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界面设计与操作流畅度:谁更上手快?
打开 135 编辑器的第一眼,你会觉得像走进了一家五脏俱全的便利店。左侧是模板分类,中间是编辑区,右侧是格式调整面板,所有功能都摆在明面上。刚接触的运营新人,花 10 分钟基本能摸清门路 —— 点击模板直接套用,选中文字右键就能改颜色,甚至不用看教程。这种 “所见即所得” 的设计,对每天要赶 3 篇推文的人来说太重要了,毕竟没人想在排版上浪费半小时。
秀米的界面走的是另一种路子。它把编辑区和模板库拆成了两个页面,切换时需要点顶部的 “编辑”“布局” 按钮。刚开始用会有点懵,比如想换个封面图,得先退出编辑模式回到素材库,选好再切回来。习惯了之后其实也顺手,但对急性子来说,这种多步骤操作确实容易让人着急。特别是电脑配置一般的时候,切换页面偶尔会卡顿,这点用过的人应该都有体会。
操作细节上,135 的快捷键很贴心。Ctrl+B 加粗、Ctrl+I 斜体这些常用的就不说了,连 “保存”“撤销” 都有专门的快捷键,排版到一半手不用离开键盘。秀米在这方面稍显吝啬,很多功能必须用鼠标点,赶稿的时候总觉得慢半拍。不过秀米的 “格式刷” 比 135 好用,刷一次能连字体带间距全复制过去,135 的格式刷经常漏东西,得反复刷两三次。
🧩 模板资源与自定义能力:满足多样化需求吗?
135 编辑器的模板库像个大型批发市场,数量多到让人眼花缭乱。打开模板中心,从节日热点到行业专题,甚至连 “宠物殡葬” 这种小众领域都有现成的模板。但问题也出在这儿 —— 太多模板长得太像了,换个标题换张图,差点以为是同一篇推文。尤其是免费模板,同质化特别严重,想做出差异化得花不少功夫改细节。
秀米的模板走的是 “精品路线”。数量比 135 少一半,但设计感明显更强。比如它的 “长图模板”,图文排版的留白和字体搭配很讲究,不用改太多就有高级感。不过秀米的模板更新有点慢,像最近流行的 “蒸汽波风格”“极简线条风”,135 上个月就上了一批,秀米到现在还只有零星几个。对追热点的运营来说,这可能是个硬伤。
自定义方面,135 的 “组件库” 很灵活。你可以把常用的标题格式、分割线存成组件,下次直接拖出来用。甚至能自己画 SVG 图标,虽然操作有点复杂,但对追求独特性的人来说很实用。秀米的自定义更偏向 “傻瓜式”,它的 “布局” 功能能一键调整图文比例,但想改得更细就麻烦了,比如想把行距从 1.5 倍调到 1.6 倍,得手动输入数值,不能直接拖动滑块。
🤖 AI 辅助功能:智能排版真的 “智能” 吗?
135 编辑器的 AI 功能最近动作不小。它新出的 “AI 一键排版”,把文字复制进去,系统会自动分段落、加标题、配小图标。测试了一篇美食推文,AI 居然能识别出 “红烧肉”“清蒸鱼” 这些关键词,自动配上对应的食物图标,准确率大概有 80%。不过有时候会闹笑话,把 “公司年会” 识别成 “学术会议”,配了一堆严肃的图标,还得手动改。
秀米的 AI 更侧重 “风格统一”。它的 “智能配色” 会根据首图的色调,自动调整标题和正文的颜色。比如首图是蓝色系,标题就会变成深蓝,副标题浅蓝,看起来很和谐。但这个功能有点 “一根筋”,上次用了张红绿渐变的图,AI 直接把标题弄成了紫色,怎么调都别扭,最后还是手动换了颜色。
错别字检测这块,135 明显更靠谱。它不仅能揪出 “的得地” 用错的地方,连 “即” 和 “既” 这种易混字都能标出来,还会给修改建议。秀米的检测就比较基础,只能查出明显的错别字,像 “弛缓” 写成 “迟缓” 这种,它根本看不出来。对经常写长文的运营来说,135 这个功能能省不少校对时间。
📱 多平台适配:除了公众号还能打吗?
现在运营哪能只守着公众号。135 编辑器在这方面想得比较全,它能直接导出适合小红书的 3:4 比例排版,字体大小和间距会自动调整,不用手动改。导出到知乎的时候,还会自动去掉公众号特有的表情符号,避免排版错乱。测试了一下,同样的内容导出到 3 个平台,135 最多花 5 分钟,秀米得 15 分钟,还得手动删一堆东西。
秀米对公众号的适配确实没话说,连公众号后台的 “留言区” 样式都能自定义。但到了其他平台就有点吃力。导出到头条号时,经常出现图片错位,得重新上传调整。最麻烦的是微博,秀米的排版复制过去会变成一堆乱码,必须用纯文本模式,等于白排。对做全平台运营的人来说,这点确实不够友好。
移动端编辑功能,135 和秀米都有小程序,但实用性差不少。135 的小程序能直接改标题和图片,紧急情况下用手机就能救场。秀米的小程序更像个预览工具,想改个字都得跳转到网页版,还经常同步失败。上次出差路上要改个错字,用秀米折腾了 20 分钟没改好,最后还是用 135 搞定的。
💰 性价比与付费服务:免费版够用吗?
135 的免费版已经能满足大部分基础需求。300 多个免费模板,常用的字体和颜色都能调,每天能导出 5 篇文章。对刚起步的小号来说,完全不用花钱。付费版一年 199 元,解锁所有模板和 AI 功能,还能去除底部的 “135 编辑器” 水印。很多公司的运营预算有限,这个价格接受度挺高。
秀米的免费版限制比较多。好看的模板基本都要会员,连改个字体颜色都得开通会员。它的会员分 “月度 15 元” 和 “年度 120 元”,看似比 135 便宜,但很多实用功能比如 “SVG 互动” 还要单独买插件,算下来一年得 200 多。上次想做个点击展开的互动排版,光插件就花了 30 块,感觉有点不值。
客服响应速度也得提一句。135 的付费用户有专属客服,上次模板出了 bug,下午反馈晚上就修复了。秀米的客服经常要等第二天才回复,有次赶活动推文,排版出问题没人管,最后只能换工具重做。对靠推文吃饭的运营来说,这种服务效率差距真的能急死人。
📊 用户反馈与行业口碑:运营者怎么说?
问了身边 10 个用 135 的运营,8 个都说 “够用但不惊艳”。他们觉得 135 就像老伙计,虽然没太多惊喜,但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有人吐槽它的 AI 偶尔抽风,但总体能节省 40% 的排版时间。最加分的是它的 “恢复历史版本” 功能,误删内容能找回来,这点救过不少人的命。
秀米的用户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喜欢的人觉得它的设计感甩 135 一条街,尤其是做品牌推文的,特别看重那种精致感。但吐槽的也不少,有人说用了半年还没摸透所有功能,每次排版都像解谜。有个做教育号的朋友直接放弃了,说 “花在学秀米上的时间,够我多写两篇稿子了”。
从行业趋势看,现在的运营越来越看重效率。135 最近更新的 “AI 批量排版” 功能,能同时处理 10 篇文章,对多账号运营的团队来说太实用了。秀米虽然也在加 AI 功能,但步子迈得比较小,更像是在原有基础上修修补补。或许两家的定位本来就不同,一个追求 “让排版更快”,一个追求 “让排版更美”,就看运营者更缺哪样了。
总的来说,135 编辑器更适合追求效率、需要多平台分发的运营者,尤其是团队协作和高频次发稿的场景。秀米则适合对设计有更高要求,主要深耕公众号的创作者。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合不合适 —— 毕竟对运营来说,能帮你快速做出用户爱看的内容,才是好工具。
【该文章由diwuai.com
第五 ai 创作,第五 AI - 高质量公众号、头条号等自媒体文章创作平台 | 降 AI 味 + AI 检测 + 全网热搜爆文库🔗立即免费注册 开始体验工具箱 - 朱雀 AI 味降低到 0%- 降 AI 去 AI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