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Stranger To Stranger】专辑由Paul Simon与自Simon & Garfunkel时期合作过单曲"Mrs. Robinson"与专辑「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在「Graceland」专辑担任录音工程的葛莱美奖製作人Roy Halee联手担任製作,Roy Halee提供了早期做唱片时的类比感觉,而担任David Bowie 1993年英国金榜冠军专辑「Black Tie White Noise」录音工程的Andy Smith与Paul Simon两人则是负责把那份类比美学带到数位世界,在专辑录製的过程中,众人专注于一个音是怎样结束的,下一个音又是如何开始的,音乐的结构应该如何改变,做出音乐的感觉,一如往常,Paul Simon在完成音乐创作之后,才动笔写歌词。

专辑开场那两首带著黑色幽默的歌曲"The Werewolf"、"Wristband"充分展现了专辑裡的音乐冒险精神,Paul Simon表示:「这张专辑就是要让你真正听到以全新方式呈现的东西,这张专辑就是要做出听起来同时带有老东西与新东西的感觉的音乐,做出带有神秘感的音乐。」

在【生生不息Stranger To Stranger】专辑裡的第一首创作曲"Insomniac`s Lullaby"的创作过程中,Paul Simon实践了亲自打造微分音音乐调音乐器的二十世纪美国作曲家与理论家Harry Partch(1901-1974)所提出的音乐创作可能性,Paul Simon为了捕捉Harry Partch打造的不寻常乐器,像是Cloud-Chamber Bowls(*在七英呎长与六英尺高的红杉框架上,用绳索吊挂著十到十二个细颈大玻璃瓶所组装而成,然后经由木槌敲打发出声音的打击乐器),The Chromelodeon(*拥有六个键盘的八度音的簧风琴乐器,这项乐器经由簧片的穿插达到每一个八度音有43个音高的音阶,音阶只是用来做为音准,每一个音都是一个原音的频率比例,在键盘上以颜色做为区分,乐器的音域由钢琴的最低音涵盖到高于五个八度音的范围)的乐器声音,他带著拼装这些乐器所需的装备前往Harry Partch原创的乐器组装的地点—纽泽西的Montclair州立大学的实验室,在那裡,Paul Simon乐团的打击乐器手与一群西班牙佛朗明哥乐手进行了音乐实验,双方实验的结果成了【Stranger To Stranger】专辑最初的旋律基础,后来也就变成了专辑裡的"The Riverbank"、"The Werewolf"、"Wristband"、"Stranger To Stranger"等四首歌曲的节奏模式。

Paul Simon很喜欢爵士乐乐手出身后来转而担任DJ,化名为Clap! Clap!的义大利电子舞曲製作人Cristiano Crisci融合了非洲音乐,拉丁音乐,义大利民谣的电子舞曲专辑「Tayi Bebba」,于是,邀请Clap! Clap!参与了【Stranger To Stranger】专辑裡的"The Werewolf"、"Wristband"、"Street Angel"等三首歌曲的製作。其中,"The Werewolf"这首歌曲是Paul Simon对于地球正逐步陷入如飓风般的生态危机所提出的警讯,点出我们正处在是要将地球变成乐园,或是将地球彻底毁灭的关键时刻。

拥有「美国当代流行音乐之声」美誉的歌手Paul Simon"/>

你所在的位置 > 九酷音乐网 > Paul Simon歌曲 > Stranger to Stranger (Deluxe Edition)

Stranger to Stranger (Deluxe Edition)

歌手:Paul Simon歌曲

发行公司:Concord Records

歌曲数量:3

发行时间:2016-06-03 00:00:00

Stranger to Stranger (Deluxe Edition)

专辑简介:

**摇滚巨人- 保罗·西蒙Paul Simon-等待5年最新专辑

*精湛技艺呈现生气盎然的音乐新篇章,引领乐迷进入一个如同1986年的经典专辑「Graceland」的新世界 <更多>

**摇滚巨人- 保罗·西蒙Paul Simon-等待5年最新专辑

*精湛技艺呈现生气盎然的音乐新篇章,引领乐迷进入一个如同1986年的经典专辑「Graceland」的新世界

保罗·西蒙是美国一位流行音乐歌手、唱作人、吉他手,音乐制作人;也是六十年代著名民谣音乐二人合唱团西蒙和加芬克尔(英语:Simon & Garfunkel)其中一员。2014年2月8日开始,他与英国歌手史汀一起举行名为“On Stage Together Tour”的世界巡回演唱会,《Stranger to Stranger》是巡演结束后第一张专辑。

充满著惊喜与想像力的结构,Paul Simon的2016年专辑【生生不息Stranger To Stranger】以他身为歌手与歌曲创作者的精湛技艺带来了生气盎然的音乐新篇章,引领乐迷进入一个如同1986年的经典专辑「Graceland」(*荣获1987年葛莱美奖年度专辑,专辑的全球销售超过1600万张,辑中包括:英国单曲榜第4名畅销曲"You Can Call Me Al")那样勇于挑战,超乎期待的音乐新世界。

【生生不息Stranger To Stranger】专辑由Paul Simon与自Simon & Garfunkel时期合作过单曲"Mrs. Robinson"与专辑「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在「Graceland」专辑担任录音工程的葛莱美奖製作人Roy Halee联手担任製作,Roy Halee提供了早期做唱片时的类比感觉,而担任David Bowie 1993年英国金榜冠军专辑「Black Tie White Noise」录音工程的Andy Smith与Paul Simon两人则是负责把那份类比美学带到数位世界,在专辑录製的过程中,众人专注于一个音是怎样结束的,下一个音又是如何开始的,音乐的结构应该如何改变,做出音乐的感觉,一如往常,Paul Simon在完成音乐创作之后,才动笔写歌词。

专辑开场那两首带著黑色幽默的歌曲"The Werewolf"、"Wristband"充分展现了专辑裡的音乐冒险精神,Paul Simon表示:「这张专辑就是要让你真正听到以全新方式呈现的东西,这张专辑就是要做出听起来同时带有老东西与新东西的感觉的音乐,做出带有神秘感的音乐。」

在【生生不息Stranger To Stranger】专辑裡的第一首创作曲"Insomniac`s Lullaby"的创作过程中,Paul Simon实践了亲自打造微分音音乐调音乐器的二十世纪美国作曲家与理论家Harry Partch(1901-1974)所提出的音乐创作可能性,Paul Simon为了捕捉Harry Partch打造的不寻常乐器,像是Cloud-Chamber Bowls(*在七英呎长与六英尺高的红杉框架上,用绳索吊挂著十到十二个细颈大玻璃瓶所组装而成,然后经由木槌敲打发出声音的打击乐器),The Chromelodeon(*拥有六个键盘的八度音的簧风琴乐器,这项乐器经由簧片的穿插达到每一个八度音有43个音高的音阶,音阶只是用来做为音准,每一个音都是一个原音的频率比例,在键盘上以颜色做为区分,乐器的音域由钢琴的最低音涵盖到高于五个八度音的范围)的乐器声音,他带著拼装这些乐器所需的装备前往Harry Partch原创的乐器组装的地点—纽泽西的Montclair州立大学的实验室,在那裡,Paul Simon乐团的打击乐器手与一群西班牙佛朗明哥乐手进行了音乐实验,双方实验的结果成了【Stranger To Stranger】专辑最初的旋律基础,后来也就变成了专辑裡的"The Riverbank"、"The Werewolf"、"Wristband"、"Stranger To Stranger"等四首歌曲的节奏模式。

Paul Simon很喜欢爵士乐乐手出身后来转而担任DJ,化名为Clap! Clap!的义大利电子舞曲製作人Cristiano Crisci融合了非洲音乐,拉丁音乐,义大利民谣的电子舞曲专辑「Tayi Bebba」,于是,邀请Clap! Clap!参与了【Stranger To Stranger】专辑裡的"The Werewolf"、"Wristband"、"Street Angel"等三首歌曲的製作。其中,"The Werewolf"这首歌曲是Paul Simon对于地球正逐步陷入如飓风般的生态危机所提出的警讯,点出我们正处在是要将地球变成乐园,或是将地球彻底毁灭的关键时刻。

拥有「美国当代流行音乐之声」美誉的歌手Paul 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