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闻 AI:当思维导图撞上 GPT 与 Midjourney,创作体验能有多丝滑?
最近在折腾内容创作工具时,发现了个挺有意思的家伙 —— 巧闻 AI。这玩意儿主打的就是把思维导图编辑、GPT3.5/4.0 和 Midjourney 整合到一块儿,号称能让咱们这种经常和文字、创意打交道的人,体验一把 “思考 - 写作 - 配图” 全流程打通的快感。咱今儿就好好唠唠,这三合一的工具到底是真能提升效率,还是噱头大于实用。
? 核心功能解析:三大模块怎么玩出花?
先说说最基础的思维导图模块。用过不少思维导图工具,像 XMind、ProcessOn 这些,巧闻 AI 的界面走的是简洁风,一打开不会觉得眼花缭乱。节点添加特别顺手,鼠标一点就能新增子节点,拖拽调整层级也很流畅,对新手特别友好。而且支持给节点加标签、附件、链接,甚至能直接插入待办事项,这点对做项目规划的小伙伴很实用。比如咱写一篇科普文章,先在主节点写上主题,每个子节点规划成不同章节,再在子节点里添加参考资料链接和待完成的小任务,思路一下子就清晰了。
再看和 GPT 的整合部分。巧闻 AI 里的 GPT 可不是摆设,是真的能和思维导图联动起来。举个例子,当你在某个节点下想不出内容时,选中节点点击 “生成内容”,GPT3.5/4.0 就会根据节点主题自动生成一段文字。实测下来,生成的内容质量还不错,虽然偶尔需要微调,但能帮咱们跳过 “对着空白文档发呆” 的阶段。而且它支持选择不同的生成模式,比如 “大纲模式” 能快速帮你搭建文章框架,“详细内容模式” 则会把节点内容扩展得更丰富。咱试过用它生成一篇产品评测的大纲,不到半分钟就出来了几个核心板块,比自己从零开始想快多了。
还有 Midjourney 的整合,这对需要配图的小伙伴来说简直是福音。在思维导图的某个节点里,你可以直接调用 Midjourney 生成图片,而且生成的图片能直接关联到节点上。比如写一篇关于旅游攻略的内容,在 “景点介绍” 的节点下,输入图片描述,比如 “海边日落美景,有椰子树和沙滩”,稍等一会儿,Midjourney 就会生成几张不同风格的图片,你可以选择最合适的那张嵌入到节点里。这样在整理思路的时候,连配图都一并搞定了,不用写完文字再去别的平台找图,省了不少事儿。
✍️ 创作流程实测:从灵感闪现到完整内容要几步?
咱模拟了一个完整的创作流程,看看这仨模块到底怎么配合。首先,确定主题是 “新手如何快速上手短视频剪辑”。打开巧闻 AI,先在思维导图里搭建大框架,主节点是 “短视频剪辑入门”,子节点分成 “设备准备”“软件选择”“剪辑技巧”“发布注意事项” 几个部分。
在 “设备准备” 节点,想不出具体要哪些设备,试试让 GPT 生成内容。点击生成,很快就得到了手机剪辑需要的设备清单,包括手机稳定器、麦克风等,还附带了选择建议,比如 “预算有限的话,手机自带麦克风也能凑合用,但想音质好还是得备个外接麦克风”。这部分内容直接复制到节点里,稍微调整一下就很实用。
接着到 “软件选择” 节点,自己知道剪映、Premiere 这些,但想让内容更全面,再让 GPT 生成补充。这次它列出了不同平台的常用软件,比如手机端的剪映、CapCut,电脑端的 Premiere、Final Cut Pro,还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比如 “剪映适合新手,模板多操作简单;Premiere 功能强大,但需要一定学习成本”。这些内容让节点一下子丰富起来。
然后是 “剪辑技巧” 节点,这部分需要配图,比如剪辑界面的截图或者操作步骤图。在节点里调用 Midjourney,输入 “剪映剪辑界面,显示时间轴和特效按钮”,生成了几张清晰的界面图,直接插入节点,以后写教程的时候,读者看着图就能明白步骤。
最后把各个节点的内容整合一下,一篇结构清晰、有文字有配图的短视频剪辑入门指南就差不多了。整个过程下来,感觉思路一直很连贯,不用在不同工具之间来回切换,效率确实提升了不少。
? 适合谁用?这些场景用它准没错
巧闻 AI 的定位挺明确的,主要就是服务那些需要创意创作、内容整理的人群。首先,自媒体创作者肯定合适。咱们写文章、做视频脚本,最需要的就是理清思路,还要配上合适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巧闻 AI 的思维导图能帮咱们梳理内容结构,GPT 生成内容节省思考时间,Midjourney 配图让内容更丰富,一站式解决创作过程中的多个痛点。
学生党做学习笔记、写论文也能用。比如写论文时,先用思维导图列出论文大纲,各个章节的要点,然后让 GPT 帮忙扩展每个章节的内容,遇到需要插图的地方,Midjourney 生成相关图片,学习效率能提高不少。
还有职场人士做项目规划、方案汇报。用思维导图规划项目流程,每个阶段的任务和责任人,GPT 生成方案的具体内容,Midjourney 生成项目相关的示意图,汇报的时候有理有据又直观。
? 优点突出,但这些细节还能更好
巧闻 AI 的优点很明显,整合能力强是最大的亮点。把思维导图、AI 生成内容和图片生成三个常用功能集成到一个平台,不用在多个软件之间切换,减少了学习成本和操作麻烦。而且各模块之间的联动做得不错,特别是 GPT 生成内容能直接应用到思维导图节点里,Midjourney 的图片能快速嵌入,提高了创作效率。
界面友好也是一大优势,简洁明了的设计,让新手也能很快上手,不会被复杂的功能吓到。功能实用性高,每个模块都不是花架子,确实能在创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特别是对于有内容生成和配图需求的人来说,简直是刚需。
不过,它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 GPT 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和多样性还有提升空间,有时候生成的内容会有点模板化,缺乏个性化,需要手动调整的地方不少。Midjourney 生成图片时,对描述词的要求比较高,新手可能需要多试几次才能得到满意的图片。而且软件的稳定性偶尔会出问题,比如在同时使用多个功能时,可能会出现卡顿现象。
? 避坑指南:这些地方注意别踩雷
使用巧闻 AI 时,有几个地方需要注意。首先,虽然 GPT 生成内容很方便,但不能完全依赖它。毕竟 AI 生成的内容可能会有不准确或者不符合咱们实际需求的地方,一定要自己检查和调整,确保内容的质量和准确性。
调用 Midjourney 生成图片时,描述词尽量详细准确。比如你想要一张 “复古风格的咖啡馆图片”,最好再加上一些细节,比如 “木质桌椅、暖黄色灯光、墙上挂着老照片”,这样生成的图片更符合预期。不然可能会得到一张现代风格的咖啡馆图片,还得重新生成,浪费时间。
另外,思维导图的节点不要建得太复杂。虽然它支持多层级节点,但节点太多太杂会让思路变得混乱,反而影响效率。建议先搭建一个简洁的大框架,然后再逐步细化每个节点的内容。
最后,记得及时保存你的工作。虽然软件有自动保存功能,但有时候遇到网络问题或者软件卡顿,可能会导致内容丢失,所以养成手动保存的习惯很重要。
总的来说,巧闻 AI 确实给创作带来了新体验,整合三大功能的思路很赞,能实实在在地提升效率,特别是对需要频繁进行内容创作和整理的人来说,值得一试。当然,它还有一些小缺点,但不影响整体使用体验。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款能打通思考、写作和配图的工具,不妨试试巧闻 AI,说不定能给你带来惊喜。
【该文章由dudu123.com嘟嘟 ai 导航整理,嘟嘟 AI 导航汇集全网优质网址资源和最新优质 AI 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