我靠 “365 存钱法” 一年攒下 2 万》,完读率就很高,因为它给出了具体方法。
关键词聚类分析了解一下。把你数据池里的爆款文章标题拆成关键词,用 Excel 的 “数据透视表” 做个聚类。比如 “副业” 这个关键词,经常和 “学生党”“宝妈”“零成本” 一起出现,这就说明用户想要的是适合特定人群、门槛低的副业方法,而不是泛泛而谈的副业种类。
还要看用户的 “长尾需求”。那些在留言区偶尔被提到,但还没被满足的需求,往往是蓝海。有个美食号,用户经常在留言里问 “上班族带饭怎么保温”,虽然提的人不多,但他抓住这个点写了篇《上班族带饭保温攻略,3 款神器亲测》,阅读量直接翻倍。因为这个需求很具体,而且没人好好写过。
🔥 第三步:热点数据怎么用?不是所有热点都能追
追热点是出爆文的捷径,但追错了就是灾难。用数据来判断一个热点值不值得追,能少走很多弯路。
先看热点的 “热度曲线”。用百度指数或者微信指数搜一下热点关键词,看看它的曲线是上升还是下降。上升期的热点赶紧追,已经下降了就别浪费时间。比如某个明星官宣结婚,指数在官宣后 2 小时达到顶峰,6 小时后开始下降,那你最好在 4 小时内出文,才有机会蹭到流量。
再看热点和你的账号定位是否匹配。用 “相关性打分” 来判断,满分 10 分。比如你是职场号,“年轻人该不该躺平” 这个热点能打 8 分,因为和职场人的心态有关;但 “某款游戏上线” 这个热点可能只能打 3 分,除非你能找到游戏和职场的结合点,比如 “玩游戏也能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还要看看同类账号的反应。打开新榜或者微小宝,搜一下和你定位相似的账号,看看他们有没有追这个热点,追的话阅读量怎么样。如果大部分大号都没追,可能这个热点有坑;如果很多小号靠这个热点爆了,说明这个热点对垂直领域很友好,你也可以试试。
有个技巧是 “热点 + 旧选题”。比如你之前写过 “简历怎么写”,阅读量还不错。当 “秋招” 这个热点来的时候,就可以把旧选题翻新,变成《秋招简历避坑指南,HR 亲授 3 个加分技巧》,既有热点加持,又有你之前的数据支撑,成功率更高。
🧪 第四步:选题测试,用小数据验证大方向
别等到写出整篇文章才发现选题不行,提前用小数据测试,能节省大量时间。
可以先做 “标题投票”。针对一个选题,写 3-5 个不同的标题,发到你的粉丝群里,让大家投票。哪个标题得票高,说明更能吸引用户点击。比如你想写 “早起的好处”,准备了 “我坚持早起 30 天,人生开挂了” 和 “早起毁一天?那是你方法错了” 两个标题,投票结果后者更高,那就用后者。
还可以发 “选题预告”。在公众号次条发一个简短的预告,比如 “下周一想写篇关于‘副业月入过万是不是骗局’的文章,想看的扣 1”。如果互动量超过平时的 50%,说明这个选题用户很期待,值得深入写。
测试的时候要注意 “单一变量”。比如测试两个选题,其他条件都一样,只改变选题内容,这样才能准确判断哪个选题更好。有个情感号就经常这么做,同时发两个不同选题的预告,哪个互动高就优先写哪个,爆文率提高了不少。
🔄 第五步:数据复盘,让你的选题能力越来越强
每次发完文章,不是结束,而是开始。通过复盘数据,不断优化你的选题策略。
建立 “爆文因子库”。把你所有爆文的共同点列出来,比如 “标题里有数字”“开头有故事”“结尾有福利”。然后看看这些因子在非爆文里是不是很少出现。比如你发现 80% 的爆文标题都有数字,那以后写标题就有意识地加上数字,比如 “3 个方法”“7 天见效”。
分析 “用户流失点”。在公众号后台看 “阅读完成曲线”,看看用户在哪个段落流失最多。如果很多人在开头就退出,说明开头不够吸引人;如果在中间流失多,可能是内容太枯燥。针对流失点优化,比如开头加个悬念,中间多插点案例。
还要关注 “外部反馈数据”。比如文章被哪些公众号转载了,转载的时候改了什么标题;用户在留言里提了哪些新需求;甚至是哪些评论被点赞最多。这些都是用户用行动告诉你的 “选题信号”,一定要记下来。
有个规律是 “爆款会重复”。如果某个选题方向连续出了两篇爆文,说明这个方向还有潜力,可以继续深挖。比如你写 “租房避坑” 爆了,接着写 “租房改造” 也爆了,那还可以写 “合租注意事项”“租房合同怎么签”,形成系列内容。
📌 最后:数据是工具,不是枷锁
说了这么多数据,不是让你变成数据的奴隶。数据告诉你的是 “过去发生了什么”,而爆文往往需要一点 “反常识” 的东西。
比如数据显示大家都喜欢看 “成功经验”,但偶尔写一篇 “我失败了,这些教训别学我”,可能会因为真实而爆火。数据显示长文完读率低,但有些深度内容,哪怕长,只要足够有价值,一样能爆。
关键是找到 “数据和灵感的平衡点”。用数据帮你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题,用灵感给选题增加一点惊喜。就像做菜,数据是食材和调料,灵感是火候和摆盘,两者结合才能做出好菜。
记住,所有数据最终都指向一个核心:用户。你不是在分析数据,而是在通过数据理解用户。理解了用户,你的选题自然就会受欢迎。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