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飚

简介: 小简介
  “中国十大吉他名家”之一的殷飚可以说是想到并做到把吉他民族化的第一人。殷飚借助民族乐器中的技法,将中国民乐中的韵味融入吉他,充分发挥了吉他的表现力,成功地运用吉它表现了民乐同样的意境。他将中国传统名曲《夕阳箫鼓》、《出水莲》、《彝族舞曲》、《金蛇狂舞》等改编 更多>

小简介
  “中国十大吉他名家”之一的殷飚可以说是想到并做到把吉他民族化的第一人。殷飚借助民族乐器中的技法,将中国民乐中的韵味融入吉他,充分发挥了吉他的表现力,成功地运用吉它表现了民乐同样的意境。他将中国传统名曲《夕阳箫鼓》、《出水莲》、《彝族舞曲》、《金蛇狂舞》等改编成吉它独奏曲,在吉它界影响甚深,流传很广。
  聆听由殷飚演奏的吉他独奏曲《浔阳夜月》将颠覆人们对吉他的一贯认知,重新认识到原来吉他,这种西方乐器也可以表现鼓音隐隐、湖水涟涟、明月映江、晚风拂柳,一片宁静而恬然的夜色,一种悠然飘逸,水天一色的意境。
  而在风格迥然的《彝族舞曲》和《十面埋伏》里。前者一对对恋人互吐衷肠,人们欢乐舞蹈的情景和后者“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别姬声…”齐鸣的古代战争场面能使你重新品味一种用西方乐器来演绎的中国传统民乐中的“意”。
  殷飚,出生于音乐世家,五岁跟其父殷惠麟(星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琵琶学会副会长、琵琶教育家)学习柳琴。曾参加过各种大型演出,并多次在全国、省市一级的比赛中获奖。后考入广州音乐学院主攻琵琶,兼学习吉它。专业成绩斐然,获琵琶大师林石城教授及奥地利教授玛加·保尹莫尔的高度评价。
  殷飚借助于民族乐器中的技法,将中国民乐中的韵味融入吉他,充分发挥吉他的表现力,成功地运用吉它表现了民乐同样的意境。他将《夕阳箫鼓》、《出水莲》、《彝族舞曲》、《金蛇狂舞》等改编成吉它独奏曲,将《塞上曲》改编成吉它与乐队合奏曲,在吉它界影响甚深,流传很广。
  1987年,他作为中国代表参加在珠海举行的“中国国际吉他艺术节”,演奏了自己改编的《彝族舞曲》,得到了日本的世界大师福田进一和法国的吉他大师居梅先生的高度赞赏。同年,他在广州首届岭南吉他大赛中获匹克吉他合奏一等奖、古典吉他二等奖、民谣吉他三等奖。 1988年5月,他在广东、香港、澳门吉他邀请赛中演奏了其创作和改编的《吉他魅力》、《浔阳夜月》,获得古典、匹克双项冠军,后被誉为“多才多艺的吉他诗人”。
  1989年,他创办“殷飚中国吉他学校”,曾在中山将吉他引入课堂,出现千人吉他弹奏的壮观场面,乃是中国历史上的创举。殷飚先后录制出版了卡带、CD、VCD十多盒,出版了《弗拉门歌吉他演奏法》、《现在吉他综合教程》和《跟名师学吉他》等专着。在他面、函授的几万吉他学生中,有97人次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获奖。他先后还拍摄了《六弦琴的魅力》、《乐海星辰录——记吉他诗人殷飚》、《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和《中国吉他第一人——殷飚》等四部电视专集。殷飚不愧为吉他民族化的先驱者和开拓者。1998年7月,殷飚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吉他大师班。
  同年8月,应邀参加由比利时皇家音乐学院主办的夏令营独奏音乐会,以一首《十面埋伏》倾倒全场。比利时皇家音乐学院教授马赛尔·烈驹听后写下评语:“殷飚先生是一位优秀的、百分之百的艺术家,他把中国的传统乐器琵琶与西方的古典吉他巧妙结合,并用娴熟的演奏技术,奏出了美妙的、引人入胜的音乐。他不但扩大了古典吉他的演奏范围,同时也扩大了古典吉他的演奏技术,在吉他演奏方面创下了先例,这将会引起整个世界的的注目。”
  1997年殷飚在国内被评为“中国十大吉他名家”之一,2001年再次被美国娱乐周刊评为“中国十大吉他名家”之一,2003年9月殷飚被星海音乐学院特聘为吉他副教授。其传略被载入《中国吉他界名人录》、《中外吉他名人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和《中国当代音乐界名人大辞典》等。

    殷飚写真图片