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梦境被分离
纷乱的情绪
逼仄的空间
闭上眼调整自己的呼吸
努力唤醒追逐中的记忆
冲破阴霾
It’s my time
当一切入睡,我常兴奋地独醒……
这是一座「虚无」的美术馆,它存在于高杨的内心世界,每一幅“作品”以冲突而又和谐的序列连续展出。
人是不同状态与侧面交织的多面体,不同的外在表现,就像是内心万千的小兽在和自己对话,是不同侧面、不同形态、不同色彩的《自我像》。
虚无美术馆中散落的“碎片”,承载了高杨不同的精神特质。它们尘封在这座密闭而无人发觉的空间,沉静而又热烈。像一把火,无时无刻都想冲破层层障碍释放于世;又或是一棵树,懂得沉默,懂得蓄力,懂得隐藏于无声之处,默默生长。
此刻,让我们停止言语与动作,感受藏匿于歌词之下的故事与内心独白,静默地坐在彼此身旁,“Things in themselves, myself being myself……”
出一张属于自己风格的专辑,是高杨一直以来的心愿。想达成所愿,也意味着要面对诸多难题。如何找到自己擅长的曲风,如何让听众记住自己的声音,如何告诉众人这就是高杨?这是创作时遇到的第一个课题。
《自我像》是高杨作为歌手的首张个人专辑,在鬼才制作人范忆堂和新锐唱作人袁野夕等众多优秀幕后音乐人的共同创作下诞生。高杨和制作人范忆堂从自我介绍开始、到分享一个个藏在内心的故事、再到一起窝在房间看经典老电影。一次次沟通交流,让高杨从羞于表达,到侃侃而谈。沟通的日益增多,使歌唱者与创作者在这个过程中愈发默契,整个创作过程虽然漫长但又十分顺利。
高杨想要把这张专辑比喻成一座美术馆。“像一个包容性极强的美术馆,我觉得抒情是我,浪漫是我,而孤独又激烈也是我。”
多变是高杨对自己的形容,“我是一个冲突又和谐的人,是一个立体的人”。
更多的展示自己不同面,发现自己更多的可能,是高杨留给自己的一个作业。录音过程中,高杨坦言,一次性挑战爵士、古典、抒情、民谣等多种曲风,同时精准表达歌词情绪,确实是一件刺激又兴奋的事。但当成品呈现出来时,一切都值得,“这不单单是一张专辑,也是一堂必修课,早些经历必定是好事”。
《自我像》专辑歌曲以不同主题,分三次揭晓
第一展厅—— 明亮的彩色
第二展厅—— 浪漫的人
第三展厅—— 自我像
意在让听众感受到高杨音乐的不同风格,甚至高杨自我的不同侧面。向大众展示一个恪守音乐本心的歌者,面对音乐的全新解读和自我剖析。
「序章」Intro
在美妙灿烂的五月,
花骨朵一齐绽放,
在这里,在我心里,
我的爱情绽放。
在美妙灿烂的五月,
鸟儿一齐歌唱,
我也向她表白了
我的爱慕,我的渴望。
——(选自舒曼(德)声乐套曲《诗人之歌》-《在那美丽的五月》)
空旷的展厅深处,隐约传来钢琴声,循着浅浅琴声,推开那扇藏着无限秘密的大门,欢迎来到高杨的「虚无美术馆」,掌声渐起,那台上的人,已经登场……
德国的春天总是在五月到来,那是万物萌动的季节。空气里漂流着青翠和花儿的香气,你听,鸟儿在欢歌,春雨刚过,雨水还在滴答。音乐的旋律里是藏不住的憧憬与喜悦,诗人在心中那爱情的玫瑰,悄然萌芽……
音乐还没终止,大门再次被推开,还没看清那个说着西班牙语的姑娘的样子,「画面定格在美术馆走廊……」
第一展厅:明亮的彩色
《波普城市》(City POP)
作词:范忆堂 作曲:袁野夕 编曲:Peauck Doo 制作人:范忆堂
“在天桥上霓虹变幻着
梦点缀了萤火
这城市里满载青春炙热
你从不寂寞”
你一定见过深夜的高楼大厦吧?
「它们似乎永远都不会睡着,霓虹灯一直伸到天上,亮闪闪的广告营业到深夜,就像被安迪沃霍尔将整个城市涂上“波普”色彩,仿佛在召唤过路人进来,喝一杯,然后梦见一个谎言。(金斯伯格《格林威治的一夜》)」
像一个华丽而永不谢幕的舞台,这座城市每天都上演着形形色色的故事,每一条街道和角落都载满青春炙热。繁华快速的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